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综合基础-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综合基础-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摘要】:在电子政务活动中,有些基础数据库是整个政务活动中都需要的,我们称为综合基础库,典型的有(自然)人口库、法人库、空间信息库等。组织机构代码是对组织机构赋予的统一标识,其赋予的对象是组织机构。

电子政务活动中,有些基础数据库是整个政务活动中都需要的,我们称为综合基础库,典型的有(自然)人口库、法人库、空间信息库等。

法人和自然人构成社会活动的全部主体,一切社会行为均是由这两个主体发起和完成的。因此,建立这两个主体的数据库,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1.(自然)人口库

(自然)人口库包含关于自然人的基础信息:从人的出生到死亡,一些基础信息在流转。从怀孕到出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记载婴儿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登记户籍信息,教育行政部门关注和记录其教育信息,就业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始记录和存储其就业信息,退休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继续记录其颐养天年的数据等。人口数据由多个部门采集和管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教育行政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社会组织(工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等。显然,建立统一、一致、完整的人口数据信息十分迫切。

应指出的是,各部门的人口数据库往往已在自己的各项信息化工程中建立。因此,融合化是重要方向。

这里,融合化是指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按需、按契约、有序、安全式地开放,形成闭合的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融合化主要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政府部门间数据的融合,另一个是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的融合。政府部门间数据融合的目的是要形成政府数据多维交换共享机制,搭建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应用、安全管理的运行支撑环境,形成统一的政务块数据,是大数据应用提升的重要条件。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如来自工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企业等的数据)的融合,可充分整合政务应用及数据资源,建设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窗口,提升行政透明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信用数据是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的典型样例。

通过数据共享,充分开发政务大数据,会产生新的价值,可以让“沉睡”的政府数据大大增值。

注意,人口库不是一个生产性数据库,而是一个分析性数据库。人口库的一种实现途径是采用数据仓库技术。

2.法人库

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法人库)是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应用标准化手段,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采集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及分支机构信息而建立的数据库。法人单位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可促进政府部门间的协作,为税务、金融、社保、海关等领域的法人监管提供基础,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为社会提供广泛、准确、动态的法人单位信息服务。法人库又可与税务、金融、外贸等行业和部门的专业数据库相结合,构成面向法人的信用信息。企业在交易之前,可以事先査询交易法人对象的信用信息,了解其资信状况,可极大地减少因授信不当而造成损失。现在,建立基础的、可共享的、可交换的、具备动态更新机制的法人库,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和核心性工作,法人库建成后将会给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和公众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法人基础信息是标识法人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是使用最频繁、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信息。其采集单位应当包括市场管理部门(如工商行政管理局、质监部门等)、税务部门、民政部、中国机构编制网等。一般法人基础信息的主要采集范围也可缩小到几个单位,如工商行政管理局、质监部门、税务部门等。(www.chuimin.cn)

组织机构代码是对组织机构赋予的统一标识,其赋予的对象是组织机构。组织机构代码是由国家授权的权威管理机构对我国境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颁发的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组织机构代码作为组织机构的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是政府各职能部门间实现信息交换的唯一桥梁,同时也为实现组织机构基本信息的共享奠定了基础。

法人库的数据主要来自质监部门、中国机构编制办、民政部、工商行政管理局、国税部门、地税部门等。从工商行政管理局采集企业法人的基础信息,从中国机构编制办采集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法人的基础信息,从民政部采集社团、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基础信息,从质监部门采集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质监部门、中国机构编制办、民政部、工商行政管理局、国税部门、地税部门等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提供详细的专业数据。

法人库是由多部门联合共建、共享的数据库,它是推进政务信息整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法人库的应用包括政府部门应用和社会应用两个方面。政府部门应用,应面向全市各横向和纵向的政府部门提供服务接口,供有法人单位信息需求的政府部门调用,旨在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合监管;社会应用,应面向公众等个人用户,提供有权限的法人单位查询信息和统计分析服务。

与人口库类似,法人库也是一个分析性数据库。

3.征信数据库

征信数据库可以全面实现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全面实现信用信息内部共享、全面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制度,还可以突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通过信用建设措施可以支持简政放权,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运用信用建设措施可以支持融资体制改革,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运用信用建设措施可以支撑财政性资金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率;运用信用建设措施可以防范资本市场风险,防止线上线下信用风险失控;运用信用建设措施可以支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运用信用建设措施可以支持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引导市场良性竞争;运用信用建设措施可以支持网络社会治理,净化网络社会环境;运用信用建设措施可以支持惠民政策落地,改善民生;运用信用建设措施还可以规范司法执法要求,提高公权力运行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等问题。

征信数据库利用数据交换平台、数据库及数据处理加工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比对、整合,形成一致、完整、准确的信用征信数据。有利于提高法院、税务、工商、海关等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力度;通过企业和个人征信的约束性与影响力,提高企业与个人遵守法律、尊重规则、尊重合同、恪守信用的意识,提高社会诚信水平,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征信数据库能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被征信单位和个人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信用报告、报表统计、图表分析等服务;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进行以自动评定为主与以人工调整为辅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时与批量相结合的信用等级评定。能够基于工作流技术,实现信用等级评定审批的全过程管理;可以为异议信用信息,实现基于流程的信用信息处理;可以为其他机构提供接口服务,也能为第三方系统提供信用信息服务。

征信数据库可以帮助政府进行联合监管,即政府部门综合来自各方面的监管对象信息,通过信用信息综合统计与评价等辅助手段,完善原有的监管标准,对监管对象开展监督执法的监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