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秦皇岛历史名校:大学演变发展史

秦皇岛历史名校:大学演变发展史

【摘要】:时任秦皇岛市市长顾二熊代表秦皇岛市政府表示,愿意给予“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最大程度的政策优惠。7月,学校全体领导来到秦皇岛市,对分校校址进行最后的选定和确认。学校前身为冶金工业部于1976年1月筹建的“北方冶金地质七二一大学”。秦皇岛的“大学城”中,还有秦皇岛地区土生土长的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以及升格为大学较晚、后来搬出“大学城”的“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沿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一直向西,经汤河桥、白塔岭,直至归提寨西,放眼望去,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教学楼、图书馆和学生公寓。

繁华的都市气息至此被过滤成了纯净的书香学韵,这里集中了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院”等众多高等学府,被称为秦皇岛的“大学城”。

城起非一日之功。1984年以前,这里是海港区白塔岭乡山东堡村的农田和果园。如今,昔日农桑地已成为知识的伊甸园。

“大学城”的兴起,以1985年4月“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秦皇岛分校”的创立为标志。

1984年5月,秦皇岛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正式开放的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但与首批沿海城市地位不相称的是,彼时的秦皇岛还没有一所正规高等院校。没有高等院校,难以培养大批高等人才,成为秦皇岛改革开放发展道路上亟待填补的空白。

此时,恰逢“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校前身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到沿海开放城市去建一个窗口,与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宣传和发展自己的学校。学院院长亲自带队南下考察,第一站就到达了秦皇岛。时任秦皇岛市市长顾二熊代表秦皇岛市政府表示,愿意给予“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最大程度的政策优惠。

1984年8月13日,机械工业部文件批复,同意“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在秦皇岛建立分校。1985年5月,分校正式破土动工。同年10月,分校开始招生。

1997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完成整体南迁至秦皇岛市的全部工作,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更名为“燕山大学”(详见本书《燕山灵秀巍巍大成——燕山大学》一文)。

受“燕山大学”的影响,“东北石油大学”“东北大学”先后在秦皇岛设立分校。(www.chuimin.cn)

“东北石油大学”(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1984年,为了稳定教师队伍,吸引高层次人才,建立对外开放的窗口,保证学校长期稳定的发展,学校提出在沿海某一开放城市建立分校。经过综合分析论证,学校决定将分校建在秦皇岛市。1984年4月,学校向河北省政府递交了申请建立分校的报告,并开始了校区的选址工作。1985年6月,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准了申请报告。7月,学校全体领导来到秦皇岛市,对分校校址进行最后的选定和确认。1986年,秦皇岛分校区开始破土动工。1988年,“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正式挂牌。1999年4月,学校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4月1日,“大庆石油学院”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随之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

作为东北各类学校南下发展的第一站,秦皇岛也赢得了“东北大学”的青睐,但与“燕山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不同,它建立分校采取的是“借壳上市”的方式。学校前身为冶金工业部于1976年1月筹建的“北方冶金地质七二一大学”(后更名为“秦皇岛冶金地质职工大学”)。1987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由“东北工学院”接收,成立“东北工学院秦皇岛分院”。1993年,学校随“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而更名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详见本书《东大火种 于此生根——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一文)。

秦皇岛的“大学城”中,还有秦皇岛地区土生土长的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以及升格为大学较晚、后来搬出“大学城”的“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唐山联立初级农业学校”。1983年6月1日,学校中专部分划归秦皇岛市管辖,校名改称“秦皇岛市昌黎农业学校”。1985年,学校停办中专,改建成国内第一所专门培养农业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和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本科院校——“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正式变成秦皇岛地区唯一的一所土生土长的大学。1998年,学校更名为“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0年,原隶属煤炭部的“秦皇岛煤炭工业管理学校”并入学校,学校开始在秦皇岛的“大学城”设有校区,也加快了从县城办学到秦皇岛市区扎根发展的步伐。2003年,学校更名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成为一所涵盖理、工、农、文、法、经济、管理、教育等学科的多科性本科师范院校(详见本书《根生土长 携梦启航——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一文)。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81年8月的“秦皇岛环境保护干部学校”,是我国唯一一所培训环境保护干部的学校,被誉为环境保护战线的“黄埔军校”、环境保护人才的“绿色摇篮”。1989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2015年,学校搬离“大学城”,进入位于北戴河戴河镇金港大道谢李庄村附近的新校园。2016年3月22日,学校升格为全日制普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成为全国仅有的一所环境类本科院校(详见本书《环保黄埔 绿色摇篮——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一文)。

与秦皇岛的“大学城”正相反的方向,在海港区河北大街东段,还隐藏着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学校前身为诞生于1910年的“直隶水产讲习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所高等水产学校。100多年来,学校历经“直隶水产学校”“直隶省立甲种水产学校”“河北省立水产专门学校”“河北省立水产专科学校”“天津水产学院”“天津水产专科学校”“河北水产学校”等众多历史时期,于 2000年并入“河北农业大学”并成立水产学院。2006年,学校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详见本书《学深海采 网罗宏富——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一文)。

进入新时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北戴河新区作为秦皇岛市倾力打造的新兴战略增长极,主动承接首都功能疏解的教育产业转移项目,规划出了5平方千米的教育科研区,正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新的“大学城”。北戴河新区在规划的5平方千米教育科研区内,将成建制引进大型的综合性大学,初步规划全日制在校生7万~8万人,以本科教育为主,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同时,教育科研区将集聚数量较多的小型院校,比如文理学院、社区学院、艺术院校和高职学校等。在此基础上,教育科研区还将适时引进北京重点高校的附属中学,设立北京重点中学的分校,形成完整健全的教育体系,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服务,缓解北京义务教育阶段的人口压力,并为秦皇岛市整体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提供配套服务。

2020年7月2日,关于秦皇岛市的大学又传来好消息: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与“河北医科大学”“燕山大学”签署独立学院转设协议。根据协议,“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与“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合并转设,转设后新学校位于北戴河生命康健产业创新示范区,暂定名称为“北戴河医学院”,建成后招收全日制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将填补秦皇岛市医学类本科教育空白。“燕山大学里仁学院”与“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建设新学校,暂定名称为“秦皇岛里仁学院”,打造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海内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这意味着秦皇岛即将结束没有市属公办本科高校的历史,而且一下子就拥有了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