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秦皇岛历史名校及其发展历程

秦皇岛历史名校及其发展历程

【摘要】:与此同时,“贵贞女子学馆”也招收初中1个班,学生50人,改为“贵贞女子中学”,美国人戴珍珠担任校长。1922年,“成美中学”改名为“汇文中学”。1921年秋,学校正式开学,招收初中1个班,学生40人,教职工20人,康珍为第一任校长。1921年7月,教育部通令各县迅速设立女子中学校。到抗日战争前,学校发展到初中2个班,学生70人,教职工13人。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卢龙县“敬胜书院”改为“校士馆”。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校士馆”改为“永平府中学堂”,招收一个班,学生50余人。这是永平府面向七州县最早的一所中学,也是秦皇岛地区最早的一所中学。革命先驱李大钊是这个学堂的第一期学生,在这里学习两年后,考入天津政法专门学校。1912年,学校改称“永平府中学校”。1913年,废府设道,原永平府所辖州县归津海道所属,但原来所属州县学生仍报考此学堂。1914年,学校改称“直隶省立第四中学”。1926年,学校在滦州唐山镇(今唐山市)设立分校。1928年,白崇禧部队进驻卢龙县城,学校被占作兵营。唐山分校也因军队占驻,无法上课。不久唐山分校驻军撤离,学校便于当年将大部分师生迁往唐山,卢龙仅余部分师生留守。1931年,民国政府在学校原校址建“卢龙县乡村师范学校”,学制三年。1934年,学校改名为“卢龙县简易师范学校”,学制四年。

清宣统二年(1910年),美国基督教卫里公会美以美会利用“庚子赔款”(其中昌黎县向教会赔白银21920两)在昌黎县城关义地建立了两所学校——“成美学馆”和“贵贞女子学馆”。两所学校原都为小学堂。1914年,“成美学馆”开办了1个初中班,招收学生70人,改为“成美中学”,美国人弗克里担任校长。与此同时,“贵贞女子学馆”也招收初中1个班,学生50人,改为“贵贞女子中学”,美国人戴珍珠担任校长。1922年,“成美中学”改名为“汇文中学”。1926年,学校开始招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1930年春,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改名为“河北省私立昌黎汇文中学”。到抗日战争前,学校发展到6个教学班(高中2个班,初中4个班),学生224人,教职工23人。

20世纪初,海关高小毕业生升中学必须赴京津,一般家庭负担不起,另外山海关铁路、桥梁厂、海关招考职员需懂英语,不办中学无法解决这一难题。因此,1917年,由地方绅商杨雨仓、白辅廷等人资助,康珍出面组织,在土地庙胡同办起了山海关第一所中等学校——“山海关中学”。学校于1920年停办,毕业两个班。

1920年,时任山东督军兼省长田中玉,遵其祖母和母亲之意,出资数万元,购置上万亩田地和荒山作为校产,创建“河北省私立田氏中学”。1921年秋,学校正式开学,招收初中1个班,学生40人,教职工20人,康珍为第一任校长。校址最早设在太傅庙胡同管官厅衙门旧址,后迁至“田氏姑妇节孝祠”后院,即“天下第一关”城楼西北角下。到抗日战争前,学校发展到8个教学班,学生850人,教职工40人。1921年7月,教育部通令各县迅速设立女子中学校。学校于1926年设置初级女子中学部,校址在西大街,招收女生1个班25人,1929年毕业,康珍计划将女子中学部并入男校,继续办高中班,因遭到地方士绅反对被迫停办。(www.chuimin.cn)

1929年,士绅白辅廷把海阳路与区立小学相毗连的12亩地捐献出来作为校址,在秦皇岛区立小学基础上创建了“临榆县立中学”。临榆县教育局任命原区立小学校长范宝详为校长,招收初中1个班,学生13人。到抗日战争前,学校发展到初中2个班,学生70人,教职工13人。

1929年,昌黎县城内高等小学校改建,分设师范、初中、高小三个部,校名为“昌黎县乡村师范学校”。同年,初中班开始招生。1938年,师范学校停办,改校名为“昌黎县立中学”。

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秦皇岛市有中学5所(公立2所,私立1所,教会办2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