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中ESP教学的可行方式吗?

是大学英语教学中ESP教学的可行方式吗?

【摘要】:由此可见,ESP提供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可借鉴的观念和工具。ESP以需求分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分析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ESP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真正有效和可行的ESP教学途径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语言学习过程的基础上。ESP的教学原则与大学英语教学所提倡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和特点,一切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为本的理念不谋而合,运用专门用途英语理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是可行的。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实现从学习语言到使用语言的转换,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范围内运用这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满足不同专业对它的不同要求,为学生提供真正实用的服务。

ESP教学使语言学习服务于专业学习,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以最快速度直接了解各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使学习与实践相互促进。引入ESP教学,与相关专业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既精通专业,又有较强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ESP教学是社会语言学给语言教育制定的高标准,也是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运用专门用途英语理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是可行的。

(一)ESP理论与大学英语培养目标一致

ESP强调从专业的需求出发,探求一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它以实用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这与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强调的培养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英语使用能力目标一致。

ESP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使用英语在目标岗位范围内活动的能力,培养能够在特定专业领域或行业领域范围内运用专业语言交际的专门人才。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也是要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范围内运用这门语言的能力。

ESP把“目标情景”分析或需求分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提炼出与职业或学术领域相适应的英语应用能力,然后整合词汇、语法、教法等教学因素,形成一个针对性特别强、以实用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教学路径。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以岗位所需英语为基本目标,培养学生在其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借助英语完成工作任务。由此可见,ESP提供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可借鉴的观念和工具。

(二)ESP教学原则符合大学英语教学要求

1.“需求分析”的原则

需求分析是制订ESP教学大纲、编写ESP教材的基础。在ESP教学领域,需求分析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分析学习者的目标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将来必然遇到的交际情景,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环境以及特定环境可能给学习者在未来工作中带来的特定心理状态等;另一方面,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包括学习者缺乏哪些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哪些技能和知识应该先学,哪些应该后学,哪些是学习者喜欢的学习方法等。

学习需求分析还应包括对教学环境的考察,因为校园或课堂文化氛围、教师队伍状况、教学后勤工作等方面的因素也会直接影响教学需要。大学学生英语水平差距较大,应用能力更是参差不齐,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强调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设计、调整好教学层次,突出职业岗位的重点能力,有所侧重,并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协调发展。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安排非常有限,应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教给学生最迫切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效率。ESP以需求分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分析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为大学学生高效地获取职业或专业所要求的语言交流形式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适合大学学生的客观实际。

2.“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ESP具有鲜明的目标性,其学习者多为成年人,且学习时间有限,教学大纲和教材都是建立在学生将来的工作需求基础上。ESP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要考虑学生学英语的目的和原因,要由他们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和学习需要来决定。虽然强调语言运用可以帮助陈述教学目的,但在ESP教学中关注的并不是语言的运用,而是语言学习。真正有效和可行的ESP教学途径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语言学习过程的基础上。“语言学习”指的是能使学生理解和说出规范语言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强调“语言学习”,实际上就是强调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活动。这一点与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相符合。(www.chuimin.cn)

大学英语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在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等方面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课程需求、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ESP教学体现了语言教学和学习是为行业发展、岗位技能提高服务的,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ESP的教学原则与大学英语教学所提倡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和特点,一切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为本的理念不谋而合,运用专门用途英语理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是可行的。

(三)英语教师具备成为ESP教师的潜力

从当前的通用英语教学过渡到标准的ESP教学还需要一个过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需要培养的ESP教师队伍既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又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完美结合。

大学教师具备专门用途英语教师的潜质,可以通过对已有的教师资源进行培训,来培养符合ESP教学要求的具有综合语言能力的教师。对具备良好英语基础的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鼓励年轻的外语教师攻读其他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对英语水平达到一定标准的其他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培训,不断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使他们成为支撑ESP教学的第一代教师。

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加强业务合作,进行跨学科合作教学,弥补彼此的不足,不断提高教学队伍的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都过硬的ESP教师队伍。目前,大学与企业学研结合不断加强,大学英语教师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对学科专业知识、发展趋势和企业岗位实践的深入了解,再加上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为ESP教学奠定了基础。

大学英语教学应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学习基础语言与学习专业语言结合起来,教学重心需要从EGP教学向ESP教学方向转移。运用ESP理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是一次大的革新,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四)学生具备接受ESP训练的学习能力

ESP学习者均为成年人,包括从事各种专业的高级人才,在岗或者正在接受培训的各类人员,在校大学生、中专生或职业中学的在校学生等。他们把英语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来学习,以便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或者是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大学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共核部分,即不论学习对象将来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掌握的语言知识。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和交际技能已经能够帮助其完成一般的交际任务,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接受ESP训练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ESP教学,传授略高于其现有水平的知识,使他们在某一专业或职业上实现英语知识和技能专门化,让学生转入学习营销英语、金融英语、机电英语、物流英语等这些他们毕业后最可能从事的专业英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ESP教学是通用英语教学的扩展和延续,是从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向英语应用技能培养的过渡。大学学生通过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词汇和会话,能阅读相关专业产品使用说明、操作指南,熟悉行业英语实用写作规范等,实际上是对其专业能力的加强和补充,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进行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