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远古时期乐器-音乐基础百科

远古时期乐器-音乐基础百科

【摘要】:在一万年前的中国,音乐就已经作为一种文明现象诞生了。考古学家们在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中发现了许多先民们留下的遗存,岩画、陶器绘饰、乐器等为我们勾画出先民们的音乐场景。尤其是丰富的乐器遗存更是为我们直观、生动地展现出远古时期先民们的音乐水平。远古时期制作乐器的材料主要是石、土、骨、革。这可不是什么化妆舞会的场面,而是远古时代举行祭祀的场景。倨孔内有绳索磨砺痕迹,表明它是一件实用乐器。

在一万年前的中国,音乐就已经作为一种文明现象诞生了。考古学家们在石器时代遗迹中发现了许多先民们留下的遗存,岩画、陶器绘饰、乐器等为我们勾画出先民们的音乐场景。尤其是丰富的乐器遗存更是为我们直观、生动地展现出远古时期先民们的音乐水平。

远古时期制作乐器的材料主要是石、土、骨、革。“石”指的是石头,“土”指的是陶土,“骨”是指骨头,“革”是指皮革。用这些材料怎么制作乐器?又能制作出什么样的乐器呢?

在《尚书·尧典》中记载了舜让音乐家夔掌管乐舞的事情,夔让乐官们“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意思是说让乐官们敲击起“石”这种乐器,扮演成各种动物的样子跳起舞来。这可不是什么化妆舞会的场面,而是远古时代举行祭祀的场景。乐官们扮成动物的模样很有可能是驱瘟疫、去霉运,祈求万物兴盛以及先祖的庇佑。“石”在这时指的就是一种用石头打磨制作的乐器,我们将它称为“磬”,在古代的文献中,也常常把它叫作“石”“鸣球”。《世本·作篇》记载“无句作磬”,意思是说,一个叫无句的人创造了磬。无句是谁?何方人士?他如何制作出的磬?则无一说明,因此“无句作磬”就不大可信了。那磬是怎么出现的呢?人类的祖先经历了漫长的石器时代,石器是当时人们主要的生活和生产工具。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不难发现石片在碰击时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有专家猜测,先民们有可能从无意识地敲击石器发展到有意识地去制造能发出优美音响的石片,从而创造了“磐”。(www.chuimin.cn)

石磬在山西、河南、青海、湖北等地均有出土。制作磬的石材通常是石灰石青石玉石。早期的石磬为打制,形制不稳定,音高也不规则。典型的器物为山西襄汾陶寺M3002号大墓特磬。这件磬1976年出土,通长95厘米、高43厘米、重30.75公斤,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一件磬,距今有4500多年的历史。石磬用天然石片打制而成,灰色,表面有明显麻点和裂面,粗糙不平,厚薄不均。倨句(勾)雏形具备,鼓、股分明。倨孔内有绳索磨砺痕迹,表明它是一件实用乐器。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石磬的制作越来越精美,形制越来越规范。从特磬到编磬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具有代表性的有商代的虎纹特磬、河南虞山岩寨石磬、曾侯乙编磬、洛庄汉墓编磬等。在四川遗存的石磬中,有一种特别的对称曲尺形磬,这种磬的倨勾接近90度,形制比较少见,如成都文庙特磬。磬的音色富有颗粒感,穿透力强,音韵悦耳华丽、清脆透亮。编磬具有较好的音乐表现力,常和编钟在一起组成“钟磬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