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首次提出“演化论”观点,世界上现存的数百万个物种,是从大约30多亿年前的原始生命开始不断演化的结果。中国民间流传着“同姓的人500年前是一家”的说法。他们可以根据毛发、血液等痕迹,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来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因测序技术已经成为打开基因宝藏的金钥匙,帮助我们揭开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生命奥秘。......
2023-10-28
研究者们对大象的基因进行了分析,果真发现了问题的关键:一种能起到抑癌作用的基因,名叫TP53。
细胞中的DNA会由于内力和外力的影响出现损伤,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功能失常的细胞很快会发生更多突变,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开始失控复制,变成癌细胞。而由于癌变细胞DNA保护机制失灵,复制过程中又会发生更多的突变。繁多的突变让癌细胞有极强的适应性,并很容易产生对治疗手段的抗性。
要想阻止癌变恶性循环的发生,就得及早清除细胞DNA中的损伤。这就需要肿瘤抑制基因,TP53基因正是对付这些损伤的关键。
TP53会编码产生一种P53蛋白,负责监控基因的完整性。在完成这项工作时,P53不仅异常严厉,甚至格外残酷。如果发现DNA受损,TP53就会促进DNA修复。一旦发现不可救药,TP53就会毫不犹豫地宣判异常细胞的死刑,启动凋亡程序,诱导相应细胞“自杀”,避免发生癌变。
正常工作的TP53基因可以将绝大部分癌变扼杀在萌芽之中。然而,如果TP53基因自身发生突变,其抑癌功能就会受到影响。(www.chuimin.cn)
TP53基因的突变最常发生在编码P53蛋白质和DNA结合的部分 突变后生成的P53蛋白无法和目标DNA相结合,也就无法行使正常的检查和促进修复或凋零功能,癌症发生风险也就随之升高。
在人类基因组中,TP53基因独此一份,“别无分店”;如果不幸发生突变,这个保险系统就会失效。可是在大象体内,这个基因的拷贝数却有20份!要让它们挨个发生“叛变”,难度自然可想而知。
此外,大象的血细胞对DNA损伤异常敏感。虽然人类细胞也会在DNA损伤时启动凋亡程序自杀,但是大象的细胞在同样情况下,会以更高的速率完成这种自我摧毁的细胞凋亡过程。
可见,面对可能癌变的苗头,大象体内的细胞从不留情。这种异乎寻常的强大细胞清除能力,很可能是患癌大象比例如此之低的原因之一。
有关生命密码: 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的文章
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首次提出“演化论”观点,世界上现存的数百万个物种,是从大约30多亿年前的原始生命开始不断演化的结果。中国民间流传着“同姓的人500年前是一家”的说法。他们可以根据毛发、血液等痕迹,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来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因测序技术已经成为打开基因宝藏的金钥匙,帮助我们揭开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生命奥秘。......
2023-10-28
每个人的细胞,都是携带着巨大DNA的数据宝库。不过,目前的DNA取证技术绝非万能。要识别DNA表观遗传差异,并非做不到。如果一切如开篇电影《三块广告牌》中的母亲米尔德里所愿,将全国男人的DNA都抽取一遍,那便和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笔下的《白金数据》一样了。在这本书中,未来政府会建立基因数据库,收集全国人民的DNA数据,通过与犯罪分子留在现场的DNA进行比对,警方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真凶或者受害者的身份。......
2023-10-28
丹尼索瓦人的洞穴更令人惊奇的是,藏族人的EPAS1基因几乎与丹尼索瓦人的相应基因完全吻合,而与其他人种差异巨大。据此可以推测,中国人的祖先走上青藏高原时,很可能与已经适应高原的丹尼索瓦人发生了基因交流,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走向低海拔地带,成长为今天汉族人的祖先,而渐渐丢失了特有的EPAS1基因;另一部分人则留在了高原,由于拥有特别的EPAS1基因而适应了高原的恶劣环境,并逐渐扩散至整个青藏高原,成为今天藏族人的祖先。......
2023-10-28
尹烨是我的一位科学家朋友,我们常会交流对科学问题的看法。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世上最怕认真二字,科学尤其如此,但也往往最需要认真的精神。最近尹烨出了本名为《生命密码》的新书,里面包含了40余篇与生命有关的文章,话题领域涵盖动植物、微生物和人,足以满足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的人的好奇心。开卷有益,愿大家如尹烨一样,赤子之心永存,对生命充满好奇。......
2023-10-28
群体技术、个体技术、群体伦理、个体伦理,始终是生命科学需要回答的问题。在过去异想天开,在今天勉为其难,在未来习以为常,尹烨说这就是“技术”。“自在睡觉”是为生命赋能的一个团队。尹烨两年半的坚持,成就了《天方烨谈》这样一个科普品牌,音频节目播放量高达3000万。而这本《生命密码》,不仅是中国本土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也是尹烨本人探索生命科学领域的第一本趣味之作。生命是一种积累,而创作和阅读帮助人们积累。......
2023-10-28
也就是说,他的身上也携带着所谓的“犯罪基因”。效果图:犯罪基因是基因歧视此外,在2006年,一份研究发现,有56%的新西兰毛利人携带MAOA-L型基因,远高出欧洲白种人的34%。如果只通过某人携带“犯罪基因”就认定一个人会犯罪,实在是简单粗暴、有失公允。而且,这种“基因歧视”不仅会冤枉无辜者,更有可能对人的心理建设起到负面作用。......
2023-10-28
而FOXP2基因至关重要,这是一种控制语言能力发展的基因,该基因的突变常见于先天性语言功能障碍的人群中。另外还有研究表明,FOXP2对记忆力和理解力也有影响。实验证明,跟移植了猩猩HARE5基因的小鼠相比,移植了人类HARE5基因的小鼠在脑容量上扩大了12%,而且产生了相应的大脑皮层。也就是说,脑容量的激增,是基因、人类行为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火给人类大脑容量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人类也由此揭开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新篇章。......
2023-10-28
谁料想,在土豆传入爱尔兰的180年间,大大养活了老百姓,使得爱尔兰人口增加了17倍。相比之下,爱尔兰人为了提高产量,只引进了最高产的品种;而在晚疫病面前,最高产的也是最脆弱的。回到爱尔兰,当晚疫病到处蔓延时,土豆绝收,整个国家陷入了饥荒。被晚疫病肆虐七年后,这场惊世大饥荒终于结束,而爱尔兰人口也减少了将近四分之一。就这样,土豆把爱尔兰人送往美洲,送往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
2023-1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