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筝的历史文献中,“秦筝”一词出现在《三国志》中:“赵弹秦筝,相如进缶。”这一点在后世《宋书》中得到印证:“筝,秦声也。”另有一种被称为“云和”的筝,始见于《旧唐书》,其载:“如筝稍小,曰云和,乐府所不用。”[91]由此看来,云和确实是一种弹拨类乐器,而且其与琴、瑟、筝有着相似之处。因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筝存在十二弦和十三弦之分。在尺寸方面,这一时期的历史文献还对演奏筝所用的义甲有所记录。......
2023-10-27
在中国古代汉唐时期的历史文献关于筝的条目中,有筝、秦筝、弹筝、筝、轧筝的记载。它们的不同之处笔者将在下章详述,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在文献资料的记载中,筝是一种中原所固有的乐器。
筝最早见于正史文献是在《史记》中。《史记·李斯列传》载:“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34]当然这段文献所呈现的是一个音乐合作的场景,其音乐风格为“秦”这个地域的风格。而后世《宋书》载:“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曰:‘世以为蒙恬所造。今观其体合法度,节究哀乐,乃仁智之器,岂亡国之臣所能关思哉。’《风俗通》则曰:‘筑身而瑟弦。不知谁所改作也。’”[35]这段文献,不仅呼应了前朝对于筝善发秦声的音乐演奏风格倾向的记载,同时揭示出筝的制作者为蒙恬,但作者提出自己的异议,认为筝为“仁智”之乐器,而蒙恬为亡国之臣,不应当与筝这种仁智之器相关联,于是其又转引《风俗通义》的释义,抛出不知是谁做的条目。据此后世史书对于蒙恬造筝的记录,或记载为“相传”或记录之后直接评断为“非也”。而对于《宋书》中所载的“其体合法度”,可以在《通典》的相关记载中得到呼应:“今观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36]这一记载再次显示出中国古代文献资料的记录特点。其中的“天地”“六合”“月历”“四象”等又是这一时期历史文献资料针对中原固有乐器的记录习惯。而《旧唐书》中载:“案京房造五音准,如瑟,十三弦,此乃筝也。”[37]其中提及的京房制准,在早期的历史文献中已有记载。《魏书》载:“旧《志》唯云准形如瑟十三弦,隐间九尺……其余十二弦,须施柱如筝。”[38]这里已经说明了,京房制准的目的是调律,只是在安排琴柱的时候像筝一样,不是像《旧唐书》所记载的那样就是筝。所以,该条目应为误解。(www.chuimin.cn)
有关开源·溯流·繁衍:汉唐时期弹拨类乐器的历史与流变述论的文章
在有关筝的历史文献中,“秦筝”一词出现在《三国志》中:“赵弹秦筝,相如进缶。”这一点在后世《宋书》中得到印证:“筝,秦声也。”另有一种被称为“云和”的筝,始见于《旧唐书》,其载:“如筝稍小,曰云和,乐府所不用。”[91]由此看来,云和确实是一种弹拨类乐器,而且其与琴、瑟、筝有着相似之处。因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筝存在十二弦和十三弦之分。在尺寸方面,这一时期的历史文献还对演奏筝所用的义甲有所记录。......
2023-10-27
通过对这些记载的分析可以看出“五弦琵琶”通常被简称为五弦。这里除去有记载二李夫人其中的一位是演奏五弦琵琶之外,其他几位后妃均记载为演奏琵琶。据此,对胡乐人身份及演奏乐器的考释成为了解该时期胡琵琶乐器的关键。......
2023-10-27
后世史书均以这两种记载为参照,如《魏书》卷一百九志第十四记载为神农氏所造;《隋书》卷十五志第十记载为伏羲所造;《通典》卷四食货四记载为伏羲所造,并且在《通典》中将伏羲氏使素女鼓瑟记载为黄帝使素女鼓瑟。据史料分析,瑟为中原固有乐器是毋庸置疑的,其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
2023-10-27
所以本研究在选择研究乐器时,对这些在历史文献中出现较少的乐器仅作选择性释义,以做参照研究之用,重点研究对象还是集中在历史文献记载较多的筝、瑟、琵琶、箜篌此类弹拨类乐器之上。所以笔者将目光聚集在另外一种与琴的音乐属性较为相似的弹拨类乐器上,即瑟。......
2023-10-27
汉唐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关于非固定音乐体裁组合用乐下的弹拨乐器组合的记载十分有限,仅见于部分人物叙述以及文学作品中。[57]可见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原固有乐器的组合状态。综上,由于非官方系统弹拨类乐器组合形式存在很大的自由性,所以单就散见在汉唐时期的有效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来看,很难整理出其流变的脉络。在这一时期,其被广泛地使用在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中。......
2023-10-27
而将唐代时期的度量标准进行换算,雅瑟的尺寸约等于今天的长196.02厘米、宽43.56厘米;颂瑟长174.24厘米、宽19.36厘米。《宋书》在记载瑟条目时将其弦数记载为二十七弦,其载:“瑟二十七弦者曰洒。”也就是说瑟在汉唐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分别出现了五十弦、二十五弦、二十七弦、二十三弦之记载。......
2023-10-27
在擦弦乐器尚未系统介入的汉唐时期,弹拨、打击、吹管三类乐器构建了整个器乐演奏的音乐体系。而这一时期形成或发展的弹拨类乐器,在经过漫长的历史沿革后,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为今天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上述只是汉唐时期弹拨类乐器发展的大环境,以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受到的影响。综上所述,汉唐弹拨类乐器的研究是有其重要历史意义的。......
2023-10-27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态势直接影响了之后的唐王朝。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弹拨类乐器的发展也进入了鼎盛时期。至隋唐时期,西域音乐发展至强盛阶段,与其相关的胡乐器悉数登台。弹拨类乐器在隋代的大批量使用,集中体现在隋初所设置的部伎乐系统中。除个别部没有记载使用弹拨类乐器之外,其他各部均使用了不同的弹拨类乐器,且其数量所占比例不小。......
2023-10-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