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疫苗安全性,接种后症状和发烧的解释

疫苗安全性,接种后症状和发烧的解释

【摘要】:在接种疫苗后,部分小朋友出现了发烧之类的症状,常让家长对疫苗的安全性产生怀疑。疫苗本质而言就是一种没有活性或者功能不全的病毒,刺激人体产生免疫能力。所以,注射疫苗与感染外界病毒一样,都有引起发烧的可能。所以,绝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放心接种疫苗的。现在常用的疫苗只有几十种,但是造成重大传染、感染疫情的病毒可能超过几百种,而且不断有新病毒被发现。

凡事有利就有弊,疫苗有诸多好处,但也会有伴随的副作用。接种天花疫苗会导致皮肤上留下一小块难看的疤痕,但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的交换。

然而,在一些人看来,疫苗的有些害处就没那么轻巧了。

坚信疫苗会引发自闭症名人甚多,最知名的大概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曾多次发表关于接种疫苗的言论。在他看来,打疫苗会引起自闭症,而这种观点也获得了不少好莱坞明星和民间人士的赞同。

事实上,科学家已经证明: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疫苗引起自闭症的说法最早出现在1998年。当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一篇论文,显示儿童自闭症可能与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合一疫苗)有关。

然而,经过验证,多名科学家证明三联疫苗与自闭症并没有关系。2004年,原文章作者中有10位发表了联合声明,表示疫苗接种和自闭症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柳叶刀》也撤回了这篇论文。

虽然不会引发自闭症,但是接种疫苗后身体会有反应却是事实。

在接种疫苗后,部分小朋友出现了发烧之类的症状,常让家长对疫苗的安全性产生怀疑。

疫苗确实可能引起发烧,因为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疫苗本质而言就是一种没有活性或者功能不全的病毒,刺激人体产生免疫能力。所以,注射疫苗与感染外界病毒一样,都有引起发烧的可能。

作为一种特殊药品,疫苗跟其他药物一样,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率。这是正常的,毕竟任何一样东西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一些人可能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不适宜打疫苗。不过,这种缺陷是一种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或其他方式诊断出来,从而避免接种疫苗。

但是,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打疫苗都是利大于弊。根据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每年接种疫苗的人次超过10亿,但监测到的不良反应数只占百万分之几。所以,绝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放心接种疫苗的。

总体来说,疫苗是审批最严格的药品之一,安全性非常高,而且对大部分人都有效。如何更好地加强疫苗监控,禁止疫苗的非法使用,这不只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随着科学进步,未来的疫苗发展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第一,疫苗种类增加。现在常用的疫苗只有几十种,但是造成重大传染、感染疫情的病毒可能超过几百种,而且不断有新病毒被发现。如何研制出这几百种病毒的疫苗?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第二,除了病毒,针对其他疾病(比如肿瘤)的疫苗也有待发展。(www.chuimin.cn)

第三,可以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发出免疫效果更好、更安全的靶向性疫苗。

让更多安全、有效的疫苗投入市场,让疫苗更好地造福人类,是大势所趋,也是所有相关科学家努力的方向。

参考资料

1.邬时民.中国最早创造疫苗接种法,葛洪著书记载防治狂犬病[N].新民晚报,2013-01-23.

2.保罗·德·克鲁伊夫.微生物猎人传[M].饶晓红,译.吉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

3.唐纳德·霍普金斯.天国之花[M].沈跃明,蒋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于尔根·奥斯特海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M].强朝晖,刘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哈萨克斯坦,2008.

6.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R].北京:国家会议中心,2015.

7. Zhao F.H.,Zhu F.C.,Chen W.,et al.Baseline prevalence and type distribu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healthy Chinese women aged 18-25 years enrolled in a clinical trial[J].Int J Cancer.2014 Dec 1;135(11):2604-11.

【注释】

[1]由于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具有相似的抗原决定簇(指病毒等抗原表面或其他部位,能与其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结构),能促进人体产生可以同时对抗牛痘和天花病毒的抗体,所以,人在接种牛痘后,也可以同时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2]乙肝病毒属于嗜肝病毒科,是目前已知最小的DNA病毒 它的基因组大小只有3.2 Kb。该病毒在黄种人特别是中国人中的携带率和发病率都非常高。2012年5月28日,华大基因联合其他多所研究机构于《自然·遗传学》上发表了关于乙肝病毒整合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