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育人为本”儿童观的基本途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幼儿,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发展,就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人的整体和谐发展。(二)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地对待幼儿坚持教育公正是“育人为本”对幼儿教育的本质要求。活动是树立和落实“育人为本”的儿童观的有效载体。......
2023-10-26
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这就需要持续加强专业学习。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培养与培训
1.职前培养
它主要指职前师范教育。师范教育阶段是师范生进行专业准备与学习,初步形成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的关键时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始和奠基阶段。师范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新入职教师的水平,并最终影响教师今后的发展。
2.职后培训
职后培训包括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和自我教育等。
入职培训,即新教师培训,主要是为了让新入职教师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环境。
在职培训是为在职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目的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专家引领与学员互动相结合,典型示范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培训形式,积极引领教师在学习中反思,在参与中成长,在实践中提升。
3.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也是教师专业理想确立,专业情感积淀,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主要方式有:自我反思,主动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键事件。自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等。
(二)教育反思
教育反思就是教师将自己已有的教育实践作为思考的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及其相应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旨在促进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改进和教育效果提升的过程。教育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一条教师成长的公式,即成长=经验+反思。教师的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理念,有助于优化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助于强化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教育反思作为一种专业发展的方法,其条件是:第一,以专业知识作为基础。第二,以教育活动成败原因的探求为方向。第三,以获得教育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的。
教育反思的策略分为两大类:内省反思和交流反思。
1.内省反思
内省反思是指教师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它具体包括:
(1)反思总结。它主要是指通过自己记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总结、反思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教学实践中的“灵感”内化,也使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考虑。
(2)录像反思。它是通过录像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
(3)档案袋反思。它是以专题的形式为反思线索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包括课堂提问的形式是否多样,课堂提问的内容是否是课堂的重点、难点,对某学生的提问的形式、难度是否符合该学生的实际能力,等等。
2.交流反思
交流反思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在听完某教师的一堂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而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了解其他与自己不同的观念,进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三)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就是教师通过建立教育教学共同体,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以解决自身的问题、改进教学,从而促进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的活动。校本教研以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校本教研的具体方法包括:
1.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具体可通过研课磨课,沙龙研讨,专业能力的展示,教师的网上备课平台、互动平台,新老教师结对,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问题交流中心等,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共同体。
2.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由教育专家、教研人员、一线骨干教师通过阐释教育教学理念共拟教育教学方案、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尝试、引导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3.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并运用相关教育理论开展系统的研究,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教师只有把本职工作自觉纳入研究的轨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研究习惯,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学会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才能在创新上有所作为,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指个人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一生的、持续的接受教育与培养的过程。终身教育这一理念是由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于1929年提出的,但真正将终身教育概念化和体系化的是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议上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并在于1970年出版的《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的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该报告提出了终身学习社会教育的核心与关键是:(1)学会求知;(2)学会做事;(3)学会共处;(4)学会发展。这“四个学会”也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终身学习有助于提升教师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助于促使教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学习与探索,以保证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
真题
单项选择题
1.初入园的小朋友害怕幼儿园厕所里的蹲坑,黎老师就在每个蹲坑的两边合适的位置,用环保油漆画上了可爱的小脚印。孩子们看了既新奇又喜欢,入厕时都去踩自己喜欢的小脚印。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长期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2.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园老师总是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并指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下列关于该行为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A.游戏能促进幼儿同伴关系的建立 B.游戏是教师自发自主的行为
C.游戏需要教师的综合指导 D.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
3.吃午饭时,孩子们吵吵嚷嚷,不好好吃饭。李老师说:“咦,教室里怎么飞来这么多小蜜蜂,嗡嗡的好吵呀。快把它们请出去,别打扰我们吃饭。”孩子们听后便安静地吃饭。李老师的语言具有( )
A.教学性 B.趣味性 C.鼓励性 D.示范性
4.郑老师搜集矿泉水瓶、报纸、纸箱、塑料绳等材料,并改造成适合幼儿的教学材料,郑老师的行为是( )
A.环境创设的能力 B.随机教育的能力
C.教学反思的能力 D.教学生成的能力(www.chuimin.cn)
5.王老师在给孩子们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用手做出“卷”的动作,说到“大象把狼扔到河里去”,又用手做出“扔”的样子,孩子们也学着老师做出相应的动作,脸上露出了会意的笑容。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
A.复杂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本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小明家境富裕,经常把手机、平板电脑等带到学校,还常常向同学炫耀。作为小明带班教师,你会( )
A.不必理会,这是小明自己的事情
B.把家长叫到幼儿园,让家长处理
C.批评小明,因为上课玩平板电脑、经常炫耀是不对的
D.与小明推心置腹地谈谈,让小明认识到炫富的坏处
2.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的是( )
A.幼儿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 B.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其能动学习
C.对幼儿多表扬,不能批评幼儿 D.以幼儿为中心,教师跟着幼儿走
3.下课时,陈老师发现小玲偷了同桌的画笔放在小书包里。这时,陈老师并没有当着其他同学的面直接批评小玲,而是把小玲叫到办公室进行耐心引导。陈老师的做法( )
A.正确,教师应赏识教育为主
B.不正确,教师应认识到幼儿是有个性的人
C.正确,教师要尊重幼儿
D.不正确,教师应及时指出其缺点和错误,并进行批评教育
4.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广延性 D.连续性
5.针对已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李老师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情境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充分体现了李老师( )
A.关心爱护学生 B.学科知识扎实 C.具有奉献精神 D.勇于探索创新
6.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A.高水平的智力 B.创新精神 C.健康体魄 D.全面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
春天悄然而至,为让幼儿感受春天赋予我们生活的诗情画意,我(老师)教幼儿学习诗歌《春天的颜色》。在第一次语言活动中,为了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理解诗歌大意,我特别画了几幅有关春天美景的图画。但无论我怎么解释,孩子就是记不住诗句,也不明白春天怎么会有颜色。
带着孩子们的疑惑,我组织了一次外出寻找春天的活动。我们来到了公园,让孩子们置身美丽的大自然中。在这里,孩子们发现了嫩绿的小草,粉红的桃花,淡紫色的丁香,淡黄色的迎春花。在这一情景中,孩子们理解了“春天的颜色”这一抽象的语言和它丰富的内涵。
第二次语言活动,我抛开原来的歌词,让幼儿自己创编春天的颜色。看过了姹紫嫣红的春天美景,孩子们的语言生动、形象起来。他们共同创编了如下诗句: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迎春花吹着小喇叭告诉我们,春天是黄色的。”
“桃花穿着粉红色的新衣,笑眯眯地告诉我们:春天是粉红色的。”
“梨树开满了雪白的花朵,得意地告诉我们:春天是白色的。”
“丁香花散发着清香,高兴地说:春天是紫色的。”
“小草伸直了腰,柳树摇着新芽一起告诉我们:春天是绿色的。”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告诉我们:啊!春天是五彩缤纷的。”
问题:请你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14分)
2.材料:
在活动课上,陈老师拉上了教室的窗帘,点起了一排蜡烛,并播放着悠扬的音乐。这时,孩子们一个个从嘴里迸发出“太漂亮了”的赞美声。
等小朋友坐好后,陈老师问:“远远望去,这些小火苗像什么?”小朋友纷纷回答:像小笋、像温暖的太阳、像花蕊、像水晶球队、像天上的星星排着队伍,像一亮一亮的萤火虫……
过了一会儿,陈老师要求小朋友把自己位子上的蜡烛,到已点燃的烛火上引燃并观察。这时,有的幼儿观察了一会儿烛火后,慢慢将小手伸出去;而有的幼儿迫不及待地冲向烛火,不假思索地伸出小手。这时,女孩思思大声哭叫起来,陈老师赶忙到她身边,对她说:“思思不哭,下次小心点。”并安顿思思坐到位子上。
陈老师又说了:“小口杯也想和小火苗玩,我们让它们一起玩一玩吧。”这时,大部分幼儿第一个举动就是将口杯倒扣在燃烧的小蜡烛上,小火苗灭了。陈老师又叫小朋友重新点燃蜡烛,有的幼儿手拿杯子悬空罩在小火苗上,奇怪,小火苗却不灭,口杯与小火苗成了好朋友。于是,陈老师又问小朋友:“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小朋友又纷纷发言:“我拿口杯倒过来盖在燃烧的小蜡烛上,过一会儿小火苗灭掉了。”“我把口杯倒过来盖在燃烧的小蜡烛上,火越来越小时,我很快把口杯拿掉,火又大了。”……
最后,陈老师又问:“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多数幼儿不吭声,但兵兵和洋洋举起了手,兵兵说:“杯子拿掉,有空气了,火又亮了。”洋洋说:“杯子盖住,没有空气,所以火灭了。”陈老师笑了,竖起大拇指表扬他们。
问题:请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有关综合素质.幼儿园的文章
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育人为本”儿童观的基本途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幼儿,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发展,就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人的整体和谐发展。(二)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地对待幼儿坚持教育公正是“育人为本”对幼儿教育的本质要求。活动是树立和落实“育人为本”的儿童观的有效载体。......
2023-10-26
取水水资源论证包括对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混合水源的水量与水质论证。水资源论证的范围,应考虑工程的规模,以便于水量平衡分析,易于与现有成果与资料配套,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确定。调水水资源论证。......
2023-08-23
教师专业发展是伴随着人们对教师职业及其专业化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教师工作既是一门职业,又是一门专业。(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教师的专业理念职业维度:爱国守法,爱业敬业;修身厚德,为人师表;团队合作,反思交流;终身学习,自主发展。这些教育理论知识是幼儿教师劳动所必需的,否则教育教学就会发生困难,教师的活动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023-10-26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不同,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应是与原告处于平等地位的公民、法人。农民工子弟学校等私立学校因某些行为违反双方签订的教育培养协议,侵犯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基于流动儿童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为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对这类学校提起民事诉讼。因此,为了保护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不受侵害,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民事诉讼的手段,向侵犯其受教育权的平等民事主体追究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
2023-07-22
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是在水循环过程自然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关,但主要属于技术科学,水文学是其科学基础。水文学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使该项研究有如下特点。......
2023-08-23
所谓船舶国籍的积极冲突,是指船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籍。基于此,现行国际法尽力禁止船舶具有多重国籍。总之,如何解决好船舶国籍的积极冲突,消除多重国籍船舶现象,有待各国法律理论界与实务界以及国际组织共同努力,促进国内法上的趋同化与国际社会立法统一化运动的发展。......
2023-07-24
1)城市发展的经济转向与地方分权1966年5月—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①。2)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变革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是在原来以福利形式分配住房的模式中引入市场机制而展开的[16]。......
2023-07-22
(四)管理学研究途径效率是管理的核心问题。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尽管对系统、企业文化以及权变理论等的研究兴趣有所增加,但关于组织效率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重点问题。从静态的组织结构来看,影响组织效率的两大因素是管理幅度和管理层级。在不同层级,管理者有不同的权力和职责。管理幅度是指在组织横向结构中,上级所直接管理的下级的数量。管理幅度的设置必须适当,超过一定的幅度,就会影响组织管理的质量。......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