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首次提出“演化论”观点,世界上现存的数百万个物种,是从大约30多亿年前的原始生命开始不断演化的结果。中国民间流传着“同姓的人500年前是一家”的说法。他们可以根据毛发、血液等痕迹,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来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因测序技术已经成为打开基因宝藏的金钥匙,帮助我们揭开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生命奥秘。......
2023-10-28
硅谷投资人,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计算机科学家
非常荣幸在第一时间拜读了尹烨先生的新作《生命密码》,并且为之撰写序言。这本书是我今年读到的最通俗,同时也是最精辟的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的科普读物。书中回答了人类长期以来一直关心的一些本原性问题,比如,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并且准确地科普了当下很多热门话题,比如基因检测、干细胞和克隆,等等。对于大众来讲,这是一本“雪中送炭”的好书,即便是对于那些非常了解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的读者,这本书也能引发他们深入思考。
人其实一直非常想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从哲学层面来讲,是超自然的力量创造了生命,还是大自然孕育了生命并且帮助生命进行演化?对于这个问题,人类一直很困惑。从生物层面来讲,虽然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后代和祖辈的相似性,但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也正因如此,“我们从哪里来”才成了人类的一个终极问题。
当然,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随着演化论和遗传学的诞生(达尔文《物种起源》在1859年出版;孟德尔遗传定律在1865年提出,1900年被重新发现),人们似乎找到了答案,但那些答案见仁见智,依然无法解释很多生物学现象,比如,为什么原本食肉的熊猫变成了素食者,而且只吃那些连食草动物都不吃的、难以消化的竹子?为什么我们和牙齿上的细菌都喜欢糖?为什么同样是牛奶,对一些人来讲是营养品,对另一些人来讲则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在人类了解遗传的密码,也就是基因后,这些问题便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因此,《生命密码》一书的一个看点,就是通过基因的演变历史,了解我们及地球上各种生物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今天各种各样的习性。
每一个人都需要了解的第二个本原性问题是:我们是谁。当然很多人会说,从个体上讲,我是我父母的孩子,是我孩子的爸爸或者妈妈。而从整体上讲,人类是万物之灵,是自诩地球之主的存在。前一种说法没有错,但是一只猴子甚至一只青蛙也可以说这样的话,因此这种说法不具有特殊性;后一种说法其实是人类几千年来处于食物链顶端所产生的一种不自量力的傲慢。在人类了解基因之前,人们确实觉得自己比其他物种更高等、更复杂、更先进,甚至认为不同的人种之间也有高等、低等之分。(www.chuimin.cn)
但今天,基因组学和遗传学告诉我们,这种傲慢是没有根据的,一定程度上甚至是错误的。人类染色体的数量并不比马或者驴子更多,人类基因中碱基对的数量,甚至要比一些植物(如小麦)少得多。人类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远远低于很多其他物种。人类不过是自然界各种生物中的一种而已,人类和黑猩猩或者倭黑猩猩在基因上的相似性,要高于它们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如猴子)的相似性。而人类和香蕉、果蝇在基因上的相似性甚至大于60%。因此,在宏观层面上,人类所要做的,更多的是和自然界和平相处,而不是统治世界。在个体层面上,我们身体的共生细菌数量比人体自身的细胞数量还要多,细菌和我们一同构成了我们的生命。一旦破坏了这个平衡,我们就可能生病。因此,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像过去那样试图杀死所有的细菌,而是跟细菌和平相处。
《生命密码》一书,不仅告诉我们关于基因的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生命中的因和果。这让我想起了黑格尔的那句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在所有的现实背后,都有过去的合理性因素。理解了这一点,了解了基因对我们生命的作用,我们就能坦然接受很多结果,更积极、更健康地生活。
2018年7月20日,在尤瓦尔新书《今日简史》全球首发仪式上,我和尹烨先生同台交流。当时我讲,未来,连接比拥有重要,合作比颠覆重要。尹烨先生也深有同感,还提到了对《数学之美》《浪潮之巅》等几本书的喜爱。作为世界知名的基因科技公司——华大基因的首席执行官,尹烨先生是基因组学和遗传学领域的专家,同时又是一个知识丰富、文笔极佳的专栏作家,非常擅长深入浅出地介绍尖端科技。阅读他的作品是一种享受,不但能够收获很多最新、最准确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和信息,而且能够激发我进一步思考,让我对他讲述的道理反复回味。
开卷有益,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像我一样,喜欢这本优秀作品。
有关生命密码: 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的文章
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首次提出“演化论”观点,世界上现存的数百万个物种,是从大约30多亿年前的原始生命开始不断演化的结果。中国民间流传着“同姓的人500年前是一家”的说法。他们可以根据毛发、血液等痕迹,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来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因测序技术已经成为打开基因宝藏的金钥匙,帮助我们揭开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生命奥秘。......
2023-10-28
群体技术、个体技术、群体伦理、个体伦理,始终是生命科学需要回答的问题。在过去异想天开,在今天勉为其难,在未来习以为常,尹烨说这就是“技术”。“自在睡觉”是为生命赋能的一个团队。尹烨两年半的坚持,成就了《天方烨谈》这样一个科普品牌,音频节目播放量高达3000万。而这本《生命密码》,不仅是中国本土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也是尹烨本人探索生命科学领域的第一本趣味之作。生命是一种积累,而创作和阅读帮助人们积累。......
2023-10-28
每个人的细胞,都是携带着巨大DNA的数据宝库。不过,目前的DNA取证技术绝非万能。要识别DNA表观遗传差异,并非做不到。如果一切如开篇电影《三块广告牌》中的母亲米尔德里所愿,将全国男人的DNA都抽取一遍,那便和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笔下的《白金数据》一样了。在这本书中,未来政府会建立基因数据库,收集全国人民的DNA数据,通过与犯罪分子留在现场的DNA进行比对,警方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真凶或者受害者的身份。......
2023-10-28
尹烨是我的一位科学家朋友,我们常会交流对科学问题的看法。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世上最怕认真二字,科学尤其如此,但也往往最需要认真的精神。最近尹烨出了本名为《生命密码》的新书,里面包含了40余篇与生命有关的文章,话题领域涵盖动植物、微生物和人,足以满足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的人的好奇心。开卷有益,愿大家如尹烨一样,赤子之心永存,对生命充满好奇。......
2023-10-28
谁料想,在土豆传入爱尔兰的180年间,大大养活了老百姓,使得爱尔兰人口增加了17倍。相比之下,爱尔兰人为了提高产量,只引进了最高产的品种;而在晚疫病面前,最高产的也是最脆弱的。回到爱尔兰,当晚疫病到处蔓延时,土豆绝收,整个国家陷入了饥荒。被晚疫病肆虐七年后,这场惊世大饥荒终于结束,而爱尔兰人口也减少了将近四分之一。就这样,土豆把爱尔兰人送往美洲,送往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
2023-10-28
而FOXP2基因至关重要,这是一种控制语言能力发展的基因,该基因的突变常见于先天性语言功能障碍的人群中。另外还有研究表明,FOXP2对记忆力和理解力也有影响。实验证明,跟移植了猩猩HARE5基因的小鼠相比,移植了人类HARE5基因的小鼠在脑容量上扩大了12%,而且产生了相应的大脑皮层。也就是说,脑容量的激增,是基因、人类行为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火给人类大脑容量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人类也由此揭开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新篇章。......
2023-10-28
既然治疗方法没成型,那么,做好预防就更加重要。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彻底被探明,做到完全有针对性的预防也尚不可能。所以,那些爱说话的老人更乐于思考和回忆,不那么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跟周围的同伴打成一片,跳跳广场舞,或者下下棋,经常进行有效社交,才能保持头脑活跃。与正常老人相比,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脑内神经元纤维缠结数量更多。......
2023-10-28
与此同时,新技术面临的社会伦理压力与舆论挑战也日益严峻。事实上,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漫漫征途中,从来都不缺少质疑和对立。今天,围绕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等技术的伦理与道德,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争议。科技发展将遭受伦理的挑战,而社会固有的道德伦理也未尝不会被科技重塑。技术本没有善恶之分,而是否会给未来世界带来深重灾难最终取决于我们人类自身。斯特普托于1988年3月21日逝世。......
2023-1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