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热设备电炉、电烤箱、干燥箱(烘箱)等都是用来加热的电热设备,加热用的电阻丝是螺旋形的镍铬合金或其他加热材料,温度可达800℃以上,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否则容易发生火灾。(四)变压器不少化学实验室都在使用各种类型电器变压器,但有些方面使用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解决化学实验室常用设备的安全问题,建议最好购买带有防爆功能的电烘箱、电冰箱、空调器、变压器等电器设备。......
2023-10-28
(一)人体抗电参数
人体的抗电参数是指与人体抵抗各种电气危害相关的参数。
(1)人体电阻、电容。人体电阻是动态变化的,最高可达几十千欧,最低可下降到800Q。人体对地电容大约为100~150pF。
(2)人体耐受电流。人体耐受电流分为不同的层级,即无感知电流、有感知电流、二级电击电流(可摆脱电流)和一级电击电流(不可摆脱电流)。一般情况下,2mA以下的电流通过人体,仅产生麻感,对人体影响不大;8~12mA电流通过人体,肌肉会自动收缩,身体常可自动脱离电源,除感到“一击”外,对身体损害不大;超过20mA即可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灼伤,皮下组织也可因此碳化;25mA以上的电流即可引起心室纤颤,导致循环停顿而死亡。同时,电流伤害程度还和通电时间有关,如果通电时间过长,即使电流小到8mA左右,也可使人死亡或给人以永久性重创。
(二)电气安全距离
(1)电业操作安全距离。安全距离是指进行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其值为:10kV:0.7m;35kV:1.0m;110kV:1.5m。
(2)设备安全距离。电气设备及装置在实际工程中的最小设计距离见表4-1。
表4-1 电气装置安全距离表
(三)电场强度限值
我国多个国家技术标准规定,作业场所的工频电场强度限值为5.0kV/m,居民区工频电场推荐限值为4.0kV/m,公众磁感应强度推荐限值为0.1mT(运动阈值)。
(四)电磁辐射限值(www.chuimin.cn)
根据我国《电磁辐射防护规定》,100kHz~300GHz频段的电磁辐射防护限值如下。
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1W/kg。
公众照射:在一天24h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
根据我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两级。电磁波容许辐射标准见表4-2。
表4-2 电磁波容许辐射标准
(五)安全电压
我国技术标准规定,工频交流安全电压的上限为42V,直流安全电压的上限为72V,实际采用值如下。
工频交流安全电压:≤36V;较危险电压:48V,60V;危险电压:≥110V。
直流安全电压:≤48V;较危险电压:60V,72V,96V;危险电压:≥110V。
有关实验室化学安全基础的文章
(一)电热设备电炉、电烤箱、干燥箱(烘箱)等都是用来加热的电热设备,加热用的电阻丝是螺旋形的镍铬合金或其他加热材料,温度可达800℃以上,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否则容易发生火灾。(四)变压器不少化学实验室都在使用各种类型电器变压器,但有些方面使用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解决化学实验室常用设备的安全问题,建议最好购买带有防爆功能的电烘箱、电冰箱、空调器、变压器等电器设备。......
2023-10-28
高校各类实验室,尤其化学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为不安全环境和不安全行为。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阻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实验室主管人应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新的员工、学生,并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实验安全包括实验财产安全和实验者人身安全两个方面。......
2023-10-28
设计实验室供配电系统时,应根据用电设备运行情况并结合容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导线,以免超负荷运行导致导线过热引起漏电、短路和火灾等事故。实验室的布线和排线对确保师生实验安全十分重要,应做到符合行业规范,不要乱拉、乱接电线。(四)实验室人员的用电安全要求为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必须首先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规范用电安全应该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2023-10-28
单位主管安全的负责人应负责实验室安全的宣传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制定安全制度和安全检查工作。实验室安全员主要是协助实验室负责人,做好每天的安全检查工作,督促实验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逐级上报。......
2023-10-28
开始任何新的或更改过的实验操作前,需了解所有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潜在危险,及相应的安全措施。使用化学药品前应先了解常用化学品危险等级、危险性质及出现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需穿全棉工作服,不得穿凉鞋、高跟鞋或拖鞋;留长发者应束扎头发;离开实验室时须换掉工作服。进行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根据实验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防护眼镜、面罩或橡胶手套等。实验完毕,应将电器的电源切断。......
2023-10-28
一般有机溶剂是指醇类、酯类、有机酸、酮及醚等,由C、H、O元素构成的物质。例如,对含有乙醇、乙酸、动植物性油脂、蛋白质及淀粉等的稀溶液,可用此法进行处理。含一般有机溶剂的废液处理方法如下。故对这类溶剂的稀溶液,经用大量水稀释后,即可排放。含N、S及卤素类的有机废液。能分离出有机层和水层时,将有机层焚烧,对水层或其浓度低的废液,则用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进行处理。含有机磷的废液。......
2023-10-28
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一般火灾的烧伤烫伤不同,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难以治愈的烧伤。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在受上述灼伤后,若创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如为碱灼伤,则用2%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对因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或其他刺激性物质的眼睛灼伤者,急救后必须迅速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2023-10-28
(一)安全疏散安全疏散是指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及时撤离建筑物并到达安全地点的过程。人员疏散工作应由专人指挥,分组行动,互相配合。现场负责人通过口头或火警广播及时通报火场情况,组织现场人员按照预定的顺序、路线进行疏散。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寻找、携带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也不要在疏散过程中因携带过多财物而影响逃生速度。被困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进行逃生自救。......
2023-1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