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资源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这一切,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自然的终结》对因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诸多后果进行了论述,引发了人们对温室气体的关注,人们逐渐改变了生活习惯,最终使得“低碳生活”蔓延开来。许多著作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人人必读的典籍,有些还被誉为“绿色圣经”。......
2023-11-18
绿色文明
20世纪中叶,环境问题开始作为一个重大问题由一些科学家提出来。人类首先的反应是依据传统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相应的治理方法和技术,然而在实践中,人类进一步体会到,单靠科学技术手段,用工业文明时代的思维定式去对环境进行修修补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必须在各个层次上去调控和改变人类社会的思想和行为。人类终于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涉及人类自身文明的生死存亡。
地球需要绿化,但这只是治标,根本而言,首先应该绿化我们的心。环境污染是近、现代工业化过程的产物,但根源还是人心的问题,即是人性、道德、伦理、哲学层次上的问题。只有清除“心灵污染”,才是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文明、新的道德伦理观来绿化我们的心。
1.绿色文明的宣言
生态学知识告诉我们:生物圈并不需要人类,而人类却绝对离不开生物圈。假如人类从地球上消失,生物圈可能会如常运作,而且会更少一些污染,更多一些物种。
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曾分别被形象地比喻为“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农民赖以为生的黄土成为农业文明的象征,从工厂的烟囱和汽车排放出的滚滚黑色烟雾成为工业文明的特征。此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
人类无论怎样推进自己的文明,都无法摆脱文明对自然的依赖。人与自然就像是一盘相互对弈的棋,而且这是一盘人类永远也下不赢的棋(永远到直至人类自然或突然灭绝)。宇宙按其自然规律演化,如果人类违背这些规律,最终的输者必是人类。即使他们能攫取到一些满足,但最后连生存都将不可持续。
人可以无所不能,但绝对应该有所不为。
人类需要“进行一场环境革命”来拯救自己的命运,需要从对人类文明史的反思中建设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今天,一个环境保护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这一浪潮冲击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类将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建立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人类文明阶段——绿色文明。
绿色文明是对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这些新观念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文明的核心内容。
绿色文明将是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间高度和谐的文明。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是绿色文明的旗帜和灵魂。
绿色文明观把人与环境看作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子系统组成的动态复合系统,以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为发展目标,以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为发展途径。(www.chuimin.cn)
绿色文明道德观提倡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协同演化,也就是说人类应理解自然规律并尊重自然本身的生存发展权;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对自然的“给予”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绿色文明既反对无谓地顺从自然,也反对统治自然。
绿色文明要求把追求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进步作为文明系统的整体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应该而且可以相互促进的。如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则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社会的健康发展又使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产能力得以增强。
绿色文明认为技术是连结人类与自然的纽带。同时,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一刃对着自然,一刃对着人类社会,所以必须对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评价和调整。
绿色文明要求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信息不畅、通过拍脑门决策的管理体制;建立一个能综合调控社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信息反馈灵敏,决策水平高的管理体制。这是实现社会高效、和谐发展的关键。
绿色文明主张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彼此平等。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另一个社会或团体的利益为代价。这种平等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当代人与人、国与国、社团与社团的关系上,同时也表现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上。
在《中国的21世纪议程》中提出:“在小学《自然》课程、中学《地理》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环境与发展》课程,设立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如环境学等,将可持续发展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
只有共同的忧患,才有共同的行动;只有共同的行动,才有共同的未来。
人类共同居住在一个地球上,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共享;全球环境问题跨越国界,影响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地球村民。要达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巩固的、全新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人们逐渐达成共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人类的唯一选择。清洁生产、环境标志、环境保护运动、绿色消费……绿色,已经进入到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正在绿化自己。我们希望人类社会能因此进入一个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充满希望的春天,在21世纪开创绿色文明的崭新时代。
绿色使人想起树木、草地、青山碧水,想起春天;绿色象征生命,象征和平,象征勃勃的生机,象征繁荣。绿色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人类新文明的标志。
有关环境与现代生活的文章
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资源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这一切,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自然的终结》对因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诸多后果进行了论述,引发了人们对温室气体的关注,人们逐渐改变了生活习惯,最终使得“低碳生活”蔓延开来。许多著作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人人必读的典籍,有些还被誉为“绿色圣经”。......
2023-11-18
甚至还没有一个自然科学家看见过它们的合唱表演,因为这些小小的鸟群总是静静地待在草原上看不见的栖息处,任何想接近它的打算都会自动导致一片宁静。但另一方面,在秋天,旅鸫是完全沉默的,因此根本不能真正预测群鸟的合唱是否会进行。为了期望听到山齿鹑的歌唱,是值得起个大早的。秋天,在我的农场里,总有一窝或两窝山齿鹑,但拂晓时的合唱总要在很远的地方。狗对山齿鹑的兴趣甚至比我本人还高。......
2023-11-18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具有深远意义的书,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作者对它的最初期望,它掀起了一场环境革命,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触发人类觉醒的第一次环境革命。在人类出现以前,昆虫作为大自然众多生命的组成部分,与自然界和谐共处。DDT这种用途广泛的使用看起来并没有造成直接损害,因此,人们误以为它是一种无害的药品。威胁人类健康的DDT再者,杀虫剂是没有辨别能力的,它消灭人类希望控制的昆虫的同时,也危害了其他一切生物。......
2023-10-28
污染的水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应引起高度关注。水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会致人体遗传物质突变,诱发肿瘤和造成胎儿畸形。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等饮水问题十分突出,对群众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危害。饮水问题不仅导致疾病流行,有的地方还因此爆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
2023-10-28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是非常明显的。水污染导致生物死亡水体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更明显。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80%的疾病和52%的儿童死亡与饮用水质不良有关,因水污染而患病的人占世界各医院住院人数的50%。据沈阳环境保护所对沈抚灌区的调查:沈抚灌区人群癌症发病率比清灌区高1倍,特别是石油污灌区,几种主要疾病的人群发病率比清灌区高320倍。环境中雌激素样物质对男性生殖系统有严重影响。......
2023-10-28
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有研究表明,噪声污染是引起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听力的损伤也与生活的环境及从事的职业有关,如农村老年性耳聋发病率较城市为低,纺织厂工人、锻工及铁匠与同龄人相比听力损伤更多。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损害听力。......
2023-10-28
现在,DDT被这样普通地使用着,在多数人心目中,这种合成物倒像一种无害的日常用品。人们普遍地这样认为:既然这么多人与DDT极亲密地打过交道,而并未遭受直接的危害,这种药物必定是无害的了。这一可以理解的误会是基于这种事实而产生的——与别的氯化烃药物不同——呈粉状的DDT不是那么容易地通过皮肤被吸收的。DDT溶于油剂使用,在这种状态下,DDT肯定是有毒的。......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