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历史,时间上分别为1368—1644年、1616—1911年。中国音乐则在民歌小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歌舞音乐等重大领域源流归宗,星河璀璨,和而不同。弘治、正德、嘉靖年间的转机,使得音乐艺术的发展终于又有了出头之日。此番改良,促使传奇戏的发展抵达黄金时期,昆曲也因此成为官方戏曲的代表而被视为雅部之首。在如此时代氛围中,髙濂以他作为戏曲家和养生学家的身份与眼光,提出“养生有方,首先节欲”的观点。......
2023-10-27
亲爱的,我们多大程度并非书本的奴隶?譬如我——
从书本得知,文艺复兴是从意大利开始的
在14、15世纪,意大利人为此前赴后继
这么多年过去了,成绩都摆在那儿,我们也还享受着
其实,这一铁板钉钉的事情
当时的法国人也是有功劳的
就拿音乐来说吧,历史包袱沉重的法国人
硬是通过新旧之争制造出了崭新的音乐材料
新的记谱方式、等节奏,新的对位音响
最不能忘怀的是,音乐家马肖的系列大胆创造
对后来整个文艺复兴乃至其后的音乐发展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老掉牙的套话
诗歌也无从拯救,规则与自由奋勇联姻,携手复兴之路
马肖他胆敢把传统的五个独立的常规弥撒组合在一起
这种最早的声乐套曲形式,乐章之间对比鲜明
可乐章内部的段落却以音乐材料和等节奏等手段来实现内在统一
打个比喻说,五个势均力敌的家族,磕磕碰碰地放到了一起
肯定有大问题需要解决呀,我马肖解决不了那就留给后人解决呀
后人至少可以从我处理乐章内部的有益经验中得到启发
然后引申出更多的创作手段,这可是能够养活多少人的饭碗啦
马肖创作的经文歌也以不循规蹈矩而著称
比如说歌词以法文来取代传统惯用的拉丁文
由传统的三声部发展到四声部,令人惊讶的是
它是在一个器乐的低声部和两个声乐的旋律声部的基础上
再添加一个器乐声部,它和传统的器乐声部挤在同一个音区
形成早期的和声实践与复调对位的探索
在器乐边缘化的时代
在暗无天日的黑死病和英法百年战争的环境里
马肖用它们来祈求和平,音响效果上肯定要好一些
听到的人肯定也会多一些
事实上,文艺复兴在他之后说来就来了
其意义之大,可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事情
还有,马肖酷爱流行歌曲,那时管它叫世俗歌曲
老马这人才高八斗,风流倜傥
不管是用叙事歌,还是用维勒莱、回旋歌等这些形式
他的主题几乎就只有谈情说爱,而且还属于最高级别的那一种
宫廷之恋,其杀伤力肯定是特级棒啦
特别是
文艺复兴号称“以人为中心”革了“以神为中心”的命
潮流来了,加上有马肖这样的聪明人
最懂得什么样的力量最伟大
特别是在那样幽闭的时代,这口子一开那可就了不得了
他只要明里暗里地稍微搞点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的动作
写点爱情歌呀,再做点爱情诗呀,这干柴烈火的
哪怕再多的人反对不都是白费力气啦
怪不得今天的人们都要扎着堆到巴黎去寻找浪漫爱情
法国人作出的贡献真的是穿越时空,无人能及
其实法国人真不容易,大家都知道的
千年中世纪,法国是大本营,历史包袱重,确实值得同情
所以后来很长的时间他们都飞不起来了
其实是他们把事情一下子都做到了绝妙,江湖唯剩独孤求败
他们不是刻意要低调的,没事偷着乐或者公开乐,不好吗
不幸福死吗?!你就醒醒吧,想想吧
在历史变迁的关键节点上,出了一个马肖
那么多实实在在自我否定的创见和创举
意大利人顺水推舟,不久就真的翻了天
更让人叫绝的是,老皇历都翻一千年了
俗话说自己都看着自己不爽了
可法国人硬是让全世界都记住了他们的好
历史发展到今天,哪怕你再糊涂也该明白了
爱情大家都离不了吧,信仰大家都离不了吧
还有,怎么也得有点责任感吧
想想当年马肖他们那一代的法国人
是怎么化蚕为茧自我牺牲为文艺复兴
乃至今天的我们创造了这一切的
在诗意横流的地层深处,热力盎然,它急于寻求一个蓬勃的出口
我是如此厌恶将其比拟为某种程式性的意象,因它并非枷锁
可想而知,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一开始
就已经具备了法国这一几乎是滴水不漏的前提
从地图来观察,这一地区的海洋资源好得不得了
也怪不得那时从中国延伸而来的丝绸之路要从这里过了
从人才梯队来看,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布鲁诺、哥伦布
哪个不是盖世英雄
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意大利的政体松散
贵族小圈子特多,不好管理,一些王侯公卿都好这口
比如杰苏阿尔多,在音乐上整出的动静还挺大
尤为甚者,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教皇尼古拉五世
在当教士时就曾经参加过人文主义社交圈
有资料说他对文艺复兴思想从最初一股脑的崇拜者
成长为一名信念坚定的人文主义学者
这样的人当了教皇,文艺复兴自然也就安居乐业了(www.chuimin.cn)
天时地利人和的意大利,还形成了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就此获得了美到一塌糊涂的资本,所谓财大势大气粗胳膊壮
它想来点儿什么新鲜事,就不是一两句话的事了
说干就干呗。老祖宗的好我记着用着
老祖宗瞎折腾人的事,意大利人想都不想就扒了它的皮
抽了它的筋!喝了它的血!挫骨扬灰!都难以解恨
想想中世纪,那些奇恶奇黑奇丑奇脏奇痛无比的事
整整一千年啊
就是百分之两百的自虐狂都受不了啊
因此不来一场厉害一点儿的革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只是音乐这东西怪得很,满世界暴风骤雨,它就是要慢半拍
意大利的文学、美术闹腾得凶,但音乐的动静却没有那么大
不过意大利的音乐传统与法国是很不相同的
意大利从很久以前就特别喜欢创作旋律流畅动听的音乐
特别注重歌唱的技术,如果你还没明白过来
不妨想想今天早已风靡全世界的意大利美声唱法,这根真是很深的
他们的复调音乐,一般都是二声部的
三种主要的形式,猎歌、牧歌和巴拉塔,都以世俗题材为内容
市民阶层已渐渐成长起来了,这样的音乐肯定是有前途的
盲人音乐家兰迪尼成长于其间,他的成就成为一个时代的典范
比如说兰迪尼终止式,在七级音和主音之间加入六级音
就加了这一个音,就成了兰迪尼的最爱
也就成了当时音乐家们的时尚做法,这一个音,加得有水平
在14世纪后马肖的时代
意大利音乐和法国音乐像兄弟一般你来我往
最后达成共识:音乐还是简单纯朴一些好
大家听得懂,用起来方便
更主要的是,生命力强,特来劲,谁不喜欢
就这样,意大利人和法国人打开了一扇窗
朝外望去,是一片海,英国人住在海的那边
鲍尔和邓斯泰布尔一前一后地打开了一道门
书里说,音乐的文艺复兴这一下真的来了
道理同样也都摆在那儿
我的理解是,首先得感谢这条宽阔的英吉利海峡
海对面那片大陆上的事情我爱听则听,不爱听就当你没说
然后这个岛屿上英国人一家独大,家里的事“我”说了算
比如说,英国人喜欢民间音乐
运用大调色彩的主调音乐和不省略三音的三和弦来创作音乐
最关键的是,他们特讨厌那些抽象刻板的说教理论来约束音乐
在这样的环境下,邓斯泰布尔成了英国音乐界最耀眼的星星
廷克托里斯说,邓斯泰布尔的音乐出现之前的音乐,简直不堪一听
这也难怪,中世纪忌讳这个,邓斯泰布尔却可以不听那一套
而且,后来因工作的关系,他到法国住了很长时间
英国音乐的自由性格以及他个人的创造也就捎带过去了
可以说,音乐的文艺复兴的到来
无非是法国、意大利、英国及周边地区里应外合的一个结果
之后的一切,顺理成章了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如数家珍
诞生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代音乐家
从邓斯泰布尔、迪费、奥克冈到若斯坎
再到帕莱斯特里那、拉絮斯、加布里埃利叔侄俩
还有一位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理论家扎利诺
他们做的事,影响很大——
从“法伯顿”“福布尔东”
到“法索伯顿”、众赞歌、复合唱
从“绘词法”、牧歌主义
到帕莱斯特里那风格、《和声基本原理》
从《你多么美丽》
到《武装的人》《mi——mi弥撒曲》《圣母颂》
再到《独自沉思》《坚固堡垒》《马尔契里教皇弥撒曲》
《回声》《在教堂里》
等等成绩,无疑可以充分说明一个问题
古希腊之后,音乐家及其音乐在欧洲重又夺回了属于自己的高地
在1430—1600年的时光里,马丁·路德改革了宗教
音乐在世俗社会与上帝之间的道路变得宽阔了
长期被歪道理所排斥且一直处于边缘的器乐也开始有了盼头
种类已较为丰富的管乐器,还有古提琴、古钢琴乐器
演绎出舞曲、幻想曲、坎佐纳、变奏曲等新的音乐体裁样式
在这个仍然以声乐为主的时代,它们开疆拓土,长势喜人
可它们恐怕连做梦都没想到
若干年后,器乐将成欧洲音乐世界的主导
它们作为先锋队,在音乐作品方面也许没有留下多少
永垂不朽的业绩
可它们伟大的开拓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纵使历史就是一头喂不饱的白眼狼
——它们已嵌入了人类生物的和思想的遗传基因
人们,已经不能忘记
诗歌和学术的空间都很大,不同的结构成就不同的叙事文本
所以,此刻,关于文艺复兴音乐
总结性的抒情或者抒情性的总结
都太老土。为了个人安危,我不得不到此为止了
有关国民音乐教育之诗说中西音乐史的文章
明清的历史,时间上分别为1368—1644年、1616—1911年。中国音乐则在民歌小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歌舞音乐等重大领域源流归宗,星河璀璨,和而不同。弘治、正德、嘉靖年间的转机,使得音乐艺术的发展终于又有了出头之日。此番改良,促使传奇戏的发展抵达黄金时期,昆曲也因此成为官方戏曲的代表而被视为雅部之首。在如此时代氛围中,髙濂以他作为戏曲家和养生学家的身份与眼光,提出“养生有方,首先节欲”的观点。......
2023-10-27
毫无疑义,这正是为本书《国民音乐教育之诗说中西音乐史》埋下的一个伏笔。在课题主持人已经于2013年6月正式出版的40万字学术专著《国民音乐教育论》的基础上,本课题将以文化属性的研究为起点和依托,瞄准更高的层次进行深度拓展,其根本的目标是要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2023-10-27
就是你了,音乐之母。影像浸入体魄,实物依旧迷离记忆已沉淀为天然风骨就是那只鸟,巫一般地闪烁,傩一样地咆哮与舞蹈音乐之母,她无时无刻不在提示你们扯下荒凉的面罩随心之所愿,跳跃,奔跑……......
2023-10-27
——利奥波德·莫扎特亲爱的沃尔费尔爸爸,在若干年后的中国,某个角落平庸而渺小的我,要向你倾吐衷肠:我真的希望你从来就没有带着沃尔费尔离开家乡!我真的希望肉身凡胎的天使只要点亮萨尔茨堡属于你们自己的那一间房就已足够消减我铺天盖地的歉疚和哀伤!......
2023-10-27
目前在国内通行的中国音乐史教材和作为学术论著的中国音乐史图书,与本科教学实际需求的衔接之间,还有一些难题亟待解决。同时,笔者在求解上述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由此及彼,引发有关国民音乐教育实践途径的方法和理论的思考,得以让问题本身由浅入深,促使一些重要事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本文的中国音乐史教材改写这一核心议题的立论依据。......
2023-10-27
基于国民音乐教育的“大音乐史”观,是在笔者连续十多年担任高校音乐专业“中外音乐史”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改革实践的一个经验总结与理论凝练。学校音乐教育也是国民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内校外相结合,为总体的国民文化发展提供支撑和引领,这就是基于国民音乐教育的“大音乐史”观。(一)“大音乐史观”的基本结构基于国民音乐教育的“大音乐史观”的实践途径,在于首先形成一个稳定的技术架构。......
2023-10-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