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川藏地区节庆旅游资源和产业开发的消极影响

川藏地区节庆旅游资源和产业开发的消极影响

【摘要】:3.2.2.1可能造成节庆活动的过度商业化如果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过于强调经济上的盈利,可能会造成川藏地区传统节庆活动的过度商业化。

3.2.2.1 可能造成节庆活动的过度商业

如果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过于强调经济上的盈利,可能会造成川藏地区传统节庆活动的过度商业化。过度商业化会导致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削弱,这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将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节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一开始也同样导致当地传统节庆活动的过度商业化,例如每年11 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传统的感恩节,之后的一天称为“黑色星期五”,是圣诞购物季开始的标志。于是感恩节的回家团聚、共享感恩节晚餐、观看感恩节大游行等活动被在商场排队购物所取代。

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力争做到“自我造血”,追求商业回报是很正常的,但是需要控制其商业开发的程度,不能将经济盈利作为节庆旅游产业首要的考虑因素。事实上,节庆活动的商业化程度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只要突出节庆活动主要内容的公益性,限制其过度的商业性,追求节庆旅游产业带动川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间接经济效益,而不是节庆旅游本身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能够有效地防止节庆活动的过度商业化。以前面提到的美国感恩节为例,政府采取了从节日当晚到次日在全美范围内增收营业税的做法,使得商家纷纷降低促销力度,鼓励人们留在家中而非商场去度过这个重要的节日。

3.2.2.2 影响民族文化的原真性(www.chuimin.cn)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根本,也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因此民族地区基于节庆旅游活动的旅游开发必须要以保护民族节庆文化的原真性和维护其延续性为前提。[3]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指民族文化在历史积淀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种自然性和真实性。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极易在与外来文化互动过程中受到冲击而发生改变。随着民族节庆旅游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建筑、服饰、发型、饮食生活方式等主要文化要素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现象已经有所显现。

节庆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的本质是地方经济与民族文化的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适当的旅游开发会给节庆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以为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另一方面,功利性地开发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对文化的传承非常不利。少数民族文化是节庆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要素,离开了传统文化,节庆旅游产业就是无本之木。因此,在发展节庆旅游产业时,对待民族文化,不能只有开发利用而缺乏保护,需要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基本原则,保护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明显的文化差异,进而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