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重走唐蕃古道:探寻临洮古文明

重走唐蕃古道:探寻临洮古文明

【摘要】:临洮历史悠久,文明积淀深厚,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先民不断改造着周围的生存环境,留下了震惊世人的马家窑文化等遗址。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临洮马家窑村麻峪沟口发现一处远古文化遗址,定名为仰韶文化马家窑期,沉寂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得以重见天日。这些物产不可能来自内陆的青海,考古学界将之视为文明交流、物资交换的证据。离开临洮县城,行车约10千米,考察队到达马家窑文化遗址所在的黄土坡。

临洮历史悠久,文明积淀深厚,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先民不断改造着周围的生存环境,留下了震惊世人的马家窑文化等遗址。临洮也是历代王朝经营河湟的重要根据地,从汉代一直到明清时期,临洮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出现于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此后历经了3000多年的发展,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4个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因首先在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发现,故名为马家窑文化。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临洮马家窑村麻峪沟口发现一处远古文化遗址,定名为仰韶文化马家窑期,沉寂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得以重见天日。

马家窑遗址

值得注意的是,青海境内的马家窑文化墓葬中曾经出土过海贝、蚌壳、绿松石等,越到晚期数量越多。这些物产不可能来自内陆的青海,考古学界将之视为文明交流、物资交换的证据。

离开临洮县城,行车约10千米,考察队到达马家窑文化遗址所在的黄土坡。拾级而上,两边皆是当地农民所种的玉米等农作物。到达坡顶后,考察队并未发现遗址的痕迹。我们在坡顶偶遇劳作的老乡,经老乡介绍才知当年的发掘坑已经被回填,马家窑遗址中的房屋、墓葬等已荡然无存。坡顶已经被当地居民种上了玉米和柴胡等各种作物,原来的遗址上已被一片郁郁葱葱的玉米地所覆盖。

马家窑文化也可以说是马家窑彩陶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彩陶艺术闻名于世。据考古资料记载,马家窑出土的彩陶器型丰富多样。代表性的有敛口碗、曲腹盆、长颈瓶、小口长颈尖底瓶、小口长颈深腹壶、小口瓮、钵、带嘴锅等。尖口瓶多为平口或侈口尖瓶,碗、铭、盆一类器物腹部较浅,腹部曲线呈圆弧形。这些器物外观比例均衡,棱角分明,线条流畅,细泥红陶质地坚硬,外表光滑,底色呈橙黄或米黄。现在青海省博物馆藏有大量马家窑彩陶,造型精美,令人赞叹。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图案常以密集的平行、弧曲、交叉、同心圆、涡旋等线条为主,图案布局多依据陶器的形状设计,给人以韵律的动感。据出土的彩陶来看,窄长的瓶、壶图案多为横分层和散点式的排列;大型陶器的图案多层排列;而小型陶器多是通体绘满花纹。其中游纹尖底瓶所绘多为重平行线条和四方连续涡旋纹饰,圆点网纹瓶则多以变体叶纹、圆圈、弧线三角、网纹为饰,其颈部的平行线,腹部的水波纹和圆点纹,似乎暗示了临洮的地理结构和人文情怀,如几何纹的彩陶纹饰,其线条如同黄河奔流,变化不息。

探寻马家窑遗址

在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图案中,也存在动物纹,但数量极少,多是被人格化了的神灵。有些则是不同动物的某些部分的混合体,并将动物躯体加以取舍和夸张,使其看起来不再是只代表动物,而是含有某些象征的意义。

彩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绘画发展的源头,马家窑文化将史前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马家窑类型彩陶展现了古代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其绘制形式奠定了中国画的历史基础与以线描为主的基本形式,是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最耀眼的星辰,折射出中华先民在远古时代文化艺术的成就,包含着史前时期众多的社会与文化信息,让后人有机会了解几千年前的社会文明形态。

古鄯驿寻找龙支城(www.chuimin.cn)

出临洮,从河州北行约40千米至凤林县(今临夏市北凤林村),又西行10千米至凤林关(今炳灵寺石窟黄河南岸桥滩),我们经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临津渡过黄河,进入青海境内,来到了唐蕃古道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驿站——古鄯驿。

古鄯驿现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素有“青海东大门”之称。古鄯驿目前建有仿古的八角城楼,青砖造的城门,老街两旁仿古建筑的商铺林立,透露出千年的历史沧桑。东汉时,和帝在这里筑龙耆城,但遗址在今天已经荡然无存。唐代时,这里属鄯州,一直到明代设立了古鄯驿,留下了今天所看到的城垣建筑。

从古鄯驿西行15千米,就是唐代的龙支城。《资治通鉴》中可多次见到“龙支城”,其遗址目前基本确定在民和县古鄯镇“北古城村”。这个村子在古鄯水库两边,分别称为“阳村”和“阴村”。

古鄯驿

龙支城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节点,《新唐书·吐蕃传》载,长庆元年刘元鼎出使吐蕃,走的路线就是“逾成纪、武川……至龙支城……过石堡城”。龙支故城其东为古鄯水库,南为案板泉沟,西为石头沟,北为柴沟河,据《元和郡县图志》,龙支县原本为汉朝允吾县,属金城郡,西魏初在此设金城县,553年,因西南有龙支谷,故改名龙支县。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西平郡正式进入了唐朝的版图,更名为鄯州,管辖鄯城(今西宁)、湟水(今乐都)和龙支三县。龙支县位于河州与鄯州之间,扼河湟古道咽喉,是汉代以来从中原进入河湟的交通要道。仪凤三年(678),唐朝与吐蕃爆发了龙支之战,鄯州都督李敬玄败于吐蕃,龙支县为吐蕃所占,改名宗哥城。

学界曾对龙支城的位置争论了相当长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和青海省考古研究所相关人员根据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柴沟北古城内出土的大量隋唐时期的文化遗物,结合有关文献记载,确定北古城就是赫赫有名的龙支城。该城依自然地形削山造城,呈长方形,长约470步,西头宽130步,东头宽100步,中间宽170步,总面积250余亩,安史之乱后,龙支城被吐蕃占领多年,唐朝大理卿刘元鼎在出使吐蕃时,“至龙支城,耋老千人拜且泣,问天子安否”。(《新唐书·吐蕃传》)寥寥几句,勾画了一幅怀恋故国家园的动人场面。现龙支城只剩下东部一段城墙固守在那里。我们在调研的时候,问及当地的村民,他们不知道龙支城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这里曾经是重要的军事重地,这里已经没有了任何城池的模样,当年的龙支城所在地现在已经被垦为农田。对于当地人来说,现在除了春耕时田中偶尔出现一些砖瓦碎片之外,龙支城已经在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龙支城所在的古鄯地区,曾地处古代军事要地。古鄯城扼守古鄯盆地中端,南面倚靠黄河屏障,北距唐长城边墙15千米。城的结构十分独特,只有东、西、北三门,是古代专为屯兵、防御之用。城内曾出土了大量文物,有汉代彩绘陶盆罐,魏晋南北朝绳纹砖,唐代砖瓦、瓦当,宋代陶器,以及铁器、粮食、雷石等,一起讲述着几朝军事重镇的存在和变迁。民和建县之初,县城就设在北古城附近的古鄯。明清时期,古鄯一直有重兵把守,只是由于兰州与西宁间近代交通的兴起,古鄯昔日的重要位置才由川口镇逐渐替代。

作者察看马先生家的彩陶

此次前往龙支城,幸运的是遇到了当地熟悉情况的村民马先生,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终于找到了存在于“北古城村”阳村的龙支故城的城墙遗址。龙支故城原为两层城墙,外面的一层已经被当地人取土殆尽,里面的只剩下北部的一小段城墙,城墙中还能见到唐代的陶片。龙支城下就是蜿蜒的河水,最终注入古鄯水库。我们在返回的路上谈到“龙支城”中有很多的唐代陶片之时,马先生说很多村民都曾在城墙附近捡到东西,他也挖到了一个泥罐,有的村民告诉他这是清代的,有的说是唐代的,他希望我能帮他鉴定一下。

我们在马先生家坐定,马先生从自家的柴火垛中掏出用编织袋裹好的宝贝。当他将陶罐拿出来的时候,直觉告诉我这不是唐代的物品,应该是史前时期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我将照片拍给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老师们看了后,证实了我的想法。陶罐罐口与双耳已有损毁,后期保管不当,使得罐身处出现两个孔,但罐身通体的螺旋线花纹,却能够展现出马家窑文化的艺术特色。幸运的是,不同于陈列在博物馆中的那些精美且保存完好的藏品,我们通过这件宝贝零距离地感受到了马家窑彩陶的精妙绝伦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