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回国后,冼星海被国内如火如荼的抗战所感染,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对全国抗日军民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就是冼星海的代表作品。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冼星海参加了洪深领导的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战时移动演剧第二队,赶赴苏州、南京、洛阳等地开展文艺救亡宣传。......
2023-12-03
聂耳(1912—1935),作曲家,被誉为“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原名聂守信,字子义,又作紫艺。“聂耳”是后来进入明月歌舞团之后他自己改的名字。聂耳祖籍云南昆明玉溪,在求实小学读书期间,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跟一位木匠学会了吹笛,又跟老师学二胡、三弦等民族乐器,还参加了学校的乐队。中学阶段,聂耳对“洞经调”产生了浓厚兴趣,积极学唱各种革命歌曲,又接触到了钢琴等西洋乐器。1927年聂耳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主修英语。他在业余时间也学习音乐,恰好邻居是学校的音乐老师,聂耳通过他的指导开始学习小提琴和吉他。1930年聂耳到达上海。1931年3月28日参加了“联华歌舞学校”的招考,被录取为练习生。在联华歌舞学校期间,跟王人艺学小提琴,后来又跟随意大利教师杜思卡学习,还自学钢琴、和声、歌曲作法,也常常向黎锦晖请教,聂耳的音乐水平在此时得到很大的提高。1932年,聂耳结识田汉,并通过田汉参加由左翼剧作家联盟组织的一些活动。受“左翼”影响,聂耳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他意识到革命音乐才是他真正的出路。7月,聂耳以“黑天使”为笔名发表《中国歌舞短论》一文,批评黎锦晖和他的明月歌剧社,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他也因此离开了明月歌剧社,转赴北平。11月回到上海后,进入联华影业公司一厂工作。1933年春在田汉、夏衍的帮助下,聂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任光、张曙、吕骥、安娥等人成立了“苏联之友社”的“音乐小组”。音乐生涯由此正式展开。1934年是聂耳创作最旺盛的一年,他自称为“我的音乐年”。这期间他为多部歌剧、电影谱了曲,还编创了3部民乐合奏曲。1935年聂耳绕道日本欲赴欧洲或苏联学习,7月17日不幸的消息传来,聂耳同友人在藤泽市鹄沼海游泳时不幸溺亡,时年不到24岁!
聂耳的音乐创作主要集中于1933—1935年,短短两年共计创作歌曲35首,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开路先锋》《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其中大部分歌曲都是为进步电影和话剧配的插曲和主题歌。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创的艺术特色。他善于概括当时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富于典型意义的呻吟、愤怒、呐喊等语调的特点,在歌曲中吸取了号子的曲调加以发展,给予艺术的处理,而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坚强、有力短促的旋律和节奏。正因为如此,他的歌曲才受到广大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冼星海曾给予聂耳高度评价:“他创造出中国历史上没有的一种民众音乐。”可以这样说,聂耳的群众音乐创作,开创了中国救亡歌曲的一种崭新风貌,对抗日救亡时期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
冼星海(1906—1945),作曲家,被誉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出身于澳门一个十分贫苦的渔民家庭,是遗腹子,靠母亲黄苏英的辛勤劳动维持生活。1916年,冼星海入岭南大学在新加坡的养正中学分校读高小,这时期接触了钢琴。1925年,冼星海升入岭南大学预科班,为了提高音乐理论和演奏水平,他决定报考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半工半读学习音乐。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勒令北京的音乐院系全部停办,冼星海再次回到岭南大学学习,担任管弦乐队队长和音乐助教员。1928年9月,冼星海免试进入国立音乐院学习,主修小提琴,兼修钢琴和理论。1929年冬,在朋友的帮助下,冼星海登上了前去巴黎的船到法国寻求音乐梦想。在巴黎,冼星海的生活十分艰难,干过各种杂役,仍然坚持学习音乐。他先后跟随奥别多菲尔学习小提琴,跟随加隆学习和声、对位和赋格,跟随丹第和杜卡学习作曲,跟随拉卑学习指挥。1935年因导师杜卡去世回国。回国后,1935年至1937年他主要在上海从事电影的配乐和创作工作,1937年至1938年到达武汉,在“三厅”的组织和领导下负责音乐宣传工作,1938年他接受鲁迅艺术学院的邀请前往延安,在音乐系任教。1940年因受党组织委托为电影《八路军与老百姓》配乐工作前往苏联。1945年10月30日因肺炎病逝于异国。(www.chuimin.cn)
冼星海的音乐创作体裁十分丰富。其中声乐作品包括独唱歌曲、群众歌曲、儿童歌曲、艺术歌曲、小合唱、大合唱、声乐套曲、歌剧等多种形式。他的音乐生涯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30—1935年在法国求学的阶段,创作了《风》《游子吟》等作品;第二个阶段是1935—1937年在上海时期,创作了《茫茫的西伯利亚》《夜半歌声》《热血》等歌曲;第三个阶段是1937—1938年在武汉时期,创作了《游击军》《江南三月》《赞美新中国》《祖国的孩子们》等作品;第四个阶段是1938—1940年在延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等作品;第五个阶段是1940—1945年在苏联时期,创作了《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中国狂想曲》等作品。
冼星海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是救亡音乐创作里程碑似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创作体裁、题材都非常丰富,且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他善于从民间音乐中汲取养分,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和升华,将民族音乐与外国创作技法完美融合。他的群众歌曲手法简练、旋律流畅,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的艺术歌曲清新优美,词曲相得益彰,包含了深刻的情感;他的大合唱作品,尤其是《黄河大合唱》是我国大型合唱作品的传世杰作;他的器乐作品手法新颖,强调复调的形式与构成技巧,开创了复调民族化形式在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中的新局面[2]。
有关音乐基础知识的文章
1935年回国后,冼星海被国内如火如荼的抗战所感染,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对全国抗日军民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就是冼星海的代表作品。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冼星海参加了洪深领导的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战时移动演剧第二队,赶赴苏州、南京、洛阳等地开展文艺救亡宣传。......
2023-12-03
这首民歌的歌词共有17段,讲述的是兰花花凄美的爱情故事,歌曲内容与民间传说大体相同。陕北民歌中的甩腔在信天游中较为多见,一般运用在首句的尾音。......
2023-10-26
瓦格纳提出了“整体艺术”的概念,并付诸实施,他要求自己的歌剧像古希腊戏剧那样是诗词、音乐、表演、舞台灯诸多艺术综合的整体艺术品。在瓦格纳看来,脚本不仅仅是提供歌唱的形式框架,而且能充分显示出音乐与戏剧之间的紧密关系。瓦格纳运用了独创的音乐手段来达到他所渴望的乐剧风格。主导动机的手法集中体现了瓦格纳乐剧音乐的交响性思维特征,无论是动机的呈示、对比还是变化都组织在丰富而复杂的声乐和管弦乐复调织体之中。......
2023-10-26
无论柄之长短、皮面或木面、圆形或梨形音箱、起源于中国或外国,只要是抱弹的,通过推引手法发出“pi、pa”声者均被称为琵琶。出现得最早的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秦琵琶(即弦鼗)和汉琵琶(阮咸),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两种琵琶: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在西域琵琶传入以后,汉琵琶与之逐步融汇在一起,大约在明代以前孕育、演变成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弹拨乐器——曲项多柱琵琶。......
2023-10-26
聂耳,原名守信,号子义,1912年2月15日出生在云南昆明市一个中医家庭。聂耳自幼喜爱音乐,酷爱滇剧和花灯,一支简陋的竹笛也能吹得五彩缤纷,甚得亲友疼爱。读书期间,聂耳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演出活动,而且是骨干和组织者。聂耳接到歌词后,以饱满的热情立即开始谱曲。4月后,又传来了聂耳被列入“黑名单”的消息。聂耳是三十年代中共早期党员,在他短短23年的生命中从开始革命音乐创作到去世,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
2024-08-19
18世纪下半叶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同音乐史中的诸多乐派一样,仅仅是一种概括性的称谓,乐派中的重要人物各具特点。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被誉为“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因为这两种体裁都是在他的创作中确立了古典主义的典范样式。......
2023-10-26
刘雪庵,笔名晏如、吴青、苏崖。“卢沟桥事变”以后,民族危难和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争的现实,激发了爱国作曲家们的热情,刘雪庵仅用了短短两三个月,就写出了《长城谣》《离家》《上前线》等一批优秀的救亡抗战歌曲。刘雪庵还为20多部影片创作了歌曲。1919年,任光赴法国留学,学习音乐和钢琴调音技术。任光的代表作有歌曲《打回老家去》《渔光曲》《月光光》,民族器乐合奏曲《彩云追月》,歌剧《洪波曲》等。......
2023-10-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贺绿汀的音乐作品体裁丰富,构思精巧,结构严谨。贺绿汀是我国近现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位音乐家。1929年初,马思聪因家境突变回国,在香港、广州、上海等地演出,被誉为“音乐神童”。2007年12月14日,马思聪异国辞世20年后骨灰归葬广州,同日《马思聪全集》在广州艺博院举行首发式。小提琴曲《内蒙组曲》是马思聪的成名之作,作于1937年。......
2023-10-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