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幼儿园写作语言表达要求:准确、鲜明、生动,多种修辞手法

幼儿园写作语言表达要求:准确、鲜明、生动,多种修辞手法

【摘要】:在写作能力的要求中,明确指出语言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一)准确语言的准确,就是要求使用贴切的词语,表达明确的概念,构成恰当的句子,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要符合语言准确的要求,就要注意分寸的问题。据此,我们认为,在写作过程中,做到语言的鲜明,就是指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把自己的褒贬好恶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

写作能力的要求中,明确指出语言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一)准确

语言的准确,就是要求使用贴切的词语,表达明确的概念,构成恰当的句子,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也就是在观点正确的前提下,恰如其分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要符合语言准确的要求,就要注意分寸的问题。如“我认为”“从全局看是好的”“我们都愿意当教师”,等等。

(二)鲜明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鲜明”的解释是“指颜色明亮;分明而确定,一点也不含糊”。据此,我们认为,在写作过程中,做到语言的鲜明,就是指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把自己的褒贬好恶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

(三)生动

生动是指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能使人感动。为使文章表达生动,往往采用叠词、巧用修饰、注重细节描写、融诗词佳句入文等方法,最终达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效果。

总之,写文章没有定法,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教育写作肯定与教育有关,我们在进行教育写作时,一定要事先充分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在考场上,我们才能奋笔疾书,一气呵成。

真题

写作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日,某市地铁运营公司发布检修数据,发现95%的自动扶梯右侧梯级链磨损严重。这再次引发公众对于自动扶梯“右立左行”规则的反思。

有人认为:安全重于效率,为了安全应该改变“右立左行”的规则。

有人认为:在效率至上的时代,高效就是一切,磨损严重就要加强检修,别把问题甩给大众。

有人认为:没有哪一法律允许在高速路拥挤时,废除应急车道来提高效率。规则的存在是有道理的。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字数不少于800。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先生初到上海,虽然他唱功绝佳,誉满京华,但要在大上海一下子出名也难。当时想在报纸上打广告,但广告要怎么写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呢?经过一番筹划,戏班子决定在报纸上只印三个字——梅兰芳,当时上海的市民并不知道梅兰芳是谁,因为好奇都在互相打听。连登了一周之后,报纸上登出了一个详细的广告:“梅兰芳——京剧名旦,今晚在上海某戏院登台献艺,欢迎观看。”就这样,梅先生在上海一唱走红。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小女孩的玩具车刮倒了1位老人,老人坐在地上与家长理论。有人录下来现场视频传至网上,不少人认为是碰瓷,老人被检查后,确诊是桡骨骨折。事实是,老人并非碰瓷,还婉拒了女孩家人更多的赔偿和照顾。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选,标题自拟。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妈妈问孩子:“棉被放在床上一直是凉凉的,可是人一躺进去就变得暖和了,你说是棉被把人暖热了,还是人把棉被暖热了。”孩子一听笑了:“妈妈你真糊涂啊,棉被怎么可能把人暖热了,是人把棉被暖热了。”妈妈又问:“既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它,那么我们还盖棉被做什么?”孩子想了想说:“虽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却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呀!”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是说,上山虽然费力,但不容易发生危险;下山虽然省力,但却容易失足跌下山。其实,这简单的话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本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网络日志博客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客是一种由注册者管理、随时更新内容的动态网站

B.博客平台具有能上传图片、音视频的功能,并设有交流区

C.博客平台可以免费注册,任何人都能成为博主

D.浏览者无须登录,就可以在博客上自由发表评论

2.在浏览网页时,为比较快捷方便地重新返回到该网页,下列做法中最简便的一项是( )

A.将该网页的网址复制到Word文档中

B.将该网页的网址复制到一个特定的文件中

C.将该网页的网址添加到浏览器的收藏夹中

D.将该网页的所有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

3.在Word中,要绘制一个正方体图形,可以在选择了“自选图形”下的“立方体按钮后,按( )键的同时拖动鼠标来实现

A.Alt B.Ctrl C.Esc D.Shift

4.下列不属于常用搜索引擎的是( )

A.百度 B.谷歌 C.雅虎 D.新浪

5.在Word编辑状态下,格式刷可以复制( )

A.段落的格式和内容 B.段落和文字的格式和内容

C.文字的格式和内容 D.段落和文字的格式

6.在PowerPoint中,对幻灯片中某对象建立超链接时,要添加的是( )

A.文本框和超链接点 B.文本和图片

C.文本框和动作按钮 D.超链接点和动作按钮

7.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在逻辑上等值的一项是( )

例句:如果你同意,事情就能办成,否则就办不成。(www.chuimin.cn)

A.如果你同意,事情就能办成;只有你不同意,事情才办不成

B.如果你同意,事情就能办成;如果你不同意,事情就办不成

C.有你同意,事情才能办成,否则就办不成

D.除非你同意,事情才能办成,否则就办不成

8.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下列各组数字填入数列“1,6,5,9,12,( )”,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

A.19 B.17 C.15 D.13

9.学校抗洪抢险献爱心捐助小组突然收到一大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赵、钱、孙、李中的一个人捐的。经询问:

赵说:“不是我捐的。”

钱说:“是李捐的。”

孙说:“是钱捐的。”

李说:“我肯定我没有捐。”

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话是真话,可以判断下列哪项为真( )

A.赵说的是真话,是孙捐的 B.李说的是真话,是赵捐的

C.钱说的是真话,是李捐的 D.李说的是假话,是李捐的

10.班里要推选一位同学到校迎新晚会上表演。班长征询同学意见( )

①小王说:小刘很有艺术细胞,小刘合适。

②小白说:小张是舞林高手,小张合适。

③小刘说:小白唱歌非常好,小白也合适。

④小张说:小白过奖了,小白或小刘都合适。

如果只有一个人的话与推选结果相符,则推选出来的同学是( )

A.小王 B.小张 C.小刘 D.小白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意义的体味构成教师的幸福感。教师的幸福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教师幸福的精神性。教师幸福的精神性首先表现为劳动及其报酬的精神性。这里并不是反对给教师改善生活待遇,也不是说教师只有苦而没有乐。而是说在物质待遇既定的情况下,教师生活有恬淡人生、超脱潇洒——或者说“雅”的一面。

教师幸福的集体性。教育劳动的特点之一是它的集体幸福与个人幸福统一的集体性质。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也是学生集体劳动的结果。因此,教师的幸福及其体验既具有一般幸福所具有的个体性,更具有集体的性质。

教师幸福的无限性。教师的幸福具有效果上的无限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时间上,教师的幸福是无限的。教师对学生在人格与课业上的影响具有终生性质,通过学生教师的劳动与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所收获的幸福也是超越时间限制的。空间上,由于教师的劳动产品与社会网络联系起来,教师的劳动效果就远不会局限于某一个校园之内。一代一代的伟人、一代一代的普通劳动者都是由于教师的劳动而对世界的进步作出伟大的贡献的。

(节选自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问题:

(1)教师的幸福涵义及教师幸福的特点有哪几个特点?(4分)

(2)联系实际谈一谈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10分)

2.材料

世界各国文化都包含无形和有形两个层面,这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称为“道”和“艺”。各种具体的学问,可称为“艺”;万物共通的道理,可称为“道”。

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并着重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

“道”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它以传道、明道、行道为指归,以求道、悟道、振道为根本,以载道为内涵,以达道为究竟。儒家将其表述为“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有心悟”,下学“人伦日用”,上达“天道性命”,就是说要从具体的“艺”上升到“道”,用“道”来指导“艺”。

“艺”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孔子在《礼记》中多次提到要以“六艺”来教育青少年。“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指各种礼仪规范、唱歌、跳舞等,属于文艺范畴;射御包括射箭、骑马等体育运动,属于武艺范畴;书数指书法、算数、天文地理等知识,属于技艺范畴。因此,“艺”包含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朱熹《大学章句·序》中提到:“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可见,古人从小就要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举例来说,武艺中的“射”在古代是相当被重视的活动,因为它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通过这项活动还可以培养心性:射箭时必须身体端正,精力集中,心无旁骛,若射不中也当反躬自问,而非怨天尤人。古人通过简单的“射”提炼出了丰富的“道”的内涵。

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却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观念就是从说唱、戏曲中学得的。传统戏曲作为一种“高台教化”,其中的正邪虽然过于脸谱化,但恰恰是这些让人们懂得了善恶之分。艺术的呈现和发展,一定要遵从“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传统精神,努力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不要让艺术异化为拼比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动人欲、腐蚀心灵、污染社会的玩物。

天地万物,道通为一。《中庸》中讲“道不远人”,但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道”的存在。“道”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气”,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精神、能量,跟具体操作层面的气功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各种门类的“艺”都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视、闻、摸,去体会内部所包含的道理,通过外在的形象,达到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

中国古典文化极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扬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以达到恢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

问题:

(1)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分别有何特点?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10分)

三、写作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但智慧却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2)一名学生不想上选修课,跑进教室换球鞋。老师看见他说:“就算只有你一名学生,我也要坚持上课。”于是,学生很无奈地上完课,但是那位老师却很认真地上完课。

(3)医院病房里,一名护士正在帮助一名著名的外科大夫给病人缝伤口,护士突然说“不行,还有一块纱布没取出来,一共是12块纱布,现在只取出了11块。”大夫说:“我取出来了,缝伤口。”护士坚持不让。过了一会,大夫伸出手说:“我要的护士就是这样的!”原来另一块纱布在他的掌心里。

要求:结合三段材料,概括其间内在联系。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题目自拟。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共享单车火了。不到半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橙、黄等各种共享单车。与公交车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接驳,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保护,共享单车都很有用。

然而,在单车数量飙升的同时,共享单车“任性”停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有的无序摆放,让本来就狭窄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更显紧张;有的直接停在出入口台阶下,挡住进站通道;有人甚至将车塞进绿化带里,锁在栏杆上,靠在大树边。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