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OLTP和OLAP对比: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OLTP和OLAP对比: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摘要】:OLTP旨在处理同时输入的成百上千的事务。从功能角度来看,OLTP负责基本业务的正常运转;而业务数据积累时所产生的价值信息则被OLAP不断呈现出来,企业/管理高层通过参考这些信息会不断地调整经营/管理方针,也会促进基础业务的不断优化,这是OLTP与OLAP最根本的区别。我们把政府信息系统中面向OLTP的数据库称为生产性(操作性)数据库,面向OLAP的数据库称为分析性数据库。

政府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可以分为两类:生产性(也称操作性)数据库和分析性数据库。前者是面向事务处理的,即以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联机事务处理)为主;后者则是面向分析的。

1.OLTP

OLTP的基本特征是前台接收的用户数据可以立即传送到计算中心进行处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处理结果,是对用户操作快速响应的方式之一。

OLTP的主要特征包含以下几方面。

●支持大量并发用户,定期添加和修改数据。

●反映随时变化的单位状态,但不保存历史记录。

●包含大量数据,其中包括用于验证事务的大量数据。

●结构复杂。

●可以进行优化以对事务活动做出响应。

●提供用于支持单位日常运营的技术基础结构。

●个别事务能够很快地完成,并且只需访问相对较少的数据。OLTP旨在处理同时输入的成百上千的事务。(www.chuimin.cn)

●实时性要求高。

●数据量不是很大。

●交易一般是确定的,所以OLTP是对确定性的数据进行存取。

●并发性要求高,并且严格要求事务的完整性、安全性。

银行交易系统、工商登记系统、公安户籍管理系统等涉及的数据库都是面向事务处理的,OLTP是其应用特征。

2.OLAP

数据分析的目标是探索并挖掘数据价值,作为企业高层决策的参考。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是一种软件技术,它可让分析人员迅速、一致、交互地从各个方面观察信息,以达到深入理解数据的目的。它具有FASMI(fast analysis of shared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共享多维信息的快速分析)特征。其中F表示快速性(fast),是指系统能在数秒内对用户的大多数分析要求做出反应;A表示可分析性(analysis),是指用户无需编程就可以定义新的专门计算,将其作为分析的一部分,并以用户所希望的方式给出报告;M表示多维性(multi-dimensional),是指提供对数据分析的多维视图和分析;I表示信息性(information),是指能及时获得信息,并且管理大容量信息。

从功能角度来看,OLTP负责基本业务的正常运转;而业务数据积累时所产生的价值信息则被OLAP不断呈现出来,企业/管理高层通过参考这些信息会不断地调整经营/管理方针,也会促进基础业务的不断优化,这是OLTP与OLAP最根本的区别。

我们把政府信息系统中面向OLTP的数据库称为生产性(操作性)数据库,面向OLAP的数据库称为分析性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