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解密生命密码:基因科普书

解密生命密码:基因科普书

【摘要】:每个人的细胞,都是携带着巨大DNA的数据宝库。不过,目前的DNA取证技术绝非万能。要识别DNA表观遗传差异,并非做不到。如果一切如开篇电影《三块广告牌》中的母亲米尔德里所愿,将全国男人的DNA都抽取一遍,那便和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笔下的《白金数据》一样了。在这本书中,未来政府会建立基因数据库,收集全国人民的DNA数据,通过与犯罪分子留在现场的DNA进行比对,警方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真凶或者受害者的身份。

Y-STR基因检测技术确实神奇,为DNA信息的解读提供了更多可能。不过,这还只是DNA信息宝藏展示给我们的其中一面。

每个人的细胞,都是携带着巨大DNA的数据宝库。要读懂、读透,往往得从两方面下手。

其一,可以看看SNP。在人类基因组上存在大量的人群中不同的单核苷酸差异,有人管这叫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简称便是SNP。

找到了SNP,就找到了重要的遗传标记,要解读DNA主人的发色、肤色、眼睛颜色、身高、脸形等外貌特征,自然不在话下。搜寻遗传的致病基因,指导药物的设计,也就有据可循了。

其二,可以看看短串联重复DNA序列(简称STR)。在人类染色体上,这种STR序列数量不计其数。在不同个体里,STR都有独特的数量组合。像指纹一样,人体的STR序列具有高度特异性

正如白银一案,靠着STR比对技术,确定DNA主人身份轻而易举。相比成本不菲的全基因组检测,STR比对技术耗时短,成本亦低,准确度也不差,在法医学鉴定里当然可以大显身手。

不过,目前的DNA取证技术绝非万能。比如,一个重大的难题,便是同卵双胞胎的基因。理论上,同卵双生的两人有着完全相同的DNA,长相应不差毫厘,连亲人都难以分辨。然而,相同的DNA序列也可能由于表观调控的不同导致基因表达产生差异,从而使得表型出现不同。这也是同卵双胞胎也必然存在一些差别的原因。

要识别DNA表观遗传差异,并非做不到。解决不了的,还是资金的问题,目前的技术手段只能在科研上使用,难以推广到日常检测中。法医层面无能为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有一点无可否认:基因技术的发展不会停止,在刑侦中也将有更大的作用。但是,技术过于极致的世界,永远值得警惕。(www.chuimin.cn)

如果一切如开篇电影《三块广告牌》中的母亲米尔德里所愿,将全国男人的DNA都抽取一遍,那便和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笔下的《白金数据》一样了。在这本书中,未来政府会建立基因数据库,收集全国人民的DNA数据,通过与犯罪分子留在现场的DNA进行比对,警方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真凶或者受害者的身份。而如果有骨髓移植等医疗需求,也可以快速比对,找出合适的供体,避免病人漫长而焦灼的等待。

一个由DNA天网守护的社会,自然更太平、更稳定。然而,这样的一个数据库也带来一些隐患。谁,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调用数据库?我们能确保数据库不被别有用心者挪作他用吗?

技术的发展永远是一把双刃剑,跟生活息息相关的DNA技术更是如此。我们希望在DNA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相关法律和保障监管措施也能同步完善,让DNA天网能安全地为人类的福祉服务。

参考资料

1.李恬.DNA追踪连环杀人凶手——浅谈Y染色体检测技术的应用[N].南方周末,2016-09-12.

2.刘宇轩,胡清清,马红杜等.表型信息SNP的法医学研究进展[J].法医学杂志,2014,30(5):371-374.

3.王悦.基因检测“进化史”:从千年到一天[N].第一财经日报,2016-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