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06 年,我国用水量增加了近5 倍,与此同时人口迅猛增长、气候条件变化、城市规模扩大、经济活动加剧又引起了水环境和水质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使得供需矛盾更加尖锐。另外,在水资源丰沛地区存在水资源开发难度大的现象,加剧了供需矛盾。另外,西南地区蓄水工程对天然径流的调蓄能力很低,供水结构不尽合理,供水保障程度低,供需矛盾加剧。......
2023-10-26
我国地表水年均径流总量约为2.7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陆地径流总量的5.5%,占世界第五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我国还有年平均融水量近500亿立方米的冰川,约800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及近500万立方千米的近海海水。目前我国可供利用的水量年约1.1万亿立方米,而1980年我国实际用水总量已达5075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资源的46%。
建国以来,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及防治水害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大的成绩。
在城市供水上,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建起了供水系统,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4000万吨,年供水量100多亿立方米;城市工矿企业、事业单位自备水源的日供水能力总计为6000多万吨,年供水量170亿立方米;在7400多个建制镇中有28%建立了供水设备,日供水能力约800万吨,年供水量29亿立方米。
城市中水资源的利用
农田灌溉方面,全国现有农田灌溉面积近7.2亿亩(1亩≈666.67平方米),林地果园和牧草灌溉面积约0.3亿亩。有灌溉设施的农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但它生产的粮食却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4%。
防洪方面,现有堤防20多万千米,保护着耕地5亿亩和大、中城市100多个。现有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总库容4400多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
水力发电,我国水电装机近3000万千瓦,在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约为29%,在发电量中的比重约为20%。(www.chuimin.cn)
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据1984年196个缺水城市的统计,日缺水量合计达14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既受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及其开发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各部门对水资源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算少,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却很贫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我国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约2700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按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比较,加拿大为我国的48倍、巴西为16倍、印度尼西亚为9倍、俄罗斯为6倍、美国为5倍,而且也低于日本、墨西哥、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差异很大。黄河流域的年径流量只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约2%,为长江水量的6%左右。在全国年径流总量中,淮海河、滦河及辽河三流域只分别约占2%、1%及0.6%。黄河、淮海河、滦河、辽河四流域的人均水量分别仅为我国人均值的26%、15%、11.5%、21%。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1倍。我国用水量增长也很快,至70年代末期全国总用水量为4700亿立方米,为建国初期的4.7倍。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长8倍,而工业用水量(包括火电)增长22倍。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均为建国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的城市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建国初期增长几十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因而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就异常突出。
由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①对工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例如1981年,大连市由于缺水而造成损失工业产值6亿元。在我国15亿亩耕地中,尚有8.3亿亩没有灌溉设施的干旱地,另有14亿亩的缺水草场。全国每年有3亿亩农田受旱。西北农牧区尚有4000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②对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有些城市对楼房供水不足或经常断水,有的缺水城市不得不采取定时、限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难。③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枯竭,在27座主要城市中有24座城市出现了地下水降落漏斗。
有关环境与现代生活的文章
1949~2006 年,我国用水量增加了近5 倍,与此同时人口迅猛增长、气候条件变化、城市规模扩大、经济活动加剧又引起了水环境和水质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使得供需矛盾更加尖锐。另外,在水资源丰沛地区存在水资源开发难度大的现象,加剧了供需矛盾。另外,西南地区蓄水工程对天然径流的调蓄能力很低,供水结构不尽合理,供水保障程度低,供需矛盾加剧。......
2023-10-26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具有深远意义的书,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作者对它的最初期望,它掀起了一场环境革命,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触发人类觉醒的第一次环境革命。在人类出现以前,昆虫作为大自然众多生命的组成部分,与自然界和谐共处。DDT这种用途广泛的使用看起来并没有造成直接损害,因此,人们误以为它是一种无害的药品。威胁人类健康的DDT再者,杀虫剂是没有辨别能力的,它消灭人类希望控制的昆虫的同时,也危害了其他一切生物。......
2023-10-28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因素,严格水资源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十八大以来,为加强水资源保护,四川省编制了水资源保护规划,做好水资源保护顶层设计,将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放在重要的地位。此次修正是第3次对该条例作出修改,是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体现。[15]严格水资源保护使四川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3-11-17
污染的水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应引起高度关注。水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会致人体遗传物质突变,诱发肿瘤和造成胎儿畸形。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等饮水问题十分突出,对群众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危害。饮水问题不仅导致疾病流行,有的地方还因此爆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
2023-10-28
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有研究表明,噪声污染是引起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听力的损伤也与生活的环境及从事的职业有关,如农村老年性耳聋发病率较城市为低,纺织厂工人、锻工及铁匠与同龄人相比听力损伤更多。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损害听力。......
2023-10-28
(三)甘肃吏治人才的改良与吏治环境的好转历来国家与事业的兴盛,主要靠发挥人才的群体作用。左宗棠就是以“廉干”为标准,在甘肃引用和培养了一批吏才,促进了甘肃吏治民风的改变和好转的。[85]由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左宗棠在甘肃整饬吏治的实况和甘肃吏治人才成长的情况。尽管如此,甘肃吏治较前大有好转,甘肃廉政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却是不争的事实。左宗棠整饬甘肃吏治的努力,基本上为甘肃的开发与发展创造了这......
2023-07-20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是非常明显的。水污染导致生物死亡水体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更明显。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80%的疾病和52%的儿童死亡与饮用水质不良有关,因水污染而患病的人占世界各医院住院人数的50%。据沈阳环境保护所对沈抚灌区的调查:沈抚灌区人群癌症发病率比清灌区高1倍,特别是石油污灌区,几种主要疾病的人群发病率比清灌区高320倍。环境中雌激素样物质对男性生殖系统有严重影响。......
2023-10-28
可以发现,这一时期黄浦江两岸的综合开发,更多落于两岸的改造及建设优化,并为世博会区域未来的开发奠定物质空间与政策层面的发展基础。2009年4月,《黄浦江沿岸环境综合整治城市设计》获得原则通过。......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