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道德经》:与道为一,天地清朗安宁灵动

《道德经》:与道为一,天地清朗安宁灵动

【摘要】:天地开辟,与道为一的情况是:天与道为一因此清朗,地与道为一因此安宁,精神与道为一因此灵动,山谷与道为一因此丰盈,万物与道为一因此生存,侯王与道为一因此使天下走上正道。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榖。老子生于春秋末世,他看到了特权贵族的衰微,所以提出了侯王要使天下走上正道,要以贱为本,不要追求虚名的主张。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天地开辟,与道为一的情况是:天与道为一因此清朗,地与道为一因此安宁,精神与道为一因此灵动,山谷与道为一因此丰盈,万物与道为一因此生存,侯王与道为一因此使天下走上正道。他们都是与道为一的结果。天如果不能保持清朗的话,就会破裂;地如果不能保持安宁的话,就会喷发;精神如果不能保持灵动的话,就会衰败;山谷如果不能保持丰盈的话,就会枯竭;万物如果不能保持生存的话,就会灭绝;侯王如果不能让天下走上正道的话,就会失国。所以,尊贵以卑贱作为根本,高处以低处作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榖。这难道不是以卑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不断地追求荣誉,反而没有荣誉。宁愿做平凡而又坚硬的石头,不愿做高贵而又晶莹的美玉。

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

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

这一段文字如果与上一段文字,即“上礼为之而莫之应”联系起来看,就可以理解老子的针对性。老子生于春秋末世,他看到了特权贵族的衰微,所以提出了侯王要使天下走上正道,要以贱为本,不要追求虚名的主张。这是朴素的民本思想,后来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的思想,显然与此是一脉相承的。(www.chuimin.cn)

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

致数舆无舆:指不断地追求荣誉,反而没有荣誉。即为名誉而名誉,会适得其反的,应该努力遵循大道,顺应自然,做该做的事情,事情做成了,自然会有荣誉。舆(yù),即誉,指荣誉,名誉。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