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和添加剂,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生产其他食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有机食品是真正的源自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
2023-11-17
绿色消费
生态学上,将所有的生物划分为三大类: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指各种绿色植物,因为它们可以利用太阳的光能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消费者指各种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生物。我们人类被列入消费者的行列。分解者指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残体,将各种有机物再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大自然中去。整个自然的各种生命,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人类的消费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原始阶段,人类不外乎是采集野果,捕捉猎物,消费的剩余物也是自然界中的东西,很容易被分解者还原到自然中去。而在近代和现代,人工合成了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消费品,如塑料、橡胶、玻璃制品等,这些消费品的残余物,被人类抛弃进了大自然中,但分解者还没有养成吃掉它们的“食性”。塑料、橡胶、玻璃等难以腐烂,难以在短期内重新以自然界能消融的形式再返大自然,便作为垃圾堆存下来。另外,我们所使用、所食用的东西,它们的生产过程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过程,因此,它们的生产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例如,我们吃的面粉,它的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机械,甚至化学药剂的投入。首先,麦种可能是人工培育出的高产杂交品种,需要农业生物学家的研究和育种,种植时需要机械播种,接着在生长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可能需要施加化肥,为了抵抗害虫的侵袭而喷洒杀虫剂,为了去除野草使用除草剂,最后还要机械收割,脱壳,再磨成粉,去除麸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面粉的加工过程中,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播种、收割用的机械,需要人工制造,钢铁需要从采矿开始,到制成机身;机械的开动需要柴油或汽油等能源;未被吸收的化肥会随着径流流入河流、湖泊,造成富营养化;农药会杀死害虫以外的其他生物,还会残留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加剧土壤流失。
绿色食品并不是指绿颜色的食品。奶粉可以是绿色食品,牛肉也可以是绿色食品。如果你注意观察,许多食品的包装袋上都有一个小绿苗的标志,旁边有“绿色食品”的字样。这些食品在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药品。因为化学药品可能会残留在食物中,随着进入人体,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损害。例如,果园里喷洒农药,农药会残留在水果的表皮中;用生长激素喂猪,激素会进入猪肉中,人吃了这样的猪肉,激素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正常发育。有机食品比绿色食品的要求更严格,它们的生产过程完全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它们是真正无污染、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产品。
1.工业化国家的消费方式及其影响
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人类的贪婪是不能满足的。在人们面对丰富的物质世界、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各样娱乐方式时,人们有着不断膨胀的物欲,想得到的是更多的物质。工业化国家过去几十年中形成了一个消费主义社会,消费被渗透到社会价值之中。在国家经济增长的政策中,消费被看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二战后开始富裕的美国,一位销售分析家声称:“我们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我们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变成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扔掉。”事实上,几十年来,西方工业化国家正是沿着这么一条道路在发展,创造了一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在经济逐渐起飞的发展中国家,人们也在拼命追随这种标志着所谓“现代生活”的消费主义潮流。占世界人口1/5的西方工业国家的消费者们,把世界总收入的64%带回家中。他们消耗了更多的自然资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更大。在世界范围内,从20世纪中叶以来,对铜、能源、肉制品、钢材和木材的人均消费量已经大约增加1倍;轿车和水泥的人均消费量增加了3倍;人均使用的塑料增加了4倍;人均铝消费量增加了6倍;人均飞机里程增加了33倍。这些消费的迅猛增加都与一定程度的环境损害相联系。这些增加的消费,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也有了一些提高。而最贫穷的国家,消费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就美国而言,今天的美国人比他们的父母在1950年多拥有2.5倍汽车、多行驶2倍半的路程、多使用21倍的塑料和多乘坐25倍距离的飞机。高消费的生活方式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这种生活方式需要巨大的和源源不断的商品输入,例如汽车、一次性物品和包装、高脂饮食以及空调等物品——生产和使用它们需要付出高昂的环境代价。给消费主义社会提供动力来源的矿物燃料,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占所有矿物燃料释放出二氧化碳的2/3;工业化国家的工厂释放了世界绝大多数的有毒化学气体;他们的空调机、烟雾辐射和工厂释放了几乎90%的臭氧层消耗物质——氟氯烃。而且,工业化国家的许多消费,需要从贫穷国家输入原料。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偿还外债或使收支相抵,被迫出卖大量的初级产品,而这些产品会损害他们的生态环境。巴西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因为背负着一笔超过1000亿美元的外债,巴西政府通过补贴来鼓励出口工业。结果,这个国家成为一个主要的铝、铜、钢铁、机械、牛肉、鸡肉、大豆和鞋的出口国。工业化国家的消费者得到了便宜的消费品,而巴西却受着污染、土地退化和森林破坏的困扰。(www.chuimin.cn)
2.贫穷国家的贫困及其环境影响
世界上有大约11亿人口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主要生活在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这些占世界1/5的人口只得到了世界收入的2%。他们住在茅草棚中,得不到洁净安全的饮用水;他们一无所有,步行能及之处是他们的生活领域。他们尚在为吃饭发愁,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宽敞的住房、私人汽车、名牌服装等成为发展中国家新近富有起来的阶层的标志,而进口食品、冷冻食品、一次性用具、各种家用电器、空调等在寻常人家也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水平随之上升。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金钱从没有使一个人幸福,也永远不会使人幸福。在金钱的本质中,没有产生幸福的东西。一个人拥有的越多,他的欲望越大。这不是填满一个沟壑,而是制造另一个。”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是否令人们感到更幸福呢?就像人们常说的:幸福是金钱买不到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愉悦之感,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我们可以看见贫穷而快乐的家庭,也可以看见富有而不幸福的家庭。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生活中幸福的主要决定因素与消费没有显著联系。牛津大学心理学家麦克尔·阿盖尔在其著作《幸福心理学》中断定,“真正使幸福不同的生活条件是那些被3个源泉覆盖了的东西——社会关系、工作和闲暇。并且在这些领域中,一种满足的实现并不绝对或相对地依赖富有。事实上,一些迹象表明社会关系,特别是家庭和团体中的社会关系,在消费者社会中被忽略了;闲暇在消费者阶层中同样也比许多假定的状况更糟糕。”因此,我们应该摒弃拥有更多更好的物质便会更满足的想法,因为物质的需求是无限的。而生活的物质需要是可以通过比较俭朴的方式来实现的。幸福和满意之感只能源自于我们自身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对工作的满足以及对发展潜能、闲暇和友谊的满足。既然幸福与消费程度不显著相关,幸福只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追求幸福之感则没有必要通过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来实现了。
有关环境与现代生活的文章
有机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和添加剂,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生产其他食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有机食品是真正的源自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
2023-11-17
资本在“绿色”的名义下扩张,通过推动消费主义“洗绿”的过程,在奢侈品行业也营造了一幅绿意盎然的图景。波德里亚提出的消费者通过主动消费来建立社会关系的模式,在奢侈品领域充分得到了展现。作为世界新型的奢侈品之一,Segway生产企业瞄准了绿色主题,希望借助绿色潮流开拓新的市场。这些绿色奢侈品价格高昂,但是因为有了“绿色”的符号代言,富人却更加乐意购买,通过消费这些绿色奢侈品树立自己的形象、建立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2023-08-28
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绿色消费观认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消费利益是不可取的,从而抵制购买和消费那种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的商品。席卷全球的绿色消费从食物消费开始,逐渐渗透至人类生活消费的诸多方面。“绿色消费”已经渐渐成为中国消费的主旋律。......
2023-10-18
如今,巴塘苹果似乎已成为巴塘的象征,一张名片,为这个西部的小城镇增添了不少魅力。在巴塘人民政府及当地人民的努力下,巴塘苹果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巴塘苹果不但品质优良,没有任何污染,所含淀粉、蛋白质、糖分、有机酸等营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极为丰富,而且产量较高,深受人们喜爱。巴塘苹果自20世纪初被美国传教士引进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培植,现已形成一个具有60多个本地品种品系和10多个引进品种的优良种群。......
2023-11-23
近二三十年来,低碳绿色消费迅速成为世界各国人们追求的新时尚。当“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清新潮流侵袭全球时,成为低碳达人也不知不觉中成了一种时尚。“虾米族”除了低碳达人,倡导理性消费的新节俭主义的“NONO”族、“虾米族”以及“乐活族”实际上都是地球村低碳族的亲密族友。......
2024-05-08
恒温消费是对我们燥热的非理性消费降温,更是为正在“溶化”的地球降温。在“绿色革命”的浪潮下,针对人们的“恒温”消费需求,绿色商品大量涌现。总之,绿色恒温消费已渗透到人们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生活消费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
2024-05-08
根据这一模式,旅游资源的绿色分类有以下几种方法。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互衬托,相映生辉,二者结合的景观质量高于单项资源的景观质量。比如峨眉山的遇仙寺,它因形借势,借洞立意,将寺庙建筑与自然岩洞融为一体。遇仙寺位于仙峰寺和洗像池的中间。人们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必须穿庙而过,庙门却对着“仙洞”,洞内云烟缭绕,佛像隐现其间,恰似“遇仙得道”,遇仙寺便“名副其实”了。......
2023-11-22
天然织物以低碳、环保理念为核心的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在服装设计、生产领域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内衣是对材料要求最苛刻的服装。这种牛奶服装自1994年起在日本和东南亚市场上广为流行,近期又经香港进入广州、上海等市场,成为俊男靓女们又一新的消费时尚。多个时装发布会上的服装在面料和色彩上都突出环保概念,使环保服装与生活紧密接触。作为率先响应低碳服装消费的品牌之一,李宁可谓是低碳减排的“环保英雄”。......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