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曾侯乙编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编钟之最

曾侯乙编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编钟之最

【摘要】:曾侯乙编钟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编钟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称它为编钟之最毫不为过。曾侯乙编钟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全套编钟共65枚,分上中下3层。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经声学检测发现,编钟能发双音的机制在于它的合瓦体结构。1978年8月1日,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重新向世人发出了它那浪漫的千古绝响。

钟是青铜乐器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按照形制特征又分为镈钟、甬钟、钮钟。三种类型的钟,无论哪一种或多种,只要成编列排列均可称为“编钟”。我国编钟出土较为丰富,在河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四川等地都有发现,其中著名的有晋侯苏编钟、鱼伯各编钟、曾侯乙编钟等。

曾侯乙编钟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编钟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称它为编钟之最毫不为过。就让我们好好地来认识一下这套享誉世界的国宝文物吧!

1978年在湖北随县雷鼓墩发现了一座罕见的大型古墓,这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国君“乙”的墓葬,世人称之为“曾侯乙墓”。一大批举世无双、辉煌灿烂的堪称国宝的先秦文物遗存,从此光照世界。在出土文物中,一套编钟最为引人注目,现在它名列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我们能一睹它的真容。曾侯乙编钟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编钟整体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全套编钟共65枚,分上中下3层。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钟架上,总重量达2567公斤。承托编钟的横梁为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3组佩剑武士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铜人下方是两个巨大的龙纹足盘。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www.chuimin.cn)

曾侯乙编钟的大多数甬钟能演奏出相距大三度或者小三度音程的两个音,这一现象一度使人感到惊奇和困惑。经声学检测发现,编钟能发双音的机制在于它的合瓦体结构。当敲击钟的正面时,侧面的振幅为零,敲击侧面时,正面的振幅为零。这样双音共存一体,又不会互相干扰。也许是过于复杂的缘故,汉代以后编钟的制造技艺就逐渐失传了。今天,人们借助现代科学的手段,才得以了解编钟的奥秘,领略古人智慧的光辉。

1978年8月1日,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重新向世人发出了它那浪漫的千古绝响。小提琴家梅纽因评价说:“只有在中国才能欣赏到2000多年以前的乐器演奏的美妙音乐。”帕瓦罗蒂在欣赏过它的演奏后,振臂高呼:“音乐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