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骨髓、脂肪等仍保留着少量具有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干细胞又可分为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以上这些干细胞一旦分化,便再也无法恢复干细胞状态。成人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主要存在于人体的骨髓、脐带血和脐带组织、胎盘组织和脂肪组织中。干细胞疗法的原理就是让干细胞分化为人体所需的细胞,从而修复人体受损的器官和组织,弥补人体内多数细胞所丧失的细胞分化能力。......
2023-10-28
神经并非完全不能再生。
之前,石先生有次做饭切菜时,不小心割伤了手指里的神经。伤口刚愈合的那几天,摸东西总会有点儿麻痹。然而,过段时间,一切也就恢复如常了。
手指被斩断的病人也是如此。将冻在冰桶里的断指接上,再缝上血管和神经,一段时间后,手指功能就基本恢复了。
事实上,神经细胞受伤之后就会退化,甚至死亡。此时,施旺细胞[1]和巨噬细胞[2]如救灾部队一般飞赴现场,清理受损的神经组织。随后,轴突等神经细胞纤维开始伸长,依照“监工”施旺细胞给出的框架,形成髓鞘覆盖,逐渐延伸到受损的位置上。
然而,中枢神经不是可以再生的神经。
中枢神经自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这里的细胞高度分化。演化级别越高,重生过程越长,有生之年,替代品都无法产生。所以,中枢神经一旦受损,几乎无法弥补。(www.chuimin.cn)
人们一度认为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在成年后完全丧失新生能力,成年之后中枢神经元只会减少,不会增加。新的研究则为人类带来了一丝希望——在成年哺乳动物大脑的嗅球和海马体中,科学家发现了一些新生的神经元。遗憾的是,每天的新生细胞数量非常有限,与人体细胞的总体数目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更何况,当中枢神经细胞受到损害之后,星形胶质细胞[3]就会形成胶质瘢痕[4],把受损的神经隔绝开来。有了这层屏障,髓鞘和轴突被挡在了外面,防止了形成错误的神经连接,但也断绝了重建正常连接的可能性,就像人的手脚,丢失之后不能重生,只剩下丑陋的疤痕。
模型图:神经元细胞
要重新站起来,就得让受损的中枢神经通路恢复。这需要满足的条件着实太多:神经元不能死,这是关键的基站;轴突要能生长,这是重要的信号连接线;轴突要突破神经胶质瘢痕设下的障碍,不然就会长错位置,形成错误的髓鞘、突触,不仅功能恢复不了,还可能引发各类功能障碍。截肢患者术后会感觉到被切断的肢体还在,并在该处传来剧烈的疼痛,这就是截肢后常见的幻肢痛,可能就是由于错误的神经连接导致的。
在了解了中枢神经系统低下的修复能力后,石先生再次站起来的自信心受到了深深的打击。
有关生命密码: 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的文章
然而,骨髓、脂肪等仍保留着少量具有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干细胞又可分为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以上这些干细胞一旦分化,便再也无法恢复干细胞状态。成人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主要存在于人体的骨髓、脐带血和脐带组织、胎盘组织和脂肪组织中。干细胞疗法的原理就是让干细胞分化为人体所需的细胞,从而修复人体受损的器官和组织,弥补人体内多数细胞所丧失的细胞分化能力。......
2023-10-28
无可否认,繁殖是一切生命的主题,但兔子在繁殖方面的特异能力,还是让古往今来的人们感到惊讶。因种群多产,在许多早期文明的文化中,兔子都被视作丰饶的象征。在基督教世界中,兔子则兼任复活节大使,将那承载勃勃生机的彩蛋、玩具,送往坊间闾里、万户千门。在生物学上,这种繁殖策略被称为r选择——死亡率极高的动物要想延续命脉,可不得靠快生、多生来代偿嘛。也许,兔子对生育的执迷,恰恰是存活能力脆弱的印证。......
2023-10-28
而让科学入土生根,走进千家万户,就是科普的使命。自2006年以来,华大基因每年都会主办国际基因组学大会,而“科学嘉年华”正是大会的永恒主题之一。在2017年的第十二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尹烨及其团队精心策划了这一届的“科学嘉年华”活动,以“科学是甜美的”为口号,场面特别火爆。作为嘉宾之一,我跟孩子们谈到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聊到了他们的爱好和梦想,还跟孩子们说,科学是甜蜜蜜的,科学是美丽的,科学是可以享受的。......
2023-10-28
首先,让我们来看两者的信息编码:计算机的“程序”和生物细胞的“基因”。由0和1组成的数码串,本身并无意义,聪明的人脑根据需要,设计出各种实用的“编码”系统,就像编写电报密码那样,赋予数码信息单元一定的含义。令人惊讶的是,生物细胞的“基因”,竟然也是用成串的数码字母写成的!图1计算机密码与生物密码的对比......
2023-11-03
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首次提出“演化论”观点,世界上现存的数百万个物种,是从大约30多亿年前的原始生命开始不断演化的结果。中国民间流传着“同姓的人500年前是一家”的说法。他们可以根据毛发、血液等痕迹,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来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因测序技术已经成为打开基因宝藏的金钥匙,帮助我们揭开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生命奥秘。......
2023-10-28
或许,这些生命已到访过地球,却在返乡之后走向了毁灭。人类及目前推测出的大约870万种地球生命,在这浩渺宇宙中,在这有限认知内,成了一棵绝无仅有的“独苗”。然而,这棵独苗是否能继续存在,前景尚不明朗。最起码,我们应当明白,人类之于万千物种,不过是沧海一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对自然怀有敬畏,牢记人性之本,明天才会更加美好。[1]一个地质学上的概念,开始于地球形成之初,结束于38亿年前。......
2023-10-28
在华东某市,一家基因科技公司的门槛儿乎被踏烂——“天赋基因”检测项目上线仅4个月,几千位客户已带来了千万级的收入。特定的基因位点乃是通过对比筛选所得,与特定天赋一一对应。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二三十家规模、水平参差不齐的机构号称能进行“天赋基因”检测,而费用则在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而值得思索的是,作为家长们后期育儿行动指南的这些“神奇的位点”究竟科学性如何?......
2023-10-28
群体技术、个体技术、群体伦理、个体伦理,始终是生命科学需要回答的问题。在过去异想天开,在今天勉为其难,在未来习以为常,尹烨说这就是“技术”。“自在睡觉”是为生命赋能的一个团队。尹烨两年半的坚持,成就了《天方烨谈》这样一个科普品牌,音频节目播放量高达3000万。而这本《生命密码》,不仅是中国本土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也是尹烨本人探索生命科学领域的第一本趣味之作。生命是一种积累,而创作和阅读帮助人们积累。......
2023-1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