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山海关桥梁中学:归属地方管理,连续创新

山海关桥梁中学:归属地方管理,连续创新

【摘要】:按照国家政策要求,2007年5月,学校归属地方政府管理,更名为“山海关第十中学”。归属地方以后,山海关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各班建立若干个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每组一名小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的学习纪律等各方面情况。2019年中考,山海关区前十名中山海关桥梁中学占7名,并包揽前6名。展望未来,山海关桥梁中学全体师生将迈出更加坚定和稳健的步伐,朝着更高、更远、更新的目标奋进,继续谱写教育的新华章。

按照国家政策要求,2007年5月,学校归属地方政府管理,更名为“海关第十中学”。后来,山海关区领导到市里开会,提到“山海关第十中学”,几乎没人知道这所学校,提到“山海关桥梁中学”倒是尽人皆知。山海关区领导深感“山海关桥梁中学”已是人们心中的名校,校名不可丢弃,于是,2009年10月,学校又改名为“山海关桥梁中学”。

实验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们兴趣盎然。

课堂上,学生们踊跃举手发言。

2014年9月,学校邀请海军军官对学生进行军训。

同年,学校高中停止招生。

归属地方以后,山海关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学校教学设备达到了省级二类标准以上,配备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教师备课室、学生微机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各种教室。

学校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干部分包管理机制,以打造高效课堂为核心,实施副校长、中层领导承包年级组,建立中心发言人制度,管理者深入教学一线,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

学校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为教师搭台子、引路子、想点子。“名师”工程通过示范课、优质课、汇报课和观摩课等,把每名教师推向教学竞争的大舞台,激发教师们探索创新的积极性,引导教师们互相学习、比学赶超。

学校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各班建立若干个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每组一名小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的学习纪律等各方面情况。组与组之间相互监督评比,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上、下午各一次的大课间,没有老师带领,伴随着音乐,学生活动有序,“间操分列式”成为校园的一大亮点。(www.chuimin.cn)

学校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先破后立、以模定改、全面实施”为整体思路,全面实践基于学习任务单的“三段四环课堂教学模式”(“三段”是指把课堂45分钟分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实施任务,建构智知”“总结提升,活化能力”三段;“四环”是指第二个阶段每个任务的完成大致分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班级展示、教师点评四个环节),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举行第26届百灵音乐大赛。

学校举行第四届教师基本功大赛。

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学校实施特色作业改革,理科错题本、文科摘抄本、手抄报、读书卡、思维导图……一系列的特色作业结合了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注重作业的差异性、开放性与评价的多样性,实现了“减负不减质”。

学校开发了“桥文化”等特色校本课程。“桥文化”依托中铁山桥集团的背景展开,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山海关桥梁厂的厂史馆,邀请厂工程师讲解桥梁的结构和制造。“桥文化”主题下又设有说桥、诵桥、赏桥、写桥、画桥、量桥、做桥等系列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科知识和校内外学习的限制,让学生从艺术文学科学的多个角度,架起心中的桥梁,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019年中考,山海关区前十名中山海关桥梁中学占7名,并包揽前6名。学校其他各项评价指标也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学校。多年来,学校培养出的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学校先后荣获河北省“依法治校先进校”“创新教育先进学校”“创新教育实验学校”称号,被秦皇岛市命名为“艺术教育先进学校”“花园式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

回顾以往,企业办学、白手起家的一所简陋学校,经历近50年的风雨沧桑,到今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名校。展望未来,山海关桥梁中学全体师生将迈出更加坚定和稳健的步伐,朝着更高、更远、更新的目标奋进,继续谱写教育的新华章

(张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