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缺失是制约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的根本出路是打破传统模式依赖,突破既有机制的禁锢,构建适应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机制。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
2023-10-28
川藏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壮美的雪域风光、迷人的山水、众多的古刹古迹、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对众多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川藏地区除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还拥有除全国共度的重大节日之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如藏历新年、西藏拉萨雪顿节、四川甘孜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等,这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2017 年西藏自治区累计接待游客2 561.43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6%,实现旅游总收入379.37 亿元,同比增长14.7%。[2]西藏自治区的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在带动农牧民增收、脱贫致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完善当地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西藏自治区政府把旅游产业作为西藏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之首,给予了各种技术和经济政策保障,这将大大促进西藏节庆旅游今后的快速发展。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把西藏自治区建设成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其中重要发展途径之一就是以节庆旅游为抓手,构建西藏全域旅游的新格局。目前,西藏自治区的节庆旅游已经成为当地旅游业重要的产品链条和宣传平台,对于平抑旅游淡旺季差距、推广西藏民族文化、带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如冬季西藏一直处于旅游淡季,但2018 年藏历新年期间,西藏自治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5.85 万人次,同比增长 48.2%,取得了西藏旅游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度突破。同时随着游客接待量的翻番增长,西藏的景区入园率和酒店入住率均实现历史性突破,主要酒店入住率大幅提升,平均入住率超过 60%,其中国际、连锁酒店入住率高达 90%以上,达到近年西藏星级酒店冬季经营史的最高水平。2016 年,西藏林芝桃花节的主会场“桃花村”的门票收入达到86.7 万元,每位村民年底分红4 850 元,西藏林芝本土文化也借助桃花节的平台对外广泛传播。[3]由于节庆活动对旅游业巨大的带动作用,西藏自治区已决定将独具特色的藏族民俗文化融入节庆旅游和主题多样的旅游推介会中,既增加了国内外游客对藏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又提高了西藏百姓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在四川藏族羌族聚居区中,2017 年阿坝州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 909.6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5.72 亿元,[4]甘孜州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 668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166 亿元,较2016 年分别增长28.1%和27.3%。[5]四川省50%以上的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都分布在四川藏族羌族聚居区。四川藏族羌族聚居区是全省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是四川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四川省以四川藏族羌族聚居区为全省旅游业的突破口,形成“大熊猫、大九寨、大草原、大香格里拉”四大国际旅游品牌,在四川藏族羌族聚居区推出10 条旅游精品线路;同时四川省还将加快建设川藏旅游经济带、川滇藏区域旅游合作实验区等。作为四川藏族羌族聚居区旅游大开发中的重要突破口,传统民族节庆旅游活动已经成为四川藏族羌族聚居区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和主要推广平台。如甘孜州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对外形象,展示“圣洁甘孜”品牌和特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2017 年共举办“甘孜山地旅游节”等节会赛事和推介活动7 场,成功举办“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等文化节庆旅游活动13 场,全年共接待游客1 668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8.1%,实现旅游收入166 亿元,同比增长27.3%。[6]四川阿坝州从2016 年起,先后举办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还有水果采摘节、高山兰花节、梨花节等多个节庆旅游活动,有效拉动了阿坝州的全域全时旅游。其中“2018 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共计接待游客5 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 145 万元。[7](www.chuimin.cn)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川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川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大大带动了商业、制造业、餐饮、酒店等行业的发展。作为民俗文化精华的节庆活动,一旦与旅游业结合,不仅可以借助旅游消费有效宣传民俗文化,而且可以不断丰富和更新旅游业的内容,为旅游业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从而使民俗文化和旅游业取长补短,相得益彰[8]。西藏和四川两个省区都将发展特色节庆旅游活动助力全域旅游作为今后各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方针。西藏自治区拟将拉萨雪顿节、日喀则珠峰文化旅游节等多个节庆旅游活动作为重点节庆品牌进行包装和打造;四川省拟将阿坝州的国际熊猫节、甘孜州的康定情歌节打造成省级重大节庆旅游活动,并努力培育成国际性节庆旅游品牌。未来川藏地区的旅游业还将进一步加强节庆的带动作用,构建多层次的节庆体系,以节庆旅游激活地域文化的灵魂,以节庆旅游为抓手,创建全季节、全天候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有关川藏地区节庆旅游资源与产业开发研究的文章
目前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缺失是制约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的根本出路是打破传统模式依赖,突破既有机制的禁锢,构建适应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机制。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
2023-10-28
现有的相关文献根据川藏地区的节庆旅游资源特色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大量有益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针对川藏地区节庆旅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明显起到促进川藏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对川藏地区节庆旅游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①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② 过于侧重对于川藏地区传统节庆旅游活动的内涵研究,对节庆资源的开发研究不够。......
2023-10-28
关于节庆旅游目前尚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概念界定模糊不清,存在相互包容和混用的情况。从国内的相关研究来看,对节庆旅游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有较大分歧,主要表现在对“事件旅游”“节事旅游”“节庆旅游”等概念的探讨上。戴光全也把广义的节庆等同于节事,认为狭义的节庆专指各种节日。......
2023-10-28
林丽花等将西藏节庆旅游活动纳入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论证了开发西藏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及可以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开发方面要做好宣传策划工作,稳步扩大客源市场,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营造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氛围。[38]蔡小叶、唐兵飞通过对西藏山南地区藏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提出要将生产、服装、节庆、人生礼仪、饮食、居住与建筑等文化内涵统一在“体验式生态旅游”这样的旅游模式下进行开发。......
2023-10-28
作为旅游产品,节庆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与普通旅游产品类似,主要由三类要素构成。此类要素是构成整个旅游者体验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旅游者实现旅游行为、获得旅游体验的主要平台。......
2023-10-28
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的前提是协同培养目标的定位。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涉及政府、高校、企业、研究院所、教师、学生等多个主体。......
2023-10-28
掌握旅游市场的未来需求是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发展科学规划的基础,只有了解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市场的需求,才能掌握先机。对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市场需求的分析定位,可以从当前的市场需求约束因素和市场结构数据两个方面入手。加上川藏地区对境外游客在进入政策上的限制,可以推导出川藏地区节庆旅游客源市场的区域定位,仍然应以境内客源市场为主,境外客源市场为辅。......
2023-10-28
6.4.3.2融资型措施采取融资型措施的目标在于获得节庆旅游活动风险发生后用于弥补的资金,其核心在于避免因巨大损失发生而引起的财务上的波动。......
2023-1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