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10 菲多·凯特鲁克菲多·凯特鲁克是苏联著名的动画大师。1976年,菲多·凯特鲁克被授予苏联国家奖。其中第三部是菲多·凯特鲁克和根纳季·索科尔斯基共同执导的。1993年4月,菲多·凯特鲁克和其他三位著名的动画师成立了莎尔工作室和动画学校。菲多·凯特鲁克的作品脱离了动画片多以神话、民间故事等为题材的局限,而是结合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立意深刻,严肃而不失幽默。......
2023-10-15
格鲁克在他的歌剧创作中对意大利正歌剧进行了改革。这种改革在他的《奥菲欧与尤里迪茜》(Orfeo ed Euridice)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格鲁克的歌剧以其简洁、质朴、自然而令人感动,他力图将一切多余的东西删除。他认为歌剧序曲应该与歌剧的内容融为一体。《奥菲欧与尤里迪茜》的序曲与歌剧是反衬的关系,与幕启后牧人们和奥菲欧哀悼尤里迪茜死亡的音乐在速度和气氛上形成对比,而且序曲直接导入第一幕。
格鲁克用乐队伴奏的宣叙调,代替过去歌剧常用的干宣叙调,使宣叙调不再是一种完全脱离于咏叹调的不重要的段落,而是与人物的动作、情绪联系更密切的组成部分。《奥菲欧与尤里迪茜》第一幕的开始及结束前向神灵抗议的宣叙调段落,就推动着音乐的戏剧性发展。
格鲁克反对过度华丽的咏叹调,追求人物情感的真切表达。《奥菲欧与尤里迪茜》第三幕的重要咏叹调《没有尤里迪茜我该怎么办》(Che farò senza Euridice?)非常朴素克制,节奏整齐均衡,旋律多在分解和弦上进行,回避装饰性的花腔和大跳音程,体现出简洁、自然的古典风格特征。(www.chuimin.cn)
格鲁克在歌剧中恢复了古希腊悲剧合唱队不可替代的作用。《奥菲欧与尤里迪茜》第一幕牧人的合唱中,穿插着奥菲欧对亡故妻子的三次呼唤,以深切而沉重的悲哀开启了整部歌剧;第二幕地狱幽灵的合唱与乐队的气氛烘托,是该剧最生动的场面。
此外,格鲁克还吸取了18世纪管弦乐曲已经取得的成果,以乐队各声部明确的记谱法代替了通奏低音的写法。他还请人专门为这部歌剧编创舞蹈,使其与戏剧情境相符合。对舞台的布景,他也要求符合戏剧的整体效果,不再单纯追求复杂豪华。
有关音乐基础知识的文章
图9—10 菲多·凯特鲁克菲多·凯特鲁克是苏联著名的动画大师。1976年,菲多·凯特鲁克被授予苏联国家奖。其中第三部是菲多·凯特鲁克和根纳季·索科尔斯基共同执导的。1993年4月,菲多·凯特鲁克和其他三位著名的动画师成立了莎尔工作室和动画学校。菲多·凯特鲁克的作品脱离了动画片多以神话、民间故事等为题材的局限,而是结合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立意深刻,严肃而不失幽默。......
2023-10-15
勒内·格鲁塞:法国著名的东方学家,亚洲史学研究界的巨擘,1885年生于法国东南部城市格勒诺布尔,毕业于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蒙彼利埃大学的历史系,“一战”期间在法国军队中服役。《东方的文明》是勒内·格鲁塞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四卷分别为“近东与中东的文明”“印度的文明”“中国的文明”“日本的文明”。《东方的文明》行文细腻优美,表现出作者对东方璀璨文明的赞叹与欣赏。......
2023-07-03
这首民歌的歌词共有17段,讲述的是兰花花凄美的爱情故事,歌曲内容与民间传说大体相同。陕北民歌中的甩腔在信天游中较为多见,一般运用在首句的尾音。......
2023-10-26
■韩朝阳※鲁克鲁克,原名邱建民,大头村人,著名儿童文学家。鲁克在儿童文学领域笔耕不辍,成果丰硕,《谁丢了尾巴》获全国第二次少儿文艺创作二等奖,《鲁克童话新作选》获新时期优秀少儿读物二等奖、首届冰心儿童图书优秀奖,《365夜知识童话》获1994年全国少儿科普优秀图书二等奖。他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是全国“科学童话十家”之一。......
2023-09-27
1930年聂耳到达上海。7月,聂耳以“黑天使”为笔名发表《中国歌舞短论》一文,批评黎锦晖和他的明月歌剧社,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冼星海曾给予聂耳高度评价:“他创造出中国历史上没有的一种民众音乐。”冼星海,作曲家,被誉为“人民的音乐家”。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勒令北京的音乐院系全部停办,冼星海再次回到岭南大学学习,担任管弦乐队队长和音乐助教员。1945年10月30日因肺炎病逝于异国。冼星海的音乐创作体裁十分丰富。......
2023-10-26
巴罗克建筑的总体风格是豪华、夸张。[2]巴罗克音乐到底什么样?我们先从听觉上来概括一下巴罗克音乐的总体特征:第一,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
2023-10-29
瓦格纳提出了“整体艺术”的概念,并付诸实施,他要求自己的歌剧像古希腊戏剧那样是诗词、音乐、表演、舞台灯诸多艺术综合的整体艺术品。在瓦格纳看来,脚本不仅仅是提供歌唱的形式框架,而且能充分显示出音乐与戏剧之间的紧密关系。瓦格纳运用了独创的音乐手段来达到他所渴望的乐剧风格。主导动机的手法集中体现了瓦格纳乐剧音乐的交响性思维特征,无论是动机的呈示、对比还是变化都组织在丰富而复杂的声乐和管弦乐复调织体之中。......
2023-10-26
无论柄之长短、皮面或木面、圆形或梨形音箱、起源于中国或外国,只要是抱弹的,通过推引手法发出“pi、pa”声者均被称为琵琶。出现得最早的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秦琵琶(即弦鼗)和汉琵琶(阮咸),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两种琵琶: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在西域琵琶传入以后,汉琵琶与之逐步融汇在一起,大约在明代以前孕育、演变成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弹拨乐器——曲项多柱琵琶。......
2023-10-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