首页 理论教育秦长城遗迹:临洮境内长城遗迹丰富,重走唐蕃古道

秦长城遗迹:临洮境内长城遗迹丰富,重走唐蕃古道

【摘要】:原州秦长城临洮秦长城秦始皇二十三年,秦始皇遣大将蒙恬驱逐匈奴,并下令在岷县向东沿着蒙古草原南部一直到辽东,修筑长城防御匈奴进攻。临洮境内的长城遗址位于新添三十墩杀王坡,是长城西端的起点。临洮境内现存长城遗迹丰富,从长城西首望儿嘴、长城巷、长城湾、长城岭、长城梁、长城坡、万长岭、城墙岭等,行经新添、峡口、八里铺、龙门、窑店等445个乡镇,45多千米。

原州秦长城

临洮秦长城

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14),秦始皇遣大将蒙恬驱逐匈奴,并下令在岷县(今属临洮)向东沿着蒙古草原南部一直到辽东,修筑长城防御匈奴进攻。《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秦长城西起临洮(岷县),沿洮河向北至临洮县,经定西县南转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由固原县向东北方经甘肃省环县,经过陕西省靖边、横山、榆林、神木,折向北至内蒙古托克托南,抵达黄河南岸。黄河以北则由阴山西段的狼山,向东至大青山北麓,经蒙古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由尚义向东北经河北张北、围场诸县,继续向东经抚顺、本溪,转向东南,终于朝鲜平壤西北部的清川江入海处。

长城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王昌龄的《塞下曲》写道:“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汪遵写有:“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长城自古以来都是诗文中所歌颂吟咏的对象,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www.chuimin.cn)

临洮境内的长城遗址位于新添三十墩杀王坡,是长城西端的起点。此地东临深谷,北临大碧河,地势高峻险要。临洮境内的秦长城是战国时期开始修筑的,秦国为了保护当时的陇西郡治、西部重镇狄道(即今临洮)以及通往陇西与北地两郡的通道,开始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临洮境内现存长城遗迹丰富,从长城西首望儿嘴、长城巷、长城湾、长城岭、长城梁、长城坡、万长岭、城墙岭等,行经新添、峡口、八里铺、龙门、窑店等445个乡镇,45多千米。其间长城时断时续,虽已是断壁残垣,却仍犹如巨龙一般,蜿蜒在祖国的大地上。

其中望儿嘴是长城的第一座烽火台,是长城的西端起首,位于新添三十墩南坪的最西端。虽经岁月洗礼,但黄土夯层十分明显。“雄关存旧迹,形胜壮山河。”伟大而古老的长城,早已失去了它作为防御工程的历史功用,但作为历史文化遗迹,却吸引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研究它的内涵,瞻仰其雄姿,欣赏其艺术魅力,讴歌它的不朽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