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验室化学安全基础:诱变剂处理方法

实验室化学安全基础:诱变剂处理方法

【摘要】:诱变剂是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经常要接触的有毒物质,大多数化学诱变剂有较强毒性或易燃易爆,所以操作过程中要小心。妥善处理残液,以避免污染。根据不同的诱变剂性质,可分别进行水溶液浓度稀释法、加酸加碱中和法、消毒法、焚烧法、封存密封法等进行处理。但由于可能有来自放射性尘埃的危险性,故应该用水将它完全打湿后再行处理。

诱变剂是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经常要接触的有毒物质,大多数化学诱变剂有较强毒性或易燃易爆,所以操作过程中要小心。例如,烷化剂大多致癌;氮芥类会造成皮肤溃烂;乙烯亚胺有腐蚀作用,且易燃;亚硝基甲基脲,易爆炸;叠氮化钠是剧毒物质,遇碰撞易爆炸,不稳定,遇高热或强烈震动能强烈爆炸。妥善处理残液,以避免污染。

根据不同的诱变剂性质,可分别进行水溶液浓度稀释法、加酸加碱中和法、消毒法、焚烧法、封存密封法等进行处理。

(一)处理原则

(1)向环境排放放射性废气、废液,必须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

(2)必须保证无人受到高于5mSv(0.5rem)的年剂量当量。

(3)要保持尽可能低的放射剂量。

(4)30岁以下的人接受的总剂量不应超过12.9×10-4C/kg。

(二)放射性废气的处理

(1)铀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粉尘,一般可通过改善操作条件和通风系统得到解决。

(2)实验室废气通常是进行预过滤,然后通过高效过滤后再排出。(www.chuimin.cn)

(3)燃烧后处理过程的废气,大部分是放射性碘和一些惰性气体。

(三)液态废物

倾倒液态废物到下水道内,如果液体流出物的放射性水平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排放要求容许将它排入阴沟,须注意不要使排水系统造成放射性水平积累。放射性水平比容许排放的水平高的液体废物应储存起来,可以等它们衰变,或者采取某种特殊方法处理。通常,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有稀释排放法、放置衰变法、混凝沉降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法、沥青固化法、水泥固化法、塑料固化法以及玻璃固化法等。

(四)固态废物

固态废物须储存起来等待处理或让其放射性衰变。贮存固态废物用铁皮废物桶,但是一定要加标记,桶盖应涂红色,侧面要写上“放射性废物”几个醒目大字。如果废物桶内衬一涂蜡的袋子,将废物装进袋子里就更好了。

(五)焚烧

固态废物常常可通过焚烧所有可燃性物质,安全地使其体积减小。焚烧烧成的灰一定要作为放射性固态废物处理。但由于可能有来自放射性尘埃的危险性,故应该用水将它完全打湿后再行处理。

总之放射性污染物的处理应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将放射性污染物装入特制的金属箱或钢筋混凝土箱内,深埋在特别指定的埋藏点。埋藏点应选在远离人们工作、生活等活动区域的地方。此外,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减少放射性废弃物泄漏的可能性,减少产生危害的机会,也是放射性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放射性污染防治和管理,2003年国家主席令专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