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常见声乐体裁概述-音乐基础知识

常见声乐体裁概述-音乐基础知识

【摘要】:可以说《白毛女》的音乐素材是在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创作而成。这些富有创造性的特征使《白毛女》成我国歌剧创作里程碑似的作品。在遭到甫志高背叛,被捕入狱后,面对敌人的酷刑、恐吓和利诱,江姐不为所动,坚决对抗敌人,最后慷慨就义。该剧成为第二次歌剧高潮的代表作品,并对此后的越剧、川剧、潮剧、评剧、舞台歌剧、电影、京剧、电视剧、黄梅戏、吕剧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3.歌 剧

《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的代表之作。新歌剧是在延安文艺整风后,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者在秧歌剧创作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并借鉴了20世纪20、30年代以来我国歌剧创作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一种既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代表作有《白毛女》《刘胡兰》等。

《白毛女》创作于1945年,于1945年4月在延安首演。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情节根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加工改编而成。这是一部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引下诞生的大型新歌剧。

歌剧共分五幕。剧本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热烈歌颂了新社会,形象地说明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指出了农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

《北风吹》是《白毛女》中家喻户晓的选段,音乐素材来自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农村妇女上坟的哭腔音调写《刀杀我,斧砍我》;以山西秧歌《捡麦穗》创作了《十里风雪》;以河北梆子等激昂的音调创作了《我要活》等唱段。可以说《白毛女》的音乐素材是在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创作而成。

《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第一,歌剧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第二,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第三,歌剧的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加以发挥创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第四,歌剧的表演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这些富有创造性的特征使《白毛女》成我国歌剧创作里程碑似的作品。(www.chuimin.cn)

江姐》改编自小说红岩》,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和金砂作曲,是中国歌剧史上复演率最高的歌剧。

1948年,江姐作为地下党员,去往川北革命根据地发展华蓥山游击队。在去的路上,江姐听到她的丈夫彭松涛同志壮烈牺牲的消息。她强忍悲痛率领队伍参加了武装斗争,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在遭到甫志高背叛,被捕入狱后,面对敌人的酷刑、恐吓和利诱,江姐不为所动,坚决对抗敌人,最后慷慨就义。作品塑造了江姐英勇、伟大的革命女性形象,展现了她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和英勇本性。

全剧以四川民歌为基调,广泛吸收川剧、越剧、京剧、四川清音、四川扬琴的音调加以创作,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有强烈戏剧性的作品。在音乐上通过旋律、节奏、歌词、唱腔、唱法的变化,表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红梅赞》《绣红旗》《五洲人民齐欢笑》《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等都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唱段。

《红梅赞》是《江姐》中广为传唱的作品,是该剧的主题曲。歌曲赞颂红岩山凌寒独自开的红梅,不但是对江姐伟大人格的赞许,更是对一代革命先烈舍生取义、为国为民、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的讴歌。这是一首典型颂歌形式的作品,采用单三部曲式结构,属七声徽调式,结构方整,旋律高亢坚定,多处使用七度、八度的跳进音程,使全曲开阔而明朗。一字多音的句式朴实悠长,用红梅的傲雪,预示江姐一样不畏牺牲的革命英雄用自己的牺牲,终将换来革命的最终胜利,黎明前的黑暗即将结束,革命将迎来明媚的春天。

该剧成为第二次歌剧高潮的代表作品,并对此后的越剧、川剧、潮剧评剧、舞台歌剧、电影、京剧、电视剧、黄梅戏、吕剧等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