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秦皇岛历史名校:九一八后的抗日爱国活动

秦皇岛历史名校:九一八后的抗日爱国活动

【摘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学校成立了“抗日救国委员会”,开展抗日爱国活动。这一年恰逢学校创办30周年,学校举行纪念活动,并编印了《昌黎汇文三十周年纪念刊》。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8年9月,昌黎城迎来了解放,同年11月,学校归属冀东行政公署第十二专署教育科领导。1949年10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杨秀峰、副主席罗玉川签发通令,宣布学校归属唐山专署领导。

学校建校伊始,就奉行名师治校的方针,不惜高薪广为延聘知名学者和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名校毕业生,有的还有美、日等留学经历,因此,建校时间不长,就汇集了许多优秀人才。

1921年,罗恒义校长基于“学校即是社会教育就是生活”的方针,聘请留美归国的周景福来校创办农科(农科培养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的初级人才,进行改良土壤、除治病虫害、推广良种等,推动了地方农业生产的发展,成绩大有可观,清华大学校长、岭南大学校长等都曾前来参观,1926年周景福应清华大学聘请任教授后,农科停止招生)。1922年,学校更名为“汇文中学”,中学改为三年制,并增设高中,以“朴、诚、勤、敏”为校训。

1926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历史和教育硕士徐维廉(原名徐万良,字维亨)受“美以美会”派遣到学校主持校务。当时教会的补贴逐年减少,根本不够维持学校的日常开支。1927年,徐维廉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宗教团体兴办教育事业办法”的规定,改教会办学为社会办学,建立了汇文中学董事会,聘请新中罐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杨扶青与社会名流李连瀛、石志仁、史享五等任董事,通过学校董事会及各种渠道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募捐办学活动。

徐维廉为学校广罗人才,多方奔走,聘请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从美国密西根大学农学系毕业回国的年聘之毅然放弃南京金陵学院的聘请,来校任教务主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冯峻龄曾任农场主任;燕京大学毕业的孙树森曾任教导主任;美国密西根大学机械系毕业的李伯仁曾任学校教员。

徐维廉还大力提倡体育。他屡次写信说动了远在美国的文安思牧师来校。在他和文牧师的推动下,1929年,昌黎举行了第一次“津东体育联合运动会”,有丰滦、四中、滦师、田氏和汇文等五所学校参加,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此后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注意与国际同步,外语参考燕京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物理参考清华大学一年级的课本和美国的中学课本,其他如化学、数学和世界史全用英文课本。

1930年,学校正式形成7条办学宗旨:锻炼强健体魄;陶冶公民道德;培育民族文化;充实生活技能;培植科学基础;养成劳动习惯;启发艺术兴趣。这些历史上形成的校训和办学宗旨至今还在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1930年,学校经河北省教育厅立案,正式改名为“河北省私立昌黎汇文中学”后,取消了教会学校设置的宗教课,改设公民课。

津东联合体育运动会纪念章(1936年)

20世纪30年代后期,昌黎汇文中学校园晨操场景。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学校成立了“抗日救国委员会”,开展抗日爱国活动。

1935年,学校中学部人数激增,教室不足,于是租用原学校所办农科房舍,将小学部搬到农科,成立“昌黎汇文中学附属小学”。(www.chuimin.cn)

1936年夏,河北省在保定召开了全省中等学校学生体育运动会。伪冀东政府不让其辖区内的学校参加这次运动会,可徐维廉却偷偷带着初三学生王正时和杨宝国穿了西服,化装成商人,千里迢迢地参加了运动会。当他们出现在运动场时,其他各校的师生均为之惊讶,都说“真是胆大”“了不起”。这种不忘祖国的精神和行动,当时在全省传为佳话。王正时和杨宝国后来分别获得了“三铁”和“三跳”全省第一名。

1938年“冀东大暴动”以后,日伪加强了对昌黎的统治,很多教职工不愿在日伪的压制下工作,纷纷离校,徐维廉也在这一年离开昌黎。在他们的影响下,学校的很多学生奔赴抗日前线,涌现出了抗日女英雄王册(即王者香)和柯棣华大夫的助手方治等革命烈士。

1932—1939年,学校的158名高中毕业生,有102人考入大学,其中有近50人被燕京大学录取。

1940年,学校购买了原来办农科的全部产业(楼房2座,平房30间,园地42亩),使学校发展达到开办以来的鼎盛时期。学校开始“大昌汇运动”(就是要在一定年限之内,将学校建成津东“最完美、最有价值”的学府——校园大而美丽,设备完善整齐,于高中课程中添设职业科,除办农科外,还要开设商科等,再过若干年,将学校扩建成学院或大学)。这一年恰逢学校创办30周年,学校举行纪念活动,并编印了《昌黎汇文三十周年纪念刊》。

昌黎汇文中学1942班学生在科学楼前合影留念。

1949年,昌黎汇文中学学生会筹备委员全体合影。

1942年1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政府强行接管美国教会创办的学校,将学校改为“昌黎县立中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同年12月,学校复校,徐维廉再任校长,继续推行“大昌汇运动”。他召回原学校的教师,很多原来的教师,或舍弃高薪优位,或抛下自己的事业,回到学校。学校先后开办了保健班和农艺班,保健班毕业的学生利用战后救济总署发给的一部分药品办卫生所,农艺班毕业的学生被分派到教区推广农业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学校还建立附设农场2个(北戴河海滨农场和汇文农场),并配备卡车2辆、客车3辆、拖拉机1台,使师生有了共同实习、劳动的场地。1947年,“贵贞女中”并入学校。

复校后,徐维廉让人在校园墙上写上中英文对照书写的标语:“If everybody in this school is just like me,what kind of a school will this school be?(学校人人皆像我,学校将如何?)”徐校长说,这“school”可以换成许多字,“nation,city,club,class,home……”,精神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应该这样检查自己。

1948年9月,昌黎城迎来了解放,同年11月,学校归属冀东行政公署第十二专署教育科领导。1949年10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杨秀峰、副主席罗玉川签发通令,宣布学校归属唐山专署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