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理塘赛马节:川藏地区文化遗产

理塘赛马节:川藏地区文化遗产

【摘要】:1964 年,政府将这个节日固定在每年8 月1 日举行,故又称“八一赛马节”。理塘赛马节已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形体和才艺展示两个环节,最后从30 名丹巴姑娘中评选出“金花”1 名、“银花”2 名、“石榴花”3 名。选美比赛进一步扩大了丹巴“美人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2.1.1 传承传统节庆

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节庆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塑造地方形象、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川藏地区的藏历新年、雪顿节、望果节、黄龙庙会羌族新年等传统节庆活动不但可以延续,地方政府还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节庆文化的精髓,对传统节庆活动重新进行了包装和设计,扩展节庆的活动内容或增加新的活动方式,营造出喜悦欢腾的节庆氛围,以扩大参与者的规模,这就从正面促进了传统节庆文化的传承,并且通过节庆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传承传统文化的经济条件。如四川甘孜州的理塘赛马节,是由民间的六月转山会演变而来的,已经有400 多年历史。1964 年,政府将这个节日固定在每年8 月1 日举行,故又称“八一赛马节”。除了赛马,赛马节还是领略理塘民风民俗的缤纷舞台。背水、搭帐篷、穿藏装、捏糌粑、打酥油茶等比赛饶有趣味,民族服饰表演、藏戏表演、跳弦子、跳锅庄、唱山歌等活动更是异彩纷呈。赛马节也是牧民和商贩交易商品的大好时机,兽皮、药材、奶渣、酥油等土产和外来的布匹、茶叶、日用品、珠宝等以传统的“袖中议价”方式在此交易。理塘赛马节已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2.1.2 改造和恢复传统节庆活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川藏地区对当地传统节庆旅游资源开始重视起来,许多地区通过改造和恢复该地区原有的但知名度不高或已经消失的传统节庆活动,使之成为可以进行旅游开发、当地民众与游客共同欢度的节庆活动,不仅增加了川藏地区当地节庆旅游资源,当地传统节庆活动的内涵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如四川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最早源于唐宋时期,本来是人们为了庆祝农业丰收举行的庆祝活动,每当把庄稼种下或收割完庄稼后,大家都聚在一起跳锅庄、唱山歌,以庆祝丰收和对来年的祈福,该节日是四川丹巴县的传统节日,但主要以本地居民为主,并没有考虑到外来游客的参与。随着社会的发展,2002 年改造后的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成了集古碉藏寨、嘉绒选美、大型锅庄、民族歌舞、精美服饰、农耕体验以及田园观光等于一体的文化节庆旅游活动,其中最精彩的活动内容从原有的农业丰收庆祝变为嘉绒选美比赛。经过形体和才艺展示两个环节,最后从30 名丹巴姑娘中评选出“金花”1 名、“银花”2 名、“石榴花”3 名。选美比赛进一步扩大了丹巴“美人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www.chuimin.cn)

3.2.1.3 创造新的节庆活动

在川藏节庆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展示当地的特产、特色文化和民俗而举办的节庆旅游活动陆续被创造出来,这些全新的节庆旅游活动大多结合了当地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结合了活动主题和内容符合时代特色和需求的现代民族节庆,新兴节庆活动的推陈出新使川藏地区民族节庆资源宝库得到了大大的丰富,同时与时俱进的节庆活动内容也让川藏地区的节庆旅游产业不断与世界接轨,其竞争力不断提高。如四川康定本是茶马古道重镇和藏汉交会中心,因一首民歌《康定情歌》的广泛流传成为著名的“情歌之城”。为探索出一条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当地创造了一个新的节庆旅游活动——四川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在节庆旅游活动现场设置了民族音乐演唱会、百威电音狂欢、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展演、康定创意文创产品展销、木雅赛马会、特色美食汇等精彩环节,表演者除了国内的汉藏歌手,还邀请了国外的知名歌手和乐队参与,整个节庆旅游活动吸引了数万名来自国内外的音乐爱好者和游客。类似的新兴节庆活动还包括汶川大熊猫节、甘孜山地旅游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