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了,音乐之母。影像浸入体魄,实物依旧迷离记忆已沉淀为天然风骨就是那只鸟,巫一般地闪烁,傩一样地咆哮与舞蹈音乐之母,她无时无刻不在提示你们扯下荒凉的面罩随心之所愿,跳跃,奔跑……......
2023-10-27
1
很多扇门横亘在我的前面
以基督的名义
敞开,然后关闭
周而复始
如果我不是当了教师
不得不需要讲授
这许多扇门
任凭你怎么敞开
我没兴趣走进
不论你怎么关闭
我也不会开启
因为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欧洲有个
阴森恐怖的中世纪
与浪漫而又神秘的古希腊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
我就感觉到我内心的追求与重负
高于常人
我本能地拒斥着
文献影像和生活情状中的灰暗和凄厉
我想时刻处在光明里
让生命与精神的存在轻松些
这就是从那以后一直到今天的一个事实前提
很显然,这些话一直就是
为舒缓情绪才显得还有那么点用处的废话
就像此刻,中世纪,所有的门
我必须出出进进
麻木地,或者
魔障般地
2
作为横亘整个中世纪音乐发展的主轴
格里高利圣咏
把情感视为洪水猛兽
遵循上帝的旨意,音符基本只得级进进行
其实单纯看起来这真的不算太过
宗教信仰嘛,本该庄严肃穆一些
想想一些人的放浪形骸阴险毒辣寡廉鲜耻忘乎所以
给点生猛颜色看看也算是为民除了害
是否就包含有这番考虑
事情如果有这么简单的话
欧洲的浪漫主义就不需要等到19世纪了
中世纪这一千多年漫长的岁月
这样那样的什么主义、流派、思潮
都能悉数解决到毛都不剩了
当然,这是天真得不能再天真的废话
美国学者杰里米·尤德金的著作《欧洲中世纪音乐》
给我们展示了如下一副恐怖的画面
13世纪的塞浦路斯
十字军以基督的名义攻打尼科西亚
他们砍下俘虏的头
像石头一般掷向城墙
还有
刹那间就淹没了
我对格里高利圣咏所残存的最后一丝敬意
基督当初为了公理而慷慨就义
此等感天动地之举到了中世纪居然成了
狂暴贪欲、战乱劫掠和屠戮无辜的正当理由
在教士们虔诚地做日课和弥撒的时候
在波埃修斯撰写《音乐的体制》这部美学名著的时候
在音乐家规多将二线谱发展成四线谱并发明“规多手”的时候
在八个教会调式和六声音阶成为稳定体系的时候
在格里高利圣咏扩展成附加段、继叙咏、宗教剧的时候
在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基础的
复调音乐奥尔加农、第斯康特出现的时候
在巴黎圣母院以莱奥南和佩罗坦为代表的音乐家们辛勤耕耘
将中世纪音乐推向高峰的时候
在挣脱了圣咏束缚走向世俗表达的孔杜克图斯出现的时候
在克劳苏拉引领着经文歌出现的时候
愚昧者的狂热,不独中世纪存在
今天这个时代,直观印象就是
自认为聪明绝顶者
为损人利己而冲锋陷阵
《20世纪西方哲学名著导读》告诉我
1870年的尼采
目睹普鲁士兵团神勇威武地开赴前线
《权力意志》的写作灵感油然而生
是啊,意志,不管它多好多坏
盲目与理智常常就只是角度问题
在宏大的意义框架下
存在无时无刻不被控制在手
内在的波涛汹涌显现的结局迥异
存在永无可能石头一般沉默
否则多无聊啊
中世纪
或黑暗的、或忧伤的,无序的
从维度来展开辩证
它全盘愚弄你
它就是要你栽跟头
整整一个流程都被证明
宿命的试验品的
牲畜一般的意志
那种出自信仰的恐怖
它无从说服它不在撒谎
可怕令人不敢端详
欲望和野蛮
没有因弥撒曲严厉的理性规则而消减
一个绵延千年的掌掴
理性,只是一朵错开的花
3
我想象站在高大精致的教堂穹顶之下的
那一番心情复杂
多年之后
当我自认为看透了某些事实而对理性的某些定义
完全失去了耐心甚至忍不住满怀鄙夷的时候
中世纪音乐,又以其异乎梯状的轨迹
颠扑狂野的归心
汉斯-皮特·冯·派希克[德](文)和
尼古莱·斯米尔诺夫[德](图)的
《中世纪史话》里,难以理解的庄园和阳光
我思想的进程满是不可言喻的动摇
中世纪?这阴冷苍凉蠕虫遍布的墙壁
起垄犁在开垦
广袤坚硬而又肥沃殷实的土地
三年轮种法,解决吃饭问题
还有,歌声飞扬的节日与丰盛的宴席
这命定的逻辑无可闪避
生的快乐荒无踪迹
往前赶的秘诀,唯以基督的名义
这一丝一毫的香
各种各样的角度
仿佛自由的天际
4
乡愁,艰深晦涩的爱情
陷人于深渊万丈的梦想、觊觎
在这个1096年到1291年的长夜轮回里
唱着骑士歌曲的十字军
以基督的名义,东进
以铲除异教徒的名义
转嫁其日益膨胀的危机
想想这是主张禁欲和忍受现实苦难的上帝
干出来的英雄业绩
理论惯用辩证的伎俩
中世纪音乐就是音乐
它是今天重要的根基
教徒和信众的生活小心翼翼
绝大部分愚昧盲从
天生作为贪欲和利益集团的炮灰
教会音乐,是这些信息的赤裸传递
所以,要一分为二,要看开些
特别是作为诗歌来描述的时候
要给看客奉上光明积极的意义
好坏客观看纵横依托的丰富维面
否则的话
那你就太不成熟了,太任性了
看看贵族和僧侣们手中(www.chuimin.cn)
那些从东方拿来的重要乐器
铜鼓、长号、小号、大型管风琴
还有为歌舞伴奏的竖琴、七弦琴
鲁特琴、索尔特丽琴、中小提琴
殖民与后殖民的前形态
让沉睡的文化深潭互相流淌
促进记谱法、复调对位、音乐段落结构的发展
让音乐中的世俗因子和感性体验与日俱增
这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美好旅程
谁敢逆潮流而动来否定呢
想想今天的音乐幸福从中而来
想想吧
5
从杰里米·尤德金的《欧洲中世纪音乐》
在成千上万犹太人和其他无辜人群遭受屠戮的惨叫声中
我思考着“根基”的含义
戈利亚德歌曲
关于酒、女人、冷嘲热讽等等话题
蓬勃于中世纪音乐的野史
这种驱逐压抑与无聊的精神快餐
与后世直至今天的表征连理
比如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
关于内容与形式的空间,苦行僧与及时行乐
潮流和过程
剧变之前的中世纪
无奈与恐惧已成灵与肉的基本质地
到处都开着天窗
可能够垂下来的阶梯
寥寥无几
因为你还没到时候
可怜巴巴的抗拒必遭无情扫荡
从南方到北方
法国游吟诗人歌曲,骑士们一路高歌
如困兽试图破毁坚硬的樊篱
旋律的线条与弥撒曲不无联系
可它的表达必然要突破通常的戒律
以中世纪之贫乏——假使你并不痛惜
层层叠叠的粗布衣裳
已不能封锁中世纪女人表情达意的躯体
唯有酒,可以猖獗一些
讽刺与辩论,唱唱歌而已
我就不信你能有指着教皇权贵的鼻子破口大骂的那般刺激
骑士,因你们大都是既得利益者
直至13世纪下半叶普通市民来接力
我讨厌道德说教,很多的细节与说法
因年代久远,对你们已经失去了公平的含义
因我们只能借助通常的线索和条理
无序、动荡和变迁必然伴随
多少形而下的血泪和悲凄
可是,骑士
哪怕就以你的愚忠和蛮勇
你该反思
无论时光流逝,星移斗转
整个中世纪,这弥足珍贵的音乐资源
我顶礼膜拜,这唯一的深深的思念
我渴望成为她的兄弟,因我们内在的同盟
我一次次为之震撼,一路向前,责任不容躲闪
贞德,贞德
整个中世纪,这绝无仅有的雷霆般的光闪
十六岁的奥尔良少女贞德依旧天真烂漫
十七岁,十八岁,十九岁
虔诚英勇浩瀚乾坤的青春史诗,让昏睡了千年的阳光
蓦然瞪亮双眼,瞬间涤荡重重黑暗
自由女神,法兰西民族英雄,圣女
独孤真骑士,铁马金戈,从中世纪到今天,到明天
永恒地穿越着敌人的封锁线
她带来了不计其数的各种各样的深刻的胜利果实
在此仅就音乐方面来说说吧
1845年,席勒创作歌剧《贞德》
1878—1879年,柴可夫斯基创作歌剧《奥尔良的少女》
1934—1935年,阿尔图·奥涅格创作清唱剧《火刑台上的贞德》
等等等等。所以,无关公平不公平,你们该反思
浩浩荡荡的中世纪骑士,沉湎于酒色的游吟诗人们
她非尔等结晶,而是光荣反证
她以正义之剑驱逐营妓,守护圣者的清纯
编年史的记录尚不足以净化和升华,她需要审美传递
她本该拥有一份那个时候的音乐传世经典,出自
你们之中正义良知尚存人士之手
可是,没有
千年中世纪,这就是理由
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无可言喻的新高度
已有的音乐材料、手段以及至关重要的创作自由
无力建构应有的效果,正如约翰内斯·廷克托里斯于1477年所言
“从有学识的观点看,40年前创作的音乐没有一首是值得一听的”
贞德殉难于1431年
那时,中世纪新艺术代表人物马肖和兰迪尼早已去世
文艺复兴音乐家邓斯泰布尔到1440年前后
才让音乐有了扣人心弦的提高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明确主题的音乐几乎从来滞后于文字标榜的意义
她华丽、从容、脱俗,在世俗的层面却又如此严肃且话题敏感
面对如此巨大而又阴森的局限
历史唯物主义也总是充满了四平八稳的同情
我看于润洋的《西方音乐通史》
还是朱迪斯·M.本内特、C.沃伦·霍利斯特的
《欧洲中世纪史(第10版)》
还是其他的研究成果
任何的观感,在即将抵达嘴唇边上的时候
我忍不住地肉跳心惊——这是我的局限
无所谓渺小和伟大,唯剩漫无边际的行程
6
很多的事迹都能说明一个道理,11世纪的欧洲
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学
与教会以及权贵阶层保持着天然的距离
115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颁布敕令
赐予中世纪大学生们言行及某些方面一些特别的权利
而早在八九世纪,加洛林文艺复兴,就很有成绩
音乐又怎能不取得重大的进展甚至是创造奇迹
意志无所谓众寡,干干净净的道路上
偶或擦出一两点火花
与它周围的沉默区别不大
人们已经习惯这样了
它体现为身体与灵魂的潜移默化
从(瑞士)瓦尔特·吕埃格总主编
(比)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主编的
《欧洲大学史(第1卷):中世纪大学精装》中得来的线索
整个中世纪,波埃修斯一直处在音乐教学的中心
音乐的崇高混迹于数学的思想
上帝让它这样它就不能那样,它让你的耐性钢铁一般成长
它唱着歌,不停地触摸宇宙深处的神光
它饿着肚子,可它就像吃撑了一样两眼放光
它自给自足的自由,艺术如前后左右的枷锁
它无知无畏的交付,内在如上帝完美的结构
三拍子节奏加剧了体验,时间几乎静止
维特里说:我不会让你们这些家伙得逞的
1321年,穆里斯写《新音乐艺术》
列日的雅各说:我也不会让你们这些家伙得逞的
根植于不同的土壤,它们本来互为连理
二拍子、等节奏、新的对位音响,让知与行都能宽敞一些
世人将暧昧的意淫给了马肖——情感、修辞、音乐——
自然女神的三个孩子名义上是冲着成就而来
崇高与本能,混杂着像我这样的人的一脸坏笑
中世纪沉闷似铅的法国天空,一些变化占据了上风
意大利的兰迪尼终止式,让音乐骤然拥有了鲜明的活力
7
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1348—1350年,黑死病
它们得以在诗歌中留下印记,因上帝已玩不起这类游戏
正如音乐之美,它可以是寻常土地的娇宠
它的深刻和进展应源于自然而然的规律,它们平等吗
平等作为恒常之力,总为人们所痴迷
中世纪的方向高于肉体,从旧艺术到新艺术
音乐规则的变迁一如劫后余生们猛醒的呼吸
阿尔卑斯山人对于教会音乐的冲动和激情
是枷锁重重的爱欲之困兽犹斗的鲜血淋漓
在9世纪以后的复调音乐中,格里高利圣咏的威严一如既往
可它累积在身上的岁月,漫长的统领与变化
铸就了欧洲大块版图信仰上帝的基本需要与精神象征
毫无疑义,千年中世纪,大功告成
特利马尔其翁盛宴和基督的饥饿疗法
在严重悬殊的时空非对称轴系上演了一出惨烈的光复平衡
有关国民音乐教育之诗说中西音乐史的文章
就是你了,音乐之母。影像浸入体魄,实物依旧迷离记忆已沉淀为天然风骨就是那只鸟,巫一般地闪烁,傩一样地咆哮与舞蹈音乐之母,她无时无刻不在提示你们扯下荒凉的面罩随心之所愿,跳跃,奔跑……......
2023-10-27
——利奥波德·莫扎特亲爱的沃尔费尔爸爸,在若干年后的中国,某个角落平庸而渺小的我,要向你倾吐衷肠:我真的希望你从来就没有带着沃尔费尔离开家乡!我真的希望肉身凡胎的天使只要点亮萨尔茨堡属于你们自己的那一间房就已足够消减我铺天盖地的歉疚和哀伤!......
2023-10-27
明清的历史,时间上分别为1368—1644年、1616—1911年。中国音乐则在民歌小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歌舞音乐等重大领域源流归宗,星河璀璨,和而不同。弘治、正德、嘉靖年间的转机,使得音乐艺术的发展终于又有了出头之日。此番改良,促使传奇戏的发展抵达黄金时期,昆曲也因此成为官方戏曲的代表而被视为雅部之首。在如此时代氛围中,髙濂以他作为戏曲家和养生学家的身份与眼光,提出“养生有方,首先节欲”的观点。......
2023-10-27
“宽口径”国民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基础美育,其具体实施途径的明确,涉及理论与技术方面诸多具体的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身就是现代化,“宽口径”国民音乐教育是一个以基础应用为中心的系统性公益工程,在古今中外、传统与现代之间务必寻求到平衡点,以维持理论与实践基础的稳固性。......
2023-10-27
罗马的殿堂原来以传播科学闻名,现在却回响着乐器演奏和歌唱的声音;从前这里是哲学家被欢迎的地方,如今被歌唱家和音乐教师替代。——《古代社会和宗教生活中的音乐》第391页古希腊,从此,谁在峰巅?——因古罗马的痴迷。三两猿啼,形迹可疑基督专权痛下杀手之时,理还是理,音乐怎会一无是处它们当被遴选,可是已无人,更是无力几具软绵绵的躯体,羔羊一般挤进赎罪的队列余韵撕咬着断壁残垣,声声叹息我想说,古罗马!......
2023-10-27
目前在国内通行的中国音乐史教材和作为学术论著的中国音乐史图书,与本科教学实际需求的衔接之间,还有一些难题亟待解决。同时,笔者在求解上述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由此及彼,引发有关国民音乐教育实践途径的方法和理论的思考,得以让问题本身由浅入深,促使一些重要事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本文的中国音乐史教材改写这一核心议题的立论依据。......
2023-10-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