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盲目投资建校,量入为出

盲目投资建校,量入为出

【摘要】:在“普九”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不顾本地的经济承受能力,搞一刀切,所谓有条件要上,无条件也要逼着上,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过快,并强行要求学校达到“普九”的各项硬件建设指标,造成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资金不足,学校不得不靠借款来完成“普九”达标中的硬件建设,留下不少“后遗症”。例如,有些地方政府建校,留下不少“后遗症”。

在“普九”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不顾本地的经济承受能力,搞一刀切,所谓有条件要上,无条件也要逼着上,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过快,并强行要求学校达到“普九”的各项硬件建设指标,造成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资金不足,学校不得不靠借款来完成“普九”达标中的硬件建设,留下不少“后遗症”。例如,有些地方政府建校,留下不少“后遗症”。例如,有些地方政府建校不讲经济实力,不分步发展,规定每个管理区必须建一所小学,乡镇一级三万人必须建二至三所中学。但由于地方财力不足,政府投入的建校资金非常有限,缺口部分只好让学校或向银行贷款,或建筑承包商垫支,建好校舍后,由于地方政府无力拨款偿还这些债务,这笔债就挂到学校的账户上了。

有些学校为了等级,不顾学校的经济承受能力,突出建设校舍和添置各种设备,造成学校负债累累。例如某市的一所完全中学,为了评上省一级学校,从1994年到1995年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建起了6栋高层教师宿舍楼,此外还建起了科学楼、综合楼、图书馆大楼、体育馆,建起了球场,装修了办公楼、教学楼、厨房,美化绿化了校园,还添置了“四机一幕”等设备,花费了3仟多万元,而当地政府只投入近2百万元,其余的2千8百多万元都是向各方高息借来的。为此,学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www.chuimin.cn)

某些学校的校长,尤其是即将退休的校长,为了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突击建造校舍,致使学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例如,某学校的校长,在即将退休前,建造了体艺馆、学生宿舍、教学大楼等,结果退休时给学校留下了近千万元的债务。又如,某中学一位校长,离任前突击建造教师住宅楼,给该校留下了约70万元债务。类似的例子不少。像这样负债建校,名为发展教育,实则是挖教育的墙脚,对教育事业,对学校绝无利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