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缺失是制约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的根本出路是打破传统模式依赖,突破既有机制的禁锢,构建适应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机制。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
2023-10-28
前面我们从地理区位、交通条件、举办时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旅游景点、所在区域发展、安全状况、活动中的餐饮美食、艺术表演、体育竞技、游乐活动、特色仪式、遗产等级、开发现状和知名度等多个因素入手,针对川藏地区118 项节庆旅游活动进行了综合评价,挑选出川藏地区应当优先发展的11 个节庆旅游活动项目。这11 个节庆旅游活动项目包括西藏拉萨的雪顿节、川藏全区的藏历新年、西藏林芝和普兰的工布新年、西藏日喀则的达堆节、西藏拉萨的望果节、四川阿坝的黄龙庙会、四川阿坝马尔康的观花节、四川阿坝的扎崇节、西藏日喀则的新年、四川甘孜康定的跑马山会和四川阿坝的羌年。对资源进行评价时,充分考虑了节庆旅游活动开发的基础条件、区域优势和发展潜力,因此在对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进行空间上的规划布局时,可以将这11 项节庆旅游活动项目所在的区域,结合川藏地区的交通主动脉,从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找出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规律。
基于川藏地区优势节庆旅游活动项目的分布,以及川藏地区的交通和发展规划,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可以归纳为“1+2+3+4”,即“1 条主线+2 大区域+3 条分支+4 个节点”。具体来说,就是:将川藏铁路目前的规划方案作为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1 条核心主线;按照康巴和卫藏2 个方言区划分为2 大区域;将国道318、国道317和国道213 等3 条公路线作为分支;围绕拉萨、日喀则、康定、马尔康等4 座城市打造节庆旅游产业的关键节点。
5.2.2.1 1 条主线
将预计2025 年全面竣工的川藏铁路规划线路作为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生空间布局的核心主线,是因为目前川藏铁路规划的成都—雅安—康定—昌都—林芝—拉萨线路,覆盖了接近一半的优势节庆旅游活动项目。更为关键的是在交通运输方面,相比公路和航空,铁路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包括交通输送能力强、运输成本低、较少受自然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能保证运行的经常性和持续性,计划性强,以及客货到发时间准确性比较高、运输速度比较快且安全程度高等。这些优势对于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而言,能够解决很多棘手问题,如道路交通不便、受自然气候影响大、运力不足、区域环境保护力度不够、旅游前后各环节在时间上的衔接不准确等。预计今后川藏地区节庆旅游的客运任务主要由川藏铁路承担,所以需要将川藏铁路沿线作为川藏地区节庆旅游最核心的1 条主线,进行节庆旅游产业的规划布局,以充分利用川藏铁路的交通优势。
5.2.2.2 2 大区域
川藏地区地域广袤,由于历史、语言等因素,被分为卫藏、康巴和安多三大藏区。卫藏地区主要位于西藏自治区,而康巴地区大都位于四川省内,不同区域的主体民族在方言、性格、装束、习俗等方面有所不同。该区域是我国极富特色的民族异域风情区,生活方式与内地差异很大,因此在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中,不仅要着重体现藏区与内地的差异,还要注重体现川藏地区区域内部的差异。其原因是,特色的差异化是吸引不同文化背景游客的核心要素,区域内部的差异化发展又是整个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路径,加上川藏地区本身就包含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两个行政区域,从政府的运行规律、政策的执行和资金的收支等方面考虑,在川藏地区节庆旅游的空间布局方面,最好划分为卫藏和康巴2 大区域,在打造节庆旅游产业的特色中各自体现出西藏和四川藏区的特色,从而避免川藏地区区域内部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www.chuimin.cn)
5.2.2.3 3 条分支
川藏地区拥有 3 条覆盖川藏地区主要旅游区的公路,分别是国道318、国道317 和国道213。其中国道318 就是知名的川藏南线,从四川成都,经雅安越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经雅江、理塘、巴塘过竹巴笼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林芝、墨竹工卡、达孜、拉萨抵日喀则。国道317 则是成都—汶川—理县—马尔康—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昌都—丁青—索县—那曲—纳木错—当雄—羊八井—拉萨,又称川藏北线。国道 213是从成都一路向北,经都江堰、汶川、茂县,到达阿坝州松潘、若尔盖后去往甘南藏族自治州。这3 条公路多年来一直都是川藏地区公路运输的主要通道,承担了运送大量旅客的任务。公路运输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活性强,可以实现点对点的运输,像川藏地区这样地理条件恶劣的地区,主要是靠公路来完成人员和货物运输的。即使今后川藏铁路通车后,小尺度的旅游行为仍然以公路为主,例如车站与旅游景点以及酒店餐厅之间的交通运输。从川藏地区优先发展的11 个节庆旅游项目的分布地来看,这3 条国道实现了全覆盖,因此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应当沿着这3 条国道的线路进行产业布局。
5.2.2.4 4 个节点
从前述城镇体系建设因素的分析可知,在川藏地区这么大面积的区域内发展节庆旅游活动,必定需要若干大中城市作为关键节点,发挥聚集和疏散游客的功能,并且提供旅游基础接待服务以及节庆旅游活动所需的设施设备和人力支持。对于节点城市的选择标准,结合交通条件、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以及 11 个川藏地区优先打造的节庆旅游项目分布情况,我们分析认为,四川的康定、马尔康和西藏的拉萨、日喀则这4 座城市应作为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的关键节点。因为它们中既有川藏铁路的规划站点,又是卫藏和康巴的区域中心城市,同时与国道318、国道317、国道213 线路走向相吻合,并且各自拥有正常运行的民航机场,这4 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还拥有川藏地区近90%的优势节庆旅游活动项目。所以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的空间规划布局中,应当将这4 座城市打造成为节点中心城市。
有关川藏地区节庆旅游资源与产业开发研究的文章
目前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缺失是制约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的根本出路是打破传统模式依赖,突破既有机制的禁锢,构建适应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机制。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
2023-10-28
掌握旅游市场的未来需求是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发展科学规划的基础,只有了解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市场的需求,才能掌握先机。对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市场需求的分析定位,可以从当前的市场需求约束因素和市场结构数据两个方面入手。加上川藏地区对境外游客在进入政策上的限制,可以推导出川藏地区节庆旅游客源市场的区域定位,仍然应以境内客源市场为主,境外客源市场为辅。......
2023-10-28
作为旅游产品,节庆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与普通旅游产品类似,主要由三类要素构成。此类要素是构成整个旅游者体验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旅游者实现旅游行为、获得旅游体验的主要平台。......
2023-10-28
从全球节庆旅游产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较为单一的节庆旅游活动正在逐渐失去旅游吸引力,多元化的节庆旅游活动以及相关的传统旅游要素共同构成的节庆旅游产品才是今后节庆旅游产业的核心产品。目前,将节庆旅游活动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的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必须将节庆旅游产业的多元化作为今后的主要发展原则。从主办者的多元化来看,节庆旅游活动的主办者可以是政府主办、企业主办、社团主办、社区主办,各类节庆并行不悖。......
2023-10-28
关于节庆旅游目前尚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概念界定模糊不清,存在相互包容和混用的情况。从国内的相关研究来看,对节庆旅游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有较大分歧,主要表现在对“事件旅游”“节事旅游”“节庆旅游”等概念的探讨上。戴光全也把广义的节庆等同于节事,认为狭义的节庆专指各种节日。......
2023-10-28
现有的相关文献根据川藏地区的节庆旅游资源特色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大量有益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针对川藏地区节庆旅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明显起到促进川藏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对川藏地区节庆旅游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①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② 过于侧重对于川藏地区传统节庆旅游活动的内涵研究,对节庆资源的开发研究不够。......
2023-10-28
卞利强、洛桑通过研究藏族传统节庆中的民族体育活动,包括赛马、斗牛等,指出一方面传统节庆是产生民族传统体育的土壤,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在节庆旅游活动中延续,体现出节庆旅游活动与传统民族体育活动之间的互动影响,以及传统的体育歌舞活动在藏族民间的文化认同、社会整合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效应。康巴藏区节庆体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2023-10-28
[17]黄林以四川甘孜康定“转山会”、甘南“香浪节”以及西藏的“雪顿节”和“望果节”为例,对藏族地区节庆中的休闲习俗进行了介绍。[21]冶青措认为藏族的传统节庆旅游活动是展示藏族艺术的舞台,是传承和弘扬藏族艺术的盛会。[25]王新平以藏区节庆中的常见仪式活动“煨桑”为对象,研究了该仪式的起源、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认为该仪式的形式和内涵是认识藏族宗教信仰、思想观念和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
2023-1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