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世纪宗教音乐家:音乐基础知识

中世纪宗教音乐家:音乐基础知识

【摘要】:在音乐史中,通常把公元5世纪西罗马灭亡到14、15世纪之交看成是西方音乐的中世纪时期。西方音乐在这一时期有很大发展,无论是宗教领域还是世俗领域,都涌现出了大量杰出的音乐家。在中世纪的基督教会,音乐在礼拜仪式中占有核心位置。礼拜活动中唱诵经文的活动称为圣咏,格里高利圣咏使用于罗马教会礼拜仪式,以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其表现肃穆、风格朴素,也被称为素歌。他曾对莱奥宁的《奥尔加农大全》进行润色和修订。

音乐史中,通常把公元5世纪西罗马灭亡到14、15世纪之交看成是西方音乐的中世纪时期。西方音乐在这一时期有很大发展,无论是宗教领域还是世俗领域,都涌现出了大量杰出的音乐家。

在中世纪的基督教会,音乐在礼拜仪式中占有核心位置。礼拜活动中唱诵经文的活动称为圣咏(chant),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使用于罗马教会礼拜仪式,以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其表现肃穆、风格朴素,也被称为素歌(plainsong)。早期素歌的创作者已不可考,但素歌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继续咏(sequence)的形式,即为“哈利路亚”段落的花唱填上歌词,最后脱离原本的素歌,成为独立段落。9世纪前后,今天瑞士境内的圣加尔修道院(Abbey of Saint Gall)的僧侣诺特克(Notker Balbulus,约840—912)是继续咏的重要创造者。宗教剧(latin drama)是格里高利发展中出现的另一种形式,其中包含简单的对话,含有戏剧性因素。重要的宗教剧作者包括著名的女修道院院长希尔德加德·冯·宾根(Hildegard von Bingen,1098—1179),她的作品约有80首留存下来,数量远超绝大多数中世纪作曲家,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她创作的宗教剧《美德典律》(Ordo Virtutum)。(www.chuimin.cn)

在格里高利圣咏发展成为多声部复调音乐奥尔加农(organum)之后,中世纪后期的巴黎圣母院乐派(Notre-Dame School)中出现了两位重要的作曲家:莱奥宁(Leonin,约1135—1200),1180年左右被任命为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管事,他是诗人和作曲家,作有一部《奥尔加农大全》(Magnus Liber Organi),这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复调音乐文献之一;佩罗坦(Perotin,活跃于约1200)的生平较少为人所知,我们只能从一些间接的文献中了解到他是莱奥宁之后的人。他曾对莱奥宁的《奥尔加农大全》进行润色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