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历史,时间上分别为1368—1644年、1616—1911年。中国音乐则在民歌小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歌舞音乐等重大领域源流归宗,星河璀璨,和而不同。弘治、正德、嘉靖年间的转机,使得音乐艺术的发展终于又有了出头之日。此番改良,促使传奇戏的发展抵达黄金时期,昆曲也因此成为官方戏曲的代表而被视为雅部之首。在如此时代氛围中,髙濂以他作为戏曲家和养生学家的身份与眼光,提出“养生有方,首先节欲”的观点。......
2023-10-27
西周的礼乐制度,很长时间里,都挺好的
哪怕是三千多年后的今天看来
它也没什么大的不对
调整调整,补充补充
也不是不可以用的,我认为
这些年兴起的“国学热”,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吗
我曾经想,如果西周的统治没有出现后来的那些严重问题
人民安居乐业,礼乐制度会不会无穷无尽地延续下去呢
有那么一段时间
我还就坚持这样的逻辑
不止一个人说我真傻真爱钻牛角尖我就是不服气
作乐要懂得节制和涵养
——两相结合,互为表里,润泽人伦
这么好的游戏规则
除非真是傻瓜
或者干脆就是搭错了哪根神经
才会弃之如敝屣
“德成乃上,艺成乃下”
凡事都应该有个主心骨
德行承载天道伦常之义
大伙如果都听从孔子的教诲
一天到晚听着昏昏欲睡的雅乐却觉得比吃肉还美
不知不觉间就成了道行高深的谦谦君子
谁都不低级趣味,也不追求刺激
还能尊重彼此之间的主客观差异
还有,大部分人甘愿做牛做马
少部分人心安理得王侯富贵公卿
那么,人与人、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
不就相安无事了吗
所以,我认为,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来看
礼乐制度虽然从根本上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
可对于那样一个乱世来说
它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平民,求得方方面面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可是,整个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漫长光阴
如狼似虎的权势大佬层出不穷
又有几个人闲下来真心来听孔子瞎掰的
人与人,特别是各个诸侯国家之间
有几个又没闹到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的程度仍收不了场的
又有几人不奉行丛林哲学的
在那个几乎唯有枪杆子才能解决问题的时代
弄出一些高深莫测的叮叮梆梆的声音就能归化了忤逆和贪婪
这一份天真和傻里傻气,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重整仪礼,高扬雅乐,以儒兴邦
是孔子终其一生的宏大信仰
鲁国的臣子季平子按照东周国王的规格,“八佾舞于庭”
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实孔子他不是不知道,以一介书生的身份
要求虎狼大佬们大彻大悟,立地成儒
无异于天方夜谭,可信仰的力量势不可当
激励他,或者说已经由不得他,不一条道走到黑
结果可想而知,列国周游,颗粒无收
还差点丢了性命。他的儒学思想
作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序列里最绚烂的那一枝
生不逢时啊
在孔子去世一百多年之后,先后有战国时代的
围绕由礼乐制度所特制出来的那一番家国之义继续开垦
时过境迁,他们也使出了一些新的拳脚
比如说:“与民同乐”、批判墨子的“非乐”思想
“审一定和”,等等
从根本上来说,在这个再也不可能回归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时代
观念形态跨越时空的此番变本加厉甚或,“意淫”,还有——
渐成常态、时不时就要来上那么一段的
此起彼伏、潮涨潮落的孔儒汹涌
无形之中造就了一个事实:儒家道统传统大厦已然全面落成
至于它远远近近地,能开出什么花,结出什么果
暂且都没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土壤。音乐为人所创造,还有那么多人如此摇旗呐喊
“他律”既是属性,很多时候还被强加为成分
将在漫长岁月里作为沉重的十字架,它是背定了
想想当年魏文侯“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
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这是大实话。可问题是,他能逃到哪里去呢
逃与不逃,是与非,生和死,有无虚实
在孔子口中“老聃,真吾师也!”的老子那里
在主张“道”“我”合一的庄子那里
阴阳流转、相生相克、无我无他、无有无无,无拘无束地
无一不融通于旷达无垠的宇观气象里
无一不焕发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人籁、地籁、天籁”
这一曲宏大无比的音乐里
这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的珍贵的音乐哲学思想
蕴涵着无与伦比的磅礴力量
多少年了,我一直都没法赞同
各式各样,可不论怎样,都难免偏颇和机械的对比——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消极出世”的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却是“积极入世”的
天道质朴,可真要下结论的时候,却不能如此简单
真正把孔孟和老庄研究透了的人
是不会做出如此低端弱智之举的
更深一点的某些逻辑,没有必要在此过度展开了
道家的“积极进取”和“超然无为”
是“花开两朵,蓬勃一枝”
如此两全其美、包罗万象,实质上已经属于十全十美范畴
犹若“天使临凡”一般的事情,我恐怕永远也想不通(www.chuimin.cn)
居然会被某些人生拉硬扯到“消极厌世”之类的
黑暗天平上去胡乱权衡
看来,人类的“思”与“学”,“知”和“行”
任务异常艰巨啊
好在,从老庄这里,经孔孟屈原
中华真正的音乐艺术,总算是出发了
在孔孟大力贬抑“郑卫之音”的时代,墨家却从显学的高度
提出“兼爱”思想,大胆地给音乐培植爱的土壤
其前所未有的理想追求不亚于平地惊雷,暴风骤雨
所以,它们遭到以孟子为首的其他显学的猛烈批判
也就不奇怪了
泱泱中华,本不该羞于谈爱,更不该耻于谈爱
“兼爱”“非攻”“非乐”,无异于墨家爱的宣言
且容我慢慢说来
墨家为国为民,品行高尚,过着俗世苦行僧式的生活
居然落得个东躲西藏、亡命天涯的结局
说实话,从一开始,我就十分同情墨家
他们的兼爱、非攻、节用、天志等系列思想
与我们今天张口就来的和平、博爱、平等、自由、科学何其神似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
有人居然至今仍把墨家定义为小生产者,小农意识
理由竟然是墨家比农民还要简陋的衣食住行再加上
他们为农民说话
而墨家为国家说话,为全人类说话,为高深的自然规律说话
他们却视而不见,这不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吗
所以,墨家的“非乐”,其实并不是他们否定音乐
而是这世间纷纷扰扰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太多太严峻
而音乐、文采这些东西并非人命关天的当务之急
等国家强大了,基础打好了,再去发展一下不行吗
墨子《非乐》中讲得清清楚楚的顺序问题
连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都科学论证了的
“先物质后精神”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怎么到墨子那里就成了小生产者意识呢
连孔儒都不为人所用,墨家就可想而知了
可不论怎样,墨家执着播撒下的爱的种子
在音乐艺术的百花园,在中华大家庭里
生根发芽,一点点长大,强壮生命和青春的力量
创造伟业,书写传奇
历史由什么样的人来书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抱着“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标准和落井下石的逻辑
或者恶毒小人与虎狼小邦以弱小为借口来操弄舆论、耍无赖
欺负遵守规则的强者。指鹿为马,自欺欺人,狐假虎威
将口述因果转化为形形色色的实用因果
一切都是滑稽的。一如我命定般的某个现实情形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屁孩揶揄大人说
“你怎么也像我过去那样”
它装模作样地寻觅,它正在赶尽杀绝的稀薄乡愁
诗歌与学术盛装荣登小摊小贩的货柜
谁相信呢
这些抽象的道德和此起彼伏的灰烬
所幸春秋战国在前,诸子百家的思想
已然树立起多元立场、不同角度批判现实的光辉形象
前世今生后代,嬉笑怒骂臧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所以,目标在上,百分百的客观公正
清澈的童年光景,鞭策世道人生
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其各自的远祖《成相篇》、“优孟衣冠”
曾侯乙墓中由编钟、编磬、建鼓、篪
笙、排箫、瑟、柄鼓、扁鼓、琴、悬鼓、均钟组成的乐队编制
和长沙马王堆墓的筑、江苏长桥的筝
等等等等,春秋战国时期这些主要的音乐成就或事实
让古代中国音乐的版图首度得以绘制完整
我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因为事物都是发展的
雅乐作为礼乐制度下的西周时代主旋律
近三百年的时光
官方钦定的这一个四平八稳波澜不惊的也是唯一的声音
这种排斥了世俗情感
人们需要耐着性子、正襟危坐、费时费琢磨
只有孔子这一类人听了才出现“三月不知肉味”的症状
一般人听不懂也不爱听可偏偏还不得不听
不听就被纳入“野人”行列的音乐
年年岁岁从早到晚地充斥于耳边,在某些特定的阶段
对那些沉沦于声色犬马不知死活的人,确实是一味猛药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净化社会空气,大家都乖一点
整个国家上上下下能够保持某种类型的和谐局面,也不是不行
至少西周社会就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
可是,三百年的时间也太长了吧
你天天炒现饭还不加什么菜导致大家营养不良
总会有烦的时候吧
后来你加菜了,可无论意料之中与否,都是“国本已动”这道菜
那就别怪大家各怀心思不讲客气了是吧
“礼崩乐坏”由此而来,雅乐走下神坛走到它应有的位置
各种风格的世俗音乐,满带着泥土芬芳,洋溢着野性光芒
热热闹闹你方唱罢我登场,连王侯公卿也被迷惑得不成了样
由劳动者历经千辛万苦所创造出来的这些伟大的成就
让中国音乐史迎来了重大的转机,三千年的辉煌旅程
音乐各门类的承前启后,万千变迁发展
无不系于这“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蓬勃动力源
文本赋予春秋战国的从容与辛苦,为艺术和思想提供依据
身在当下的苦痛之一,我无力规避代际传递的意义与非意义
乖乖地背书吧。三千多年了,哪一年都不容易过
哪怕只有一丁点儿自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有关国民音乐教育之诗说中西音乐史的文章
明清的历史,时间上分别为1368—1644年、1616—1911年。中国音乐则在民歌小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歌舞音乐等重大领域源流归宗,星河璀璨,和而不同。弘治、正德、嘉靖年间的转机,使得音乐艺术的发展终于又有了出头之日。此番改良,促使传奇戏的发展抵达黄金时期,昆曲也因此成为官方戏曲的代表而被视为雅部之首。在如此时代氛围中,髙濂以他作为戏曲家和养生学家的身份与眼光,提出“养生有方,首先节欲”的观点。......
2023-10-27
曾在很漫长的一段时间里,约瑟夫·海顿自觉活得猪狗不如,这些异乎寻常的宏伟篇章与之关系非同小可。相对于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两个厚脸皮的孩子来说,约瑟夫·海顿理所当然成为任意挥霍的库存,四周有草地和树荫,作为彼此忠实的陪衬。约瑟夫·海顿与这个女人之间长达40年的漫长婚姻印证了恶魔对音乐的诅咒。海顿被排除了,是天赋与机缘巧合注定了他将与音乐拥抱一生。慈祥细腻的天性促使海顿积极尝试各种可能。......
2023-10-27
就是你了,音乐之母。影像浸入体魄,实物依旧迷离记忆已沉淀为天然风骨就是那只鸟,巫一般地闪烁,傩一样地咆哮与舞蹈音乐之母,她无时无刻不在提示你们扯下荒凉的面罩随心之所愿,跳跃,奔跑……......
2023-10-27
——利奥波德·莫扎特亲爱的沃尔费尔爸爸,在若干年后的中国,某个角落平庸而渺小的我,要向你倾吐衷肠:我真的希望你从来就没有带着沃尔费尔离开家乡!我真的希望肉身凡胎的天使只要点亮萨尔茨堡属于你们自己的那一间房就已足够消减我铺天盖地的歉疚和哀伤!......
2023-10-27
“宽口径”国民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基础美育,其具体实施途径的明确,涉及理论与技术方面诸多具体的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身就是现代化,“宽口径”国民音乐教育是一个以基础应用为中心的系统性公益工程,在古今中外、传统与现代之间务必寻求到平衡点,以维持理论与实践基础的稳固性。......
2023-10-27
目前在国内通行的中国音乐史教材和作为学术论著的中国音乐史图书,与本科教学实际需求的衔接之间,还有一些难题亟待解决。同时,笔者在求解上述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由此及彼,引发有关国民音乐教育实践途径的方法和理论的思考,得以让问题本身由浅入深,促使一些重要事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本文的中国音乐史教材改写这一核心议题的立论依据。......
2023-10-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