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送医治疗,并告知医生引起中毒的化学药品种类、数量以及中毒情况、发生中毒的时间等有关情况。......
2023-06-15
实验过程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出现发绀、呕吐、惊厥、呼吸困难和休克等症状时,则可能系中毒所致。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后,将中毒者送医院急救,并向医院提供中毒的原因、化学物品的名称等以便能对症医疗,如化学物不明,则需带该物料及呕吐物的样品,以供医院及时检测。
在进行现场急救时,实验人员根据化学药品的毒性特点、中毒途径及中毒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要立即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地带,并设法清除其体内的毒物,如服用催吐剂、洗肠、洗胃或应用“解毒剂”,使毒物对人体的损伤减至最小,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一)经呼吸道吸入中毒者的救治
首先保持呼吸道畅通,并立即转移至室外,向上风向转移,解开衣领和裤带,呼吸新鲜空气并注意保暖;对休克者应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对口法,立即送医院急救。
(二)对于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的救治
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30min,也可用微温水,禁用热水;头面部受污染时,要注意眼睛的冲洗。
(三)对于误服吞咽中毒者的救治
常采用催吐、洗胃、清泻、药物解毒等方法。
1.催吐
适用于神志清醒合作者,禁用于吞强酸、强碱等腐蚀品及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者。因为误服强酸、强碱,催吐后反而使食道、咽喉再次受到严重损伤;对失去知觉者,呕吐物会误吸入肺;误喝了石油类物品,易流入肺部引起肺炎。有抽搐、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吸气时有吼声者均不能催吐。(www.chuimin.cn)
2.洗胃
洗胃是治疗常规,有催吐禁忌者慎用。通常根据吞服的毒物,选择1∶5000高锰酸钾溶液、2%碳酸氢钠溶液、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最后加入导泻药(一般为25%~50%硫酸镁)以促进毒物排出。
3.清泻
可通过口服或胃管送入大剂量的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等而进行清泻。
(四)注意事项
(1)使用解毒、防毒及其他排毒药物进行解毒如强腐蚀性毒物中毒时,禁止洗胃,并按医嘱给予药物及物理性对抗剂,如牛奶、蛋清、米汤、豆浆等保护胃黏膜。强酸中毒可用弱碱,如镁乳、肥皂水、氢氧化铝凝酸等中和;强碱中毒可用弱酸,如1%醋酸、稀食醋、果汁等中和;强酸强碱均可服稀牛奶、鸡蛋清。
(2)对中毒引起呼吸、心跳停者,应进行心肺复苏术,主要的方法有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术。
(3)参加救护者,必须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中毒现场必须戴防毒面具或供氧式防毒面具。如时间短,对于水溶性毒物,如常见的氯、氨、硫化氢等,可暂用浸湿的毛巾捂住口鼻等。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想方设法阻断毒物泄漏处,阻止蔓延扩散。
有关实验室化学安全基础的文章
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一般火灾的烧伤烫伤不同,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难以治愈的烧伤。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在受上述灼伤后,若创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如为碱灼伤,则用2%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对因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或其他刺激性物质的眼睛灼伤者,急救后必须迅速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2023-10-28
实验时发生险情,受伤的可能不仅仅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损失的可能不仅仅是实验室的设备,考验的不仅仅是实验室平时的管理,还有实验室的应急处理能力。要让每一个实验室工作人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对付突发性灾害的应变能力,做到遇灾不慌、临阵不乱、正确判断、正确处理、减少伤亡。以下将按照化学实验室易发生的几种安全事故发生时需采用的应急处理分别加以介绍。......
2023-10-28
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对皮肤、黏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其蒸气或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可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会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形成溃疡;严重者可能造成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遇电石、高氯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②应急处理人员戴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2023-10-28
一般有机溶剂是指醇类、酯类、有机酸、酮及醚等,由C、H、O元素构成的物质。例如,对含有乙醇、乙酸、动植物性油脂、蛋白质及淀粉等的稀溶液,可用此法进行处理。含一般有机溶剂的废液处理方法如下。故对这类溶剂的稀溶液,经用大量水稀释后,即可排放。含N、S及卤素类的有机废液。能分离出有机层和水层时,将有机层焚烧,对水层或其浓度低的废液,则用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进行处理。含有机磷的废液。......
2023-10-28
为保障检测工作过程人身和仪器设备的安全,切实执行有关健康、安全环保的规定,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安全作业管理程序,确保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得以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2023-08-08
高校各类实验室,尤其化学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为不安全环境和不安全行为。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阻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实验室主管人应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新的员工、学生,并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实验安全包括实验财产安全和实验者人身安全两个方面。......
2023-1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