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戴河历史名校的变迁与发展

北戴河历史名校的变迁与发展

【摘要】:1997年,“迎宾路实验学校”中学部撤销,新建“玉峰里中学”。1991年,新建“四零四厂中学”。1997年,“山海关第四中学”“山海关第五中学”并入新建的“南园中学”。“北戴河第一中学”还有旅游、烹饪、服装等专业的6个职业高中班,学生214人。为扭转北戴河区高中落后的状况,北戴河区委、区政府于1998年筹办北戴河重点中学,暂设“北戴河第一中学”院内。1993年6月,河北省教育厅批准“昌黎县第二中学”复名“昌黎汇文中学”。

1990年,秦皇岛市有初中214所(教学班1873个,学生8万多人)、高中9所、完全中学26所(高中班329个,学生1.57万人)。1995年,秦皇岛市各县区认真落实“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1997年,秦皇岛市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简称“普九”)达标纳入小康建设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三个城区(海港区、北戴河、海关区)投入2.05亿元“普九”资金,初中的办学条件、校容校貌等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为教育史上最好时期。1999年,秦皇岛市中学全部通过河北省“普九”达标验收。同年,秦皇岛市扩大部分高中的招生规模。

2000年,为解决高中入学高峰,秦皇岛市投资建设“新世纪中学”“北戴河综合高中”,并对“秦皇岛市第一中学”“秦皇岛市第五中学”和“山海关第一中学”进行了改扩建。全市积极发展综合高中、特色高中,鼓励薄弱高中依托重点高中,办“国有民办”“公办民助”分校。

2002年,针对全市31所普通高中年招生能力仅1万余人和农村初中毕业生只有30%的人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强带弱、规模办学、联合竞争、均衡发展”的整体办学措施,实施“县城高中段教育发展一体化”“高中教育集团”战略和“示范学校带动工程”。

到2019年年底,秦皇岛市共有初中127所(含九年制学校)、高中32所(含十二年制学校)。

1986年,“秦皇岛市第十二中学”建立。1988年,九年一贯制的“迎宾路实验学校”建立。1996年,秦皇岛市属第二中、四中、六中、七中、八中、九中、十中、十一中、十二中、十三中、十四中等11所中学下放给海港区管理。1997年,“迎宾路实验学校”中学部撤销,新建“玉峰里中学”。1999年,九年一贯制的“西港路学校”建立。2000年,为解决高中入学高峰问题,秦皇岛市政府投资兴建“新世纪高中”(全市第一所寄宿制学校)。至2002年,海港区辖区内有25所初中(城市13所、农村4所、厂办3所、民办5所),有秦皇岛市第一中学、秦皇岛市第三中学、秦皇岛市第五中学、秦皇岛市实验中学、秦皇岛市新世纪高中、燕山大学附属中学等6所高中。至2019年,海港区辖区内有27所初中、5所九年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8所高中、2所十二年制民办学校。

表1 2019年海港区中学情况表

续表

1987年,山海关区有普通中学14所(8所市管、3所厂企管、3所)。1989年,“山海关第一中学”停止招收初中生。1991年,新建“四零四厂中学”。1996年为山海关区初中调整合并最多的一年:“八里堡中学”改为“山海关第八中学”;“青石沟中学”撤销,并入“山海关第三中学”;“唐子寨中学”“户远寨中学”“红瓦店中学”撤并,建成“山海关第六中学”。1997年,“山海关第四中学”“山海关第五中学”并入新建的“南园中学”。2004年,“山海关船厂中学”撤销。至此,山海关区有中学8所(区属5所,企办3所)。至2019年年底,山海关区有初中4所(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南园中学、桥梁中学)、九年制学校1所(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高中1所(山海关第一中学)、民办12年制学校1所(私立龙腾学校)。

表2 2019年山海关区中学情况表

1988年,北戴河区有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和蔡各庄中学(后改为第五中学),48个教学班,学生1942人。其中北戴河第一中学、第三中学为完全中学,有高中11个班,444名学生。“北戴河第一中学”还有旅游、烹饪、服装等专业的6个职业高中班,学生214人。1992年,“北戴河第三中学”高中部因生源不足被撤销,并入“北戴河第一中学”。1993年,北戴河区在海滨北五路新建第四中学。1996年,“北戴河第一中学”职业高中班停办。1997年,“北戴河第五中学”撤销,并入“北戴河第三中学”。1998年,“北戴河第一中学”在校高中学生仅有20人。为扭转北戴河区高中落后的状况,北戴河区委、区政府于1998年筹办北戴河重点中学,暂设“北戴河第一中学”院内。2000年,北戴河区政府在联峰北路建综合高中(含职业高中),后因各方面原因易主“秦皇岛职业高等技术学院”。2003年,北戴河区政府再次投资在原“北戴河第一中学”校址重建高中,名为“北戴河中学”。至2019年年底,北戴河区有第一、第二、第三中学、南戴河中学枣园分校、卢王庄中学等5所初中,中加英桥学校、北方文武学校2所民办九年制学校,北戴河中学、树人中学(民办)2所高中。

表3 2019年北戴河区中学情况表

续表

1989年,卢龙县确定蛤泊乡中学、潘庄镇中学、石门镇中学、陈官屯乡中学、燕河营镇中学、双望镇中学为试点校,推行初中“三加一”(初中毕业后留校1年学习专业技术课)教学试点工作,并在刘田各庄镇中学、陈官屯乡中学试办两轨四年制初中。同年,“卢龙县中学”初中部停止向全县招生,只招收城关镇非农业户口学生。1993年,其他5所国办中学也停止招收初中生。至2002年,卢龙县有初中30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中6所。至2019年年底,卢龙县有初中17所、九年制学校1所、高中4所、十二年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表4 2019年卢龙县中学情况表(www.chuimin.cn)

1986年,昌黎县有初中41所、完全中学9所(初中教学班430个,学生1.92万人;高中教学班70个,学生3744人)。1988年,昌黎县农业技术中学、果乡中学、靖安中学、龙家店中学、泥井中学、裴家堡中学、新集中学、荒佃庄中学和小蒲河中学9所国办中学,分别更名为县第四至第十二中学。各乡镇中学更名为乡镇名称加“初级中学”。1991年,昌黎县将农村国办中学的初中部分全部划归乡镇初中,“河北昌黎第一中学”初中部划归“昌黎镇中学”。随着行政区划撤区并乡,昌黎县各乡镇初中合并为38所,1993年又调整为36所。1993年6月,河北省教育厅批准“昌黎县第二中学”复名“昌黎汇文中学”。至2002年,全县初中为35所(包括九年制学校1所,教学班49个,学生2.4万人),高中9所(含2个完全中学的高中部,教学班149个,学生7731人)。2003年6月,根据昌黎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部分学校撤销、合并、更名的批复》,“河北昌黎第一中学”“昌黎汇文中学”分别更名为“河北昌黎汇文第一中学”“河北昌黎汇文第二中学”。至2019年年底,昌黎县有17所初中、2所九年制学校、1所民办完全中学、4所高中、1所民办十二年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院。

表5 2019年昌黎县中学情况表

续表

1986年,抚宁县委提出对全县高中教育实施“两个并重”(为国家输送人才和为本县培养人才并重) 战略,对全县高中教育结构进行调整。“台营中学”由县重点初中改为高中。1987年开始,按照每10万人设1所高中的要求,台营、留守营、石门寨3所国办初中相继改招高一新生。至1990年年底,全县有高中(完全中学)6所。1993年,“鲁庄初中”并入“抚宁镇初中”;“抚宁县第三中学”由太和寨迁至榆关原“抚宁县农业技术中学”校址;“抚宁县职业技术中学”恢复原名——“抚宁县第四中学”,继续招收初、高中新生。1995年,由于行政区划变动,海阳镇、拦马庄、姚周寨和西张庄4所初中划归海港区。同年,“留守营中学”停止招收新生,二、三年级在校生分流到其他中学。1996年,因海阳镇已于1995年划归秦皇岛市,“抚宁县第二中学”需要搬迁,抚宁县政府投资在县城新建二中校舍。1997年,“抚宁县第二中学”建成并开始招收新生。1999年至2002年,抚宁县初中出现入学高峰。1999年之后连续三年,抚宁县初中入学新生均在1万人以上。2002年7月,“抚宁县第四中学”的高中班和“抚宁县职教中心”的普通高中班并入“抚宁县第二中学”。至2002年年底,抚宁县有初中41所(教学班605个,学生31441人),高中6所,即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石门寨中学、台营中学和首钢长白机械厂子弟学校 (完全中学),100个班,在校生5793人。至2019年年底,抚宁区有初中19所、九年制学校4所、高中4所、十二年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表6 2019年抚宁区中学情况表

续表

1986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将“双山子高中”改为农业职业高中,在“满族中学”内建立高级职业技术中学,“满族中学”停招普通高中班。1988年,土门子农业职业高中、木头凳高中、肖营子高中停招高中班。至此,青龙满族自治县只有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双山子农业职业高中、龙山农业职业高中3所高中(教学班32个、学生1790人)。1994年,“双山子农业职业高中”又改为普通高中。1996年,青龙满族自治县撤区并乡,调整行政区划,桃林口水库建设大量移民。同年,恢复木头凳、肖营子两所普通高中。1997年,又恢复土门子普通高中,“龙山农业职业高中”改为普通高中。至1999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先后撤销6所初中,全县有初中49所。2000年10月,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所民办初中——“龙飞学校”举行开学典礼。至2004年,全县有初中50所、学生34418人,第一中学、双山子、木头凳、肖营子、土门子、龙山等6所高中(教学班129个,学生6779人)。至2019年年底,青龙满族自治县有满族中学、龙山中学、逸夫学校等15所初中,有凤凰山乡益海学校、祖山镇兰亭中学、安子岭乡河北远洋希望学校等6所九年制学校,有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实验中学(民办)等3所高中、有1所特殊教育学校。

表 7 2019年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学情况表

续表

由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1993年9月,原属海港区的“孟营中学”划归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更名为“秦皇岛开发区中学”(初中,时有教学班16个,学生622人)。1999年6月,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燕山大学联合办学,“秦皇岛开发区中学”更名为“秦皇岛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并增设高中(时有高中一年级教学班3个,学生152人)。2002年10月,原海港区海阳镇“西张庄中学”划归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初中,时有教学班13个,学生492人)。2003年9月,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原第一小学与“秦皇岛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的初中部分合并,建立九年一贯制的“秦皇岛开发区第一中学”。同时,“秦皇岛开发区(东区)中学”(原1958年建校的山海关“黄庄中学”,1994年7月更名为“山海关第七中学”,1995年9月更名为“山海关开发区中学”,2001年4月更名为“秦皇岛开发区(东区)中学”)与原“山海关开发区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更名为“秦皇岛开发区第二中学”。至此,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初中3所、高中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