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发挥母语正迁移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及媒体融合视角探索

发挥母语正迁移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及媒体融合视角探索

【摘要】:那些能够促进新知识内容学习的迁移,被称之为正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阻碍的迁移,被称之为负迁移。对于母语的迁移作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进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时,努力预测可能发生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在进行英语民族文化同母语文化的比较分析过程中,尽量减少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积极并充分地利用母语文化所具有的正迁移影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的本民族语言文化是早已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之中的,在此基础上,文化的迁移作用,必然会发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在大学英语的跨文化教学中营造一种合适的语言文化氛围,在突出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强调其客观的文化背景、交际环境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学习。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本身已经拥有的知识必然会对新的知识内容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的迁移。那些能够促进新知识内容学习的迁移,被称之为正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阻碍的迁移,被称之为负迁移。

文化迁移的主要表现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的不得体性。这种不得体性就是跨文化交际不能顺利进行、发生矛盾冲突的原因所在。

对于母语的迁移作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进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时,努力预测可能发生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在进行英语民族文化同母语文化的比较分析过程中,尽量减少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积极并充分地利用母语文化所具有的正迁移影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重视语言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www.chuimin.cn)

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熟悉,有助于得体使用这一语言的整体性。因此,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英语与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给予足够重视,提升学生对两种语言文化的敏感性与适应性,树立起相应的文化意识与文化观念,并且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文化水准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会随着社会、文化及时间等方面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发展变化。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具体的听说读写及看视频录像,举办英语文学讲座等实践性活动,来引导学生对英语民族的文化知识内容进行实践性认识与理解。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对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语法、句式、结构、文化内涵等方面内容进行对比,来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文化敏感性。通过比较,选出具有主流文化代表性与深蕴着文化主题的文学精品材料,比如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门性解读,以促进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效果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则,有选择、分阶段地进行英汉文化的系统对比,而不是盲目地对西方文化全盘接受。有目的地了解和认识英语的思维模式与认识模式,并接受。在教学中结合视频语音资料,引导学生如同进入一个真实的面对面对话的场景中。教师有意识地指明对话中应该遵循的文化规约,这样可使学生对英语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更为真切地认识西方的文化传统与习俗,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意识与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