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秦皇岛历史名校的蓬勃发展及恢复措施

秦皇岛历史名校的蓬勃发展及恢复措施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办学,学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1962年8月开始,学校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恢复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又逐步进入正轨。一直坚持到12月末,初一学生也离校回家。与此同时,“龙山国办中学”恢复,只招收高中学生,不再是初级中学。“龙山国办中学”共招26个高中班,1982年开始又增招了2个初中班,从1983年开始招3个初中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办学,学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当时,“龙山完全小学”已是具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不论是师资队伍,还是教学设备,不论是学生生源,还是学校规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校的声望也越来越高。学校的初级小学主要招收学校附近的小学生,高级小学主要招收现在青松岭以西、以南的各村初级小学毕业的学生。因当时经济条件差,走读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同时学校还招收住宿生,主要是现在小马坪、三拨子、凉水河小学的学生。

学校90%的教师均是从外地调来,学历和教学水平较高,工作热情也高,他们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同时,积极主动自制教具,采集标本,努力创造办学条件。师生的政治热情很高,在“三反五反”“抗美援朝”等政治活动中表现积极主动。

1956年,学校又增招了2个初中班,学制三年,新建教室18间。这样的喜人形势一直持续到1957年9月,随着“反右”斗争的开始,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受到冲击。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学校的教育体制和教学秩序也受到了严重冲击,特别是无休止的勤工俭学和参加社队劳动,占去了师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1958年,学校的初中班与小学分开,单独设立了“龙山初级国办中学”(校址同在一处),主要招收县西(包括现在的宽城县与青龙县西部相邻的部分区)的高级小学毕业生。

1939年12月,青龙县“龙山国民优级学校”第十七班毕业留影。

1959年下半年到1962年7月,国家进入经济困难时期,学生大量流退,有的教师也退职回家。当时物资奇缺,连照明的灯油、办公用纸都特别困难,学校工作举步维艰。

1962年8月开始,学校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恢复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又逐步进入正轨。1963、1964、1965年连续三年,学校在县级统考中均位居前列。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6年6月到1968年8月,“龙山完全小学”与“龙山初级国办中学”都处于停课闹革命阶段。1968年8月起,“龙山初级国办中学”原初三、初二学生离校升学或回家,校内只剩下初一学生,虽然又开始提倡复课闹革命,实质上只是半天学语录,半天大批判。一直坚持到12月末,初一学生也离校回家。至此,“龙山初级国办中学”停办。(www.chuimin.cn)

1971年暑假后,“龙山完全小学”的学生全部回到本生产大队(村)就读,原校址改为“龙山社办中学”。与此同时,“龙山国办中学”恢复,只招收高中学生,不再是初级中学。

1950年6月,“青龙县立第八完全小学”全体师生合影。

1968年11月,“龙山初中”第十届毕业生合影。

1979年,“龙山社办中学”七九届二班毕业师生合影。

从1971年到1983年,“龙山社办中学”共招收初中12届,共24个班,同时每年还招收2个高中班,也是24个班。“龙山国办中学”共招26个高中班,1982年开始又增招了2个初中班,从1983年开始招3个初中班。

1982年,为方便管理,“龙山社办中学”与“龙山国办中学”合并,名为“龙山国办中学”。

1985年,青龙县教委指示学校改为职业技术高中班,在学习普通高中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土肥、果树栽培、动物饲养等课程,学校更名为“龙山职业技术学校”。这时的学校形成了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高中同时并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