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初创多艰,秦皇岛名校

初创多艰,秦皇岛名校

【摘要】:学校于1918年春招收第一届学生,杜汉川任第一任校长。学校首届学生只有13人,教师3人,但在校长杜汉川的精神感召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很快步入正轨,第二届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到一个教学班。1933年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青龙。1945年日本投降,伪满洲国解体,学校结束了推行12年的奴化教育。同年,青龙县解放,学校回到人民手中。

20世纪初,国势如飘絮,民生处水火,饱受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凌辱的“老大帝国”逐渐从梦中醒来,行新政、废科举、办学堂,教育救国风靡全国。

在青龙这块土地上,今八道河乡沙河村社会贤达杜汉川创议,联同关默轩、崔凤祥、杜青、潘涛、李海峰等人,于1916年冬开始筹建,1917年在狮子坪村北沙河东岸的龙王庙东墙外山坡上动工,共建校舍20间,建成“龙王庙高等小学校”。学校于1918年春招收第一届学生,杜汉川任第一任校长。

学校首届学生只有13人,教师3人,但在校长杜汉川的精神感召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很快步入正轨,第二届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到一个教学班。

从1918年到1934年的16年间,学校共招生12届,约培养高小毕业生近千名。这一阶段学校管理比较正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毕业的学生质量较高,学校办得很有名气,这对青龙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这个时期国民教育的宗旨是道德教育、实利教育、国民教育、美感教育,简言之,就是向人民灌输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学校的校训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www.chuimin.cn)

1933年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青龙。1934年春,日本侵略者强行接管了学校。1938年,学校改名为“龙山国民优级学校”。国民优级学校入学资格为国民学校毕业生或年满12岁以上同等学力者,分政教科和补习科,政教科修业2年,补习科1~2年。1941年开始,学校每年增招一个师范补习科(班),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两年,学习初中课程,毕业生绝大多数做了小学教员。

1945年日本投降,伪满洲国解体,学校结束了推行12年的奴化教育。同年,青龙县解放,学校回到人民手中。

1945年春,学校招收解放后第一届高小学生,并设立了初小班,改名为“龙山完全小学”。这期间,学生人数大增,达500多人,附近的适龄儿童踊跃入学,入学率是伪满时期的4倍,巩固率是伪满时期的5.5倍,学校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