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因多样性与适应力:揭开牡蛎基因复杂化之谜

基因多样性与适应力:揭开牡蛎基因复杂化之谜

【摘要】:基因组复杂化能带来更多的基因可能性,适应环境的严酷筛选。与适应力相关的基因就是牡蛎基因组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牡蛎拥有数以千计用来抵抗逆境的基因。在60多种不同的逆境应激下,牡蛎有5800多个基因会发生明显的表达变化。复杂的性别状态让牡蛎拥有多种多样的繁殖方式。生殖方式梅花间竹,代代交错,难以索解的基因组应运而生。

牡蛎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得归功于基因。虽然是一种小型动物,但牡蛎基因组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科学家们测序了牡蛎的基因组序列,发现其虽然只有约500Mb大小,但杂合程度特别高,不同品种之间的基因组差异都大得宛如两个物种的基因组差异。这让全部测序分析工作花了整整4年才完成,差不多从北京奥运会时开始,到伦敦奥运会时才结束。研究结果发现,牡蛎基因组的变异频率比一般物种高得多,更是人类等哺乳动物的10倍以上。

基因组复杂化能带来更多的基因可能性,适应环境的严酷筛选。与适应力相关的基因就是牡蛎基因组重要的组成部分。牡蛎的热休克蛋白70基因(Hsp70)的数目高达88个,是海葵等其他物种的近5倍。有了这个蛋白,即使潮间带温度高达49℃,牡蛎依然可以岿然不动,气定神闲。

不仅如此,牡蛎体内还有数目高达48个的凋亡抑制因子[1],约是海葵等其他物种的9倍。哪怕离开了水,或者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牡蛎也不惧怕细胞凋亡,这就确保了它在海水时涨时落的潮间带也能蓬勃生长。

事实上,牡蛎拥有数以千计用来抵抗逆境的基因。在60多种不同的逆境应激下,牡蛎有5800多个基因会发生明显的表达变化。此外,这些抗性基因还在基因组中存在多个拷贝,让牡蛎在应对复杂多变的潮间带时游刃有余,甚至有学者誉之“潮起潮落中的海礁之王”。(www.chuimin.cn)

如此非凡的基因组,也是通过非常手段得来的。

多数物种的性别较为固定,但牡蛎的性别却具备极高的可塑性。定义一只牡蛎的性别并不容易——牡蛎不仅有雌雄异体,更有雌雄同体,甚至气候和水温变化时,牡蛎还可以改变基因表达,转换自己的性别。

复杂的性别状态让牡蛎拥有多种多样的繁殖方式。如果是雌雄同体,牡蛎就在自己体内完成受精,一次产卵不用多,10粒左右便足够,幼体在母体内发育成熟后就自动脱离,开始独立生活。而如果是雌雄异体的话,雌、雄牡蛎就得把卵子和精子分别释放到海水中进行体外受精,每次就得产生几千万甚至上亿个卵子,如此才能应付天敌的围追堵截,保证一定数量的幼体存活。

生殖方式梅花间竹,代代交错,难以索解的基因组应运而生。如果要让牡蛎基因变纯合,办法是让它们自交几代,降低杂合的程度。然而,即便杂合程度已经降到很低,牡蛎体内不少位置还是能拼装出两套基因组,就像一副躯体里住了两只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