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首次提出“演化论”观点,世界上现存的数百万个物种,是从大约30多亿年前的原始生命开始不断演化的结果。中国民间流传着“同姓的人500年前是一家”的说法。他们可以根据毛发、血液等痕迹,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来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因测序技术已经成为打开基因宝藏的金钥匙,帮助我们揭开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生命奥秘。......
2023-10-28
有趣的是,成也土豆,败也土豆。
与普鲁士和法国相似,土豆也在18世纪末席卷爱尔兰。彼时,爱尔兰土地贫瘠,爱尔兰人只能靠种土豆维持生计。谁料想,在土豆传入爱尔兰的180年间,大大养活了老百姓,使得爱尔兰人口增加了17倍。尝到妙处后,爱尔兰人从此不再种植其他粮食作物,一门心思种土豆、吃土豆,几乎到了三餐不离土豆的境地。无怪时人谚云:“爱尔兰人只有两种餐点:大土豆和小土豆。”
然而,就在一切向好之时,悲剧也在悄然降临。
如果能够从头再来,爱尔兰人绝不会让那艘载着晚疫病菌的航船驶入港湾 或者,他们还会千方百计保证粮食的多样性。恰如鸡蛋不可放在一个篮子里,也万万不可将所有粮食作物替换为一种作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爱尔兰人哪里会想到这些,在连绵阴雨之中,晚疫病不可阻挡地暴发了。成片的土豆叶开始发黑、干裂,紫褐的病斑侵染了土里大大小小的块茎。单是第一年,爱尔兰全岛的土豆就减产了三成。到了第二年,情况变本加厉,收成只剩下四分之一。
得了晚疫病的土豆叶子,叶片枯萎发黑
这一悲剧的重要根源,是爱尔兰单一的土豆品种。在安第斯山区,晚疫病从未得到根治,但印第安人渡过了难关,他们主动丰富了土豆品种,确保了粮食多样。
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哪怕品种A、B、C、D的土豆统统病倒绝收,但只要品种E的土豆不受侵染,就能满足人类生存的最低需求。
相比之下,爱尔兰人为了提高产量,只引进了最高产的品种;而在晚疫病面前,最高产的也是最脆弱的。
即使在今天,这种错误还再上演。在美国的密西西比州,大豆胞囊线虫病曾疯狂肆虐,造成本土大豆几乎颗粒无收。若不是来自中国的北京小黑豆能对抗这种怪病,当地的大豆产业早已被摧毁殆尽。
回到爱尔兰,当晚疫病到处蔓延时,土豆绝收,整个国家陷入了饥荒。一时间,爱尔兰岛疮痍满目,哀鸿遍野,特别是没了主食的爱尔兰人变得“骨瘦嶙峋、形同鬼魅,躺在小屋角落的一堆脏稻草上”。
被晚疫病肆虐七年后,这场惊世大饥荒终于结束,而爱尔兰人口也减少了将近四分之一。实际上,并非没有人前来救灾,比如统治爱尔兰的英国政府就送来了玉米和麦片。但当得知这些食物每磅定价一便士时,爱尔兰人震怒了,因为让绝收的饥民出钱买粮,就像开了一个充满恶意的玩笑。(www.chuimin.cn)
留在原地,是死;跨大西洋,另辟家园,或许也难免一死,但也可能逃出生天。怀着莫大的勇气,以百万计的爱尔兰人登上了远洋的航船,前往新天地寻找一线生机。就这样,土豆把爱尔兰人送往美洲,送往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
今天,爱尔兰人的后裔已经是美国的坚实力量。在4000多万美国爱尔兰后裔中,有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里根、克林顿;也有知名企业家,如亨利·福特;更有人所熟知的娱乐明星,如乔治·克鲁尼、西尔莎·罗南。在美国拳界和棒球界,早期的霸主也是爱尔兰人的后裔。
受益于一场由土豆绝收引发的19世纪最大规模之一的人口流动,美利坚收获了一支重要群体,有了睥睨全球的精英和资本,也开始向世界一极迈进。
无独有偶,另一种来自安第斯山的美洲作物——甘薯,也曾使中国山区人口迅速膨胀。不过,土地终究无法承载过量人口,在某种程度上迫使人们背井离乡,前往山区以外的其他地方,甚至远到南洋、美洲、大洋洲等地寻找新天地。
作为一种粮食作物,土豆从安第斯山走向了世界,对人类社会的演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高产作物虽然能在短期内解决食物供给问题,但长期看,单一品种隐患颇大,粮食多样性始终是安全前提。
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下,土豆可能会养活一方百姓,甚至帮助成就这方天地的霸业;但土豆也可能会断人活路,驱逐曾经种植土豆、依赖土豆的种植者。那么,土豆到底是馈赠,还是诅咒?这并非由作物本身决定,说到底还是要看人类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善加利用。
参考资料
1.肖利民.土豆传奇[J].食品与健康,2008(11):38-39.
2.王超群,陈思.明末马铃薯传入中国,当时仅达官显贵可享用[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06-20.
3.潘茜.主粮曾几度改变人类历史[N].长江日报,2015-01-09.
4.The Potato Genome Sequencing Consortium.Genome sequence and analysis of the tuber crop potato[J].Nature,475.2011,July,189-195.
有关生命密码: 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的文章
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首次提出“演化论”观点,世界上现存的数百万个物种,是从大约30多亿年前的原始生命开始不断演化的结果。中国民间流传着“同姓的人500年前是一家”的说法。他们可以根据毛发、血液等痕迹,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来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因测序技术已经成为打开基因宝藏的金钥匙,帮助我们揭开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生命奥秘。......
2023-10-28
群体技术、个体技术、群体伦理、个体伦理,始终是生命科学需要回答的问题。在过去异想天开,在今天勉为其难,在未来习以为常,尹烨说这就是“技术”。“自在睡觉”是为生命赋能的一个团队。尹烨两年半的坚持,成就了《天方烨谈》这样一个科普品牌,音频节目播放量高达3000万。而这本《生命密码》,不仅是中国本土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也是尹烨本人探索生命科学领域的第一本趣味之作。生命是一种积累,而创作和阅读帮助人们积累。......
2023-10-28
每个人的细胞,都是携带着巨大DNA的数据宝库。不过,目前的DNA取证技术绝非万能。要识别DNA表观遗传差异,并非做不到。如果一切如开篇电影《三块广告牌》中的母亲米尔德里所愿,将全国男人的DNA都抽取一遍,那便和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笔下的《白金数据》一样了。在这本书中,未来政府会建立基因数据库,收集全国人民的DNA数据,通过与犯罪分子留在现场的DNA进行比对,警方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真凶或者受害者的身份。......
2023-10-28
尹烨是我的一位科学家朋友,我们常会交流对科学问题的看法。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世上最怕认真二字,科学尤其如此,但也往往最需要认真的精神。最近尹烨出了本名为《生命密码》的新书,里面包含了40余篇与生命有关的文章,话题领域涵盖动植物、微生物和人,足以满足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的人的好奇心。开卷有益,愿大家如尹烨一样,赤子之心永存,对生命充满好奇。......
2023-10-28
既然治疗方法没成型,那么,做好预防就更加重要。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彻底被探明,做到完全有针对性的预防也尚不可能。所以,那些爱说话的老人更乐于思考和回忆,不那么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跟周围的同伴打成一片,跳跳广场舞,或者下下棋,经常进行有效社交,才能保持头脑活跃。与正常老人相比,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脑内神经元纤维缠结数量更多。......
2023-10-28
与此同时,新技术面临的社会伦理压力与舆论挑战也日益严峻。事实上,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漫漫征途中,从来都不缺少质疑和对立。今天,围绕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等技术的伦理与道德,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争议。科技发展将遭受伦理的挑战,而社会固有的道德伦理也未尝不会被科技重塑。技术本没有善恶之分,而是否会给未来世界带来深重灾难最终取决于我们人类自身。斯特普托于1988年3月21日逝世。......
2023-10-28
如果有了人工酵母,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只要将青蒿素相关的基因“写”人人工酵母,就能将它变成青蒿素的生产工厂。当然,除了青蒿素,这个“细胞工厂”还能生产各种中草药物成分、镇痛剂,乃至人白蛋白、抗体,等等。在合成生物学家手中,酵母又变成“食物工厂”:改变颜色、调整气味、增加元素,统统不在话下。......
2023-10-28
究竟是什么样的生命机制和动力造就如此之大的巨型基因组?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们发现“重复”在生命的演化过程中是极其普遍和频繁的。毫不夸张地说,整个生命,甚至整个宇宙,都是由基本的信息单位或物质单位由不同形式的重复和排列形成的。由于占据了基因组的大部分比例,故转座子被视为“暗物质”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是研究基因组大小变异与功能的热门课题。......
2023-1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