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秦皇岛历史名校:领先河北海湾扇贝育苗产业

秦皇岛历史名校:领先河北海湾扇贝育苗产业

【摘要】:学校的海湾扇贝育苗项目从 1987年开始启动,学校的水产养殖试验场是河北省开展海湾扇贝工厂化人工育苗最早且时间最长的一家养殖场。当时全国沿海省市的海湾扇贝育苗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水平不稳定。1988年,学校成功引进山东优良扇贝品种,开启了河北省海湾扇贝生产性育苗的先河,成功解决了育苗成功率低的技术难题,使海湾的扇贝育苗产业得到了巨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院校调整,1958年后,学校学制由本科改为专科,至 1965年改为中专。随着办学定位和功能的改变,学校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更加倾向于实践经验和技术,教学、实习与生产服务相结合更加紧密。

学校的海湾扇贝育苗项目从 1987年开始启动,学校的水产养殖试验场是河北省开展海湾扇贝工厂化人工育苗最早且时间最长的一家养殖场。当时全国沿海省市的海湾扇贝育苗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水平不稳定。就河北省而言,育苗的成功率很低,仅有37.5%,取得经济效益的仅占 20.8%。在此背景下,学校教师协力进行技术攻关,不断试验并完善技术,为环渤海三省提供了大量优质苗种,积累了丰富的海湾扇贝人工育苗及养殖的实践经验。1988年,学校成功引进山东优良扇贝品种,开启了河北省海湾扇贝生产性育苗的先河,成功解决了育苗成功率低的技术难题,使海湾的扇贝育苗产业得到了巨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98年12月,学校又从美国马萨诸塞和弗吉尼亚两个不同的海域,选择三种不同的规格,分两批引进“亲贝”(可繁殖贝苗的、性腺已成熟的成贝),并于1999年顺利完成原种人工繁育及制种工作,当年生产原种种贝 2.5 万千克,为中国科学院培育“中科红”提供了优良种质资源。学校的苗种在河北、山东、辽宁等北方地区广泛推广,同时为秦皇岛市成为河北省最大的海湾扇贝养殖基地提供了技术支撑。(www.chuimin.cn)

从 1974年6月至 1996年8月的 22年中,学校为天津(包括塘沽、北塘等沿海县区)和唐山的丰南、乐亭、滦南等沿海县区,以及沧州的沿海县乡培训海船船长达 3763 人。1980年5月至1986年11月,学校先后举办了河北省水产干部培训班、农牧渔业部生物基础培训班、农牧渔业部水化学培训班、河北省生物统计培训班、河北省成鱼精养培训班、河北省对虾培训班,培养技术骨干159 人。1988年5月,学校与交通部海监局联合培训海员,至 1989年5月,共培训海员(四证班)283 人。从1982年开始,学校由国家水产总局主持,与新疆、内蒙古、吉林、山西、北京等省市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书,为这些省市委托代培学生 10年,至 1995年6月底先后招生739 人。