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川藏地区节庆旅游资源与产业开发

川藏地区节庆旅游资源与产业开发

【摘要】:目前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缺失是制约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的根本出路是打破传统模式依赖,突破既有机制的禁锢,构建适应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机制。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

目前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缺失是制约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的根本出路是打破传统模式依赖,突破既有机制的禁锢,构建适应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机制。人才协同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政府、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人才协同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培养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培养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人才协同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需要突破制约人才协同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需要注意的是,人才协同培养体系要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做到“两个同步”。一方面,体系中的四个子机制要同步发挥作用。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机制没有与其他机制同步,或者相互产生抵触,那么整个人才协同培养体系不可能正常运作。另一方面,体系无法在单一主体中运作,而是需要在高校、政府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人才协同培养主体中同步运作,如果高校、政府、企业中的任何一个主体没有与其他主体同步,人才协同培养体系照样无法正常运作。在不同目标和利益的驱使下,不同主体寻求实现目标的途径、方式和步骤也明显不同。因此,要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能量或资源的交换,使人才培养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一,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的主体应该由川藏地区的旅游类高校来担任,这样才能有主导的力量发挥主体的作用,有利于人才协同培养的推进。第二,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要实现互利互赢,只有互利互赢,协同创新才有持久的生命力。第三,组织信息渠道顺畅,信息沟通高效是建立协同机制的关键,也是协同长效、稳定的根本保障。(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