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诞生于西方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代初期,其前身包括古希腊时代的悲剧、中世纪的教仪剧和田园剧、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最重要的是15世纪末意大利一些宫廷中穿插在喜剧幕间表演的幕间剧。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高峰出现在17世纪末的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这一时期的歌剧创作和演出活动日渐繁荣,形成了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形式。......
2023-10-26
在巴洛克晚期,几位大师共同代表着巴洛克走向古典主义的分水岭,在他们的晚年,新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已经开始在欧洲兴起。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出生于威尼斯,从小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并接受神职教育。他从1704年开始作曲,他的作品都是为特定的演奏者和场合而作的。他共创作了超过500首协奏曲,其中独奏协奏曲约有350首,这其中约三分之二都是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因为他自己就是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他出版于1725年的作品8中,前四首协奏曲非常出名,被合称为《四季》(The Four Seasons)。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一系列奏鸣曲以及至少49部歌剧和一些宗教与世俗声乐作品。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出生于德国哈雷(Halle),他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一生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创作歌剧,共创作了40多部。他的歌剧通常采用历史、神话和浪漫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如《恺撒大帝》(Giulio Cesare)和《阿尔齐娜》(Alcina)等,在质量上远超同时代人。这些歌剧在亨德尔去世之后被长期埋没,直到20世纪才得以复兴。亨德尔影响力最大的作品是他的清唱剧(oratorio),他首创了用英语演唱的清唱剧,并把创作歌剧的经验用到清唱剧上,特别是在合唱的创作上显示出超凡的天才。合唱在他的清唱剧中不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往往在作品中处于中心地位。他最著名的清唱剧是1742年上演的《弥赛亚》(Messiah)。亨德尔于1727年为英国国王乔治二世加冕所创作的加冕颂歌《牧师扎多克》(Zadok the Priest)至今仍是英国国王加冕典礼时使用的音乐。除了众多声乐作品,亨德尔也有很多杰出的器乐作品,例如他的两套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Water Music)和《皇家烟火音乐》(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都是广受欢迎的作品。(www.chuimin.cn)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出身于德国中部一个著名的音乐家族,他不仅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也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伟大、最杰出、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巴赫一生不仅创作了海量的作品,其作品质量也极高,除了歌剧,他几乎涉猎了他那个时代所有的音乐体裁。在声乐方面,他创作有康塔塔(cantata)、受难曲(passion)、经文歌、弥撒曲、清唱剧等;在器乐方面,他创作有协奏曲、奏鸣曲、组曲、各种键盘体裁。尽管巴赫没有开创新风格,但他的创作广纳了德、意、法等国的音乐手法,并以娴熟的复调技巧呈现,展现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与深奥的思想。巴赫的复调音乐在其去世后被视为过时之物,其成就在数十年里未得到应有的评价,他仅仅作为管风琴演奏家与教师而闻名。虽然莫扎特、贝多芬等大作曲家均对巴赫推崇备至,但直到浪漫主义时代,作曲家门德尔松于1829年在柏林改编并指挥巴赫的《马太受难曲》(St.Matthew Passion),才使乐坛正视巴赫音乐的价值。浪漫早期以后的作曲家也多受巴赫影响,此后数代音乐家对他的作品进行了发掘、研究、整理和推广,巴赫逐渐恢复了崇高的地位。在他的声乐作品中,除了《马太受难曲》,著名的还包括一系列教堂康塔塔、《B小调弥撒》等;在他的器乐作品中,著名的包括《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Well-Tempered Clavier)、《法国组曲》(French Suites)、《英国组曲》(English Suites)、《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六首一套《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六首一套《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Sonatas and Partitas for Solo Violin)、六首一套《无伴奏大提琴组曲》(Cello Suites)、《音乐的奉献》(The Musical Oあering)、《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等。
有关音乐基础知识的文章
歌剧诞生于西方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代初期,其前身包括古希腊时代的悲剧、中世纪的教仪剧和田园剧、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最重要的是15世纪末意大利一些宫廷中穿插在喜剧幕间表演的幕间剧。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高峰出现在17世纪末的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这一时期的歌剧创作和演出活动日渐繁荣,形成了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形式。......
2023-10-26
在巴洛克时期,器乐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与这一时期的声乐并驾齐驱。作为巴洛克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小提琴家之一,科雷利几乎只为弓弦乐器创作。管风琴的制作在巴洛克时期有了很大的进步,17世纪管风琴音乐最发达的地方是德国,大部分著名管风琴作曲家都集中在信仰路德教的德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巴洛克晚期的作曲家J.S.巴赫和19世纪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也曾受到他作品的影响。协奏曲在16世纪就已经出现,并在巴洛克时期有了很大发展。......
2023-10-26
这首民歌的歌词共有17段,讲述的是兰花花凄美的爱情故事,歌曲内容与民间传说大体相同。陕北民歌中的甩腔在信天游中较为多见,一般运用在首句的尾音。......
2023-10-26
(二)“情感论”在整个巴洛克时期,不少音乐家和理论家都在关注音乐如何打动听众的情感这个美学问题。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想用音乐来抓住或唤起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状态,如愤怒、激动、欢喜、忧伤等。特别是到了巴洛克晚期,器乐的创作几乎已经处于主导地位了。在巴洛克晚期,最初的钢琴也出现了。这些发展使巴洛克时期的乐队的色彩更加丰富。......
2023-10-31
瓦格纳提出了“整体艺术”的概念,并付诸实施,他要求自己的歌剧像古希腊戏剧那样是诗词、音乐、表演、舞台灯诸多艺术综合的整体艺术品。在瓦格纳看来,脚本不仅仅是提供歌唱的形式框架,而且能充分显示出音乐与戏剧之间的紧密关系。瓦格纳运用了独创的音乐手段来达到他所渴望的乐剧风格。主导动机的手法集中体现了瓦格纳乐剧音乐的交响性思维特征,无论是动机的呈示、对比还是变化都组织在丰富而复杂的声乐和管弦乐复调织体之中。......
2023-10-26
18世纪下半叶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同音乐史中的诸多乐派一样,仅仅是一种概括性的称谓,乐派中的重要人物各具特点。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被誉为“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因为这两种体裁都是在他的创作中确立了古典主义的典范样式。......
2023-10-26
但他越过前人筑起的丰碑将复调音乐推向最高峰,成为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复调音乐演奏家。德国民歌、民间器乐以及在民歌基础上产生的新教众赞歌是巴赫音乐语言素材的基础。由于斯卡拉蒂的创作生涯跨越了巴洛克晚期和前古典主义的过渡时期,他的音乐创作既继承了巴洛克风格的传统特征,又具有前古典风格的审美趣味。......
2023-10-31
那次的专访非常成功,我们从音乐聊到人生,从歌唱的故事聊到生活的细节,采访结束时,波切利欣然在我最喜爱的唱片签上了他的名字。记得在等待采访音乐大师多明戈时,我再次遭到保安和其经纪人的强行阻拦,大师突然出现,用手把我护在身边,示意在场的所有人“我愿意回答她的问题,你们让开!”......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