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各类实验室,尤其化学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为不安全环境和不安全行为。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阻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实验室主管人应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新的员工、学生,并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实验安全包括实验财产安全和实验者人身安全两个方面。......
2023-10-28
(一)什么是实验室安全文化
实验室安全文化是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在科学实验、教学、生产,以及医疗卫生检验和监测工作中,为保障实验者和周围人群的身心健康、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不被污染和破坏,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实验室”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些财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选址以及符合安全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定。
(2)实验室内的安全设施、设备和器材的科学配备。
(3)实验物资的仓储条件和设备、特殊物资的科学使用和安全运输技术。
(4)安全供电和合理用电等设施条件的科学设计。
(5)安全操作条件、安全装置、技术工艺和相关防护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6)安全意识、知识、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和技能的不断建立和提高。
(7)安全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
(8)对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确认和重视。
(9)其他相关财富等。
(二)什么是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从“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实验室的要求出发,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素质、确保实验室安全为目标,通过宣传教育、技能培训、制度建设和标准制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遵章守法的管理理念和安全操作的工作理念,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安全保护的技能。
(三)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法制教育、安全责任教育和安全科技教育。安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观念、态度、素养和能力,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主动性转变。
安全教育应从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做到自觉地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从而达到人人关注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掌握安全技能。
2.做好安全培训工作
安全培训要作为一项制度,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安全治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培训应是一种政府行为,不是自发行为,应该是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培训。安全培训应该是必须的,不是可有可无的。
安全培训要有可行的培训教材,有相应知识的教师和指定组织或单位印发的结业证书。
3.制度建设
实验室安全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而制定的规约性文件,包括公约、守则、办法、规则、规定等,制度建设是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4.安全队伍建设
安全管理队伍由主管安全的单位负责人、职能处(科)、部门负责人或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安全员组成。统一领导,各负其责,担负着本单位安全的重要任务。(www.chuimin.cn)
单位主管安全的负责人应负责实验室安全的宣传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制定安全制度和安全检查工作。
负责本单位安全的职能管理部门(保卫处或相关部门)主要是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制定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处理工作。
部门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检查工作,上传下达,要勇于承担责任,并带领全体实验室人员搞好实验室安全工作。
实验室安全员主要是协助实验室负责人,做好每天的安全检查工作,督促实验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逐级上报。
5.标准制定工作
实验室安全应该形成标准,对安全工作的各项内容要有统一要求,制定基本标准,首先应制定实验室安全建设的通用要求,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1)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检查。
(2)人员能力要求与培训,包括:人员素质能力与技术能力。
(3)对实验室环境与设备的基本要求,包括:通风、供水、排水、照明和温湿度保证。
(4)安全用电保证,包括:保证电容量、合理布线、合理使用高压和低压、合理使用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保证安全用电。
(5)仪器设备的安全设计和使用,包括:出厂保证、安全检验、安装和操作规程的制定。
(6)实验室基本技术的安全操作,包括:操作技术、实验方法、加热、蒸发、浓缩、干燥、蒸馏技术、试剂溶液的配制技术、称量技术、样品分离技术等。
(7)危险物品的领取、保管和使用、操作技术,包括:开瓶技术、取用技术、识别技术。
(8)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
(9)实验器皿的洗涤与消毒技术。
(10)事故预防措施与处理能力。
(11)事故处理预案。
6.安全投入
安全文化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在安全文化建设上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各单位用于实验室安全上的资金投入也在逐年增加,比如:实验室安全建筑设施的建设,预防事故发生的各种设备与设施等。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垃圾、废物处理的投入正在逐年加大,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法定的行为,实验室不仅会产生大量垃圾,且垃圾还有其特殊性,俗称为“生物垃圾”。为了减轻国家负担,实验室应做到以下几点。
(1)承担一部分废弃物处理费,以引起实验室人员的重视,尽量减少废弃物产生的数量。
(2)改革实验,进行绿色化学实验。
(3)严格进行废弃物的分类收集,严禁将生活垃圾混入有毒有害废弃物中。
(4)加强管理,防止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有关实验室化学安全基础的文章
高校各类实验室,尤其化学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为不安全环境和不安全行为。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阻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实验室主管人应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新的员工、学生,并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实验安全包括实验财产安全和实验者人身安全两个方面。......
2023-10-28
(一)玻璃外伤玻璃外伤作为紧急处理,首先要止血,大量流血时,有发生休克的危险。由玻璃碎片造成的外伤,必须先除去碎片。其头部皮下血管,纵然被切断也不能收缩,因此即使小伤也会引起大出血。此部位因有鼻、嘴等器官,因此当脸部外伤出血时,有堵塞呼吸道的危险。大量出血时,应压迫颈部稍后的颈总动脉,但要注意防止窒息。......
2023-10-28
设计实验室供配电系统时,应根据用电设备运行情况并结合容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导线,以免超负荷运行导致导线过热引起漏电、短路和火灾等事故。实验室的布线和排线对确保师生实验安全十分重要,应做到符合行业规范,不要乱拉、乱接电线。(四)实验室人员的用电安全要求为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必须首先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规范用电安全应该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2023-10-28
开始任何新的或更改过的实验操作前,需了解所有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潜在危险,及相应的安全措施。使用化学药品前应先了解常用化学品危险等级、危险性质及出现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需穿全棉工作服,不得穿凉鞋、高跟鞋或拖鞋;留长发者应束扎头发;离开实验室时须换掉工作服。进行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根据实验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防护眼镜、面罩或橡胶手套等。实验完毕,应将电器的电源切断。......
2023-10-28
因此,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必要环节和关键措施,实验室管理部门应认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作为安全隐患诸多、安全事故多发的场所,实验室的安全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2023-10-28
一般有机溶剂是指醇类、酯类、有机酸、酮及醚等,由C、H、O元素构成的物质。例如,对含有乙醇、乙酸、动植物性油脂、蛋白质及淀粉等的稀溶液,可用此法进行处理。含一般有机溶剂的废液处理方法如下。故对这类溶剂的稀溶液,经用大量水稀释后,即可排放。含N、S及卤素类的有机废液。能分离出有机层和水层时,将有机层焚烧,对水层或其浓度低的废液,则用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进行处理。含有机磷的废液。......
2023-10-28
(二)生产装置初期火灾的扑救当生产装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当场操作者应迅速采取如下措施。报警和报告中需说明罐区的位置、着火罐的位号及罐储物料的情况,以便消防部门及时迅速赶到火场进行扑救。若着火罐正在进料,应迅速切断进料。若着火罐区有固定泡沫发生站,则应立即启动泡沫发生装置,打开通向火罐的泡沫管阀门,利用泡沫灭火。若着火罐为压力容器,打开喷淋设备,做冷却保护,以防止升温、升压而引起爆炸。......
2023-10-28
化学试剂和药品是实验室必备的物品,如果保存管理不当就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妥善管理这些物品以规范实验室化学品的管理,需做到以下几点。化学药品贮存室应由专人保管,并有严格的账目和管理制度。对实验中有危险药品的遗弃废液、废渣要及时收集,妥善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存留,更不得随意倒在下水道。......
2023-1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