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探索少数民族民歌的多样性

探索少数民族民歌的多样性

【摘要】:讲述了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因反对达尔汗王的倒行逆施而被投入监狱,被其妻救出后,继续领导蒙古族人民举行武装起义,与封建王爷、反动军阀做坚决斗争的故事。20世纪40年代经王洛宾改编之后,《阿拉木汗》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成为传唱较广的维吾尔族民歌之一。朝鲜族民歌中最广为流传的是抒情谣和农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阿里郎》《桔梗谣》《道拉基》等。

4.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东北三省、新疆、甘肃、青海等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蒙古族民歌按体裁可以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类。长调节奏自由,曲调悠长舒展,有浓厚的草原气息,如牧歌、思乡曲、赞歌等;短调节奏紧凑、曲调短小,如狩猎歌、叙事歌等。

《嘎达梅林》原是蒙古族长篇叙事诗。“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他在王府担任的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讲述了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因反对达尔汗王的倒行逆施而被投入监狱,被其妻救出后,继续领导蒙古族人民举行武装起义,与封建王爷、反动军阀做坚决斗争的故事。叙事歌曲《嘎达梅林》由安波整理并译配了四段歌词。运用了段落重叠的手法,基本保持一字一拍一音,节奏舒展从容、深沉有力,歌曲音调宽广豪迈、感情真挚。

5.维吾尔族民歌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因处于丝绸之路的要道,维吾尔族吸收多民族文化精髓,发展成独特的音乐文化传统。传统的维吾尔族民歌从题材上可以分为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等,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是其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体系。维吾尔族民歌多切分节奏,曲调细腻富有装饰性。(www.chuimin.cn)

《阿拉木汗》主要流行在吐鲁番。歌曲采用一问一答的表现形式,风格活泼风趣,旋律具有歌唱性,节奏富于舞蹈性,频繁的切分节奏运用,使旋律更加轻快活泼。20世纪40年代经王洛宾改编之后,《阿拉木汗》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成为传唱较广的维吾尔族民歌之一。

6.朝鲜族民歌

朝鲜族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三省的朝鲜人。我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大部分聚居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的音乐曲调抒情优美,有强烈的律动感,节奏多为三拍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朝鲜族民歌中最广为流传的是抒情谣和农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阿里郎》《桔梗谣》《道拉基》等。

《阿里郎》在朝鲜族地区广为流传,发展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内容表现爱情。旋律流动采用小幅度环绕式进行,曲调起伏较大,富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