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重要内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曾子更进一步地阐述儒家的这种理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就是儒家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024-04-12
往相反方向的不断转变,是道在运动;以柔弱的态度处世,是道的功用。天下万物都是从有中产生的,而有是从无中产生的。
道本是无声无色无臭无形的,“朴散则为器”,也就是说这有声有色有臭有形的物质世界,是道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消散出来的,从无到有,这是个相反的转变,它体现了道的运动。所以说“反者道之动”。
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上士闻道,勤(www.chuimin.cn)
上等材质的人听到我说的这个道,会坚信不疑,并且努力实践。中等材质的人听到我说的这个道,会半信半疑。下等材质的人听到我说的这个道,会大笑。他们如果不笑,说明这个道就不是我所说的道了。所以,古语有这样的话:明亮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高尚的德好似山谷,纯粹的白好似有污,广大的德好似不足,强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的真好似玷辱。最大的方形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没有终点,最大的声音很小声响,最大的形象没有形状。道广大无边,无法命名。只有道,善于孕育万物并成就万物。
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
大器晚成:帛书乙本作“大器免成”。指最大的器物不存在完成与不完成,它是无边的,也是无始无终的,与“天下神器”的神器有类似的意义。神器,王弼注:“神,无形无方也器,合成也。无形以合故谓之神器也。”这里大器与大方、大音、大象并举,应当以超越具体器物的思维理解它,才能切合本义。
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
有关道德经的文章
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重要内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曾子更进一步地阐述儒家的这种理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就是儒家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024-04-12
人之生也柔弱a,其死也坚强b。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c。故坚强者死之徒d,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注释a生也柔弱:活着的时候身体柔软。草木生长的时候枝叶柔弱,死了以后就变得干枯坚硬。坚强的东西可归属为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可归属为有生命力一类。正在生长的东西都是柔弱的,会渐渐处于优势。无论人或草木,柔弱标志着成活,僵硬标志着死亡。所以,为人处事要以柔为本,避免过于刚强的一面。......
2023-10-17
天下有道,却a走马b以粪。天下无道,戎马c生于郊d。天下无道,秩序混乱,连母马也要被用来作战。这里的“有道”指天下治理正常,政治清明,社会发展符合自然之道。人类最大的祸患和罪恶就是不满足,想占有天下,占有权力;想占有女人,想满足欲望;想占有金钱。天下之所以大治,即在统治者重视道德,从而教化天下,使社会风气淳朴。天下之所以大乱,即在治理者有悖于道德,蝇营狗苟,一任私欲泛滥。......
2023-10-17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j,以御今之有k。这就是没有形状的状,不见物体的象,叫作“惚恍”。“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视之不见的叫“夷”。视觉、听觉与触觉,不可探寻它的究竟,因此笼统称之为“混而为一”。这三者是无法追究“道”的真谛的,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三者融为一体,即道。致诘,究诘,追究。因此,以无始之始,姑且称之为“古”。......
2023-10-17
◤注释a道常无名:道永远处于没有名字的状态。◤译文“道”常处于无名而质朴的状态。知止不殆本章重点是说明道无名而质朴的特征。二十八章说“朴散则为器”,也是这个意思,“道”衍生出了万物,才渐渐有了名器。老子认为,“名”是人类社会引发争端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无名”可称之为“朴”,形容“道”的混沌状态,指“道”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2023-10-17
大直若屈f,大巧若拙,大辩g若讷h。清静战胜躁动,寒冷战胜炎热,清静无为可以成为统治天下的君长。清静为天下正“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盈就是大满,真正的充盈,这就是“冲”,是一派虚空。老子所说的“大成”、“大盈”、“大直”、“大辩”与“大巧”,都是一种相对的状态。那些缺德无德,丝毫不把道义放在心上的人,不会有大的成就。......
2023-10-17
传说老子西行过函谷关,应关令尹喜的请求,著书立说,共5000余字,即后世所称《道德经》。我们这里用的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本,该书出版近20年来已被学术界广泛引用,是现在最好的通行版本之一。《道德经》共81章,5000余字,其思想主旨就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道”。学术界有一种观点,《道德经》与《易传》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经》还有一重要概念是“德”,德是道的基础,是得道的体现。......
2023-08-1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a。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b。自知自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除了能够“知人”之外,还要“自知”,才算足够的明智。世上能够做到“自知”的人很少。“自知者明”,是说有了自知之明,能够认识自己才算聪明,是大彻大悟,难能可贵。身体死去,精神可以不死,这叫“死而不亡者寿”。本章阐述了老子的励志之道,重点是讲解个人的品行修养。......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